【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色眼镜。
技术介绍
微流体技术是指在微观尺寸下控制、操作和检测复杂流体的技术,是在微电子、微机械、生物工程和纳米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全新交叉学科,目前,微流体在化学分析,生物技术,材料制备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如微流道生物分子芯片技术,DNA芯片等,但基于微流体的宏观领域应用还相对较少。因此,微流体技术应用与手动液体变色眼镜,可以较好的解决目前变色眼镜存在的问题。目前,市场上成熟应用的自动变色眼镜是由变色玻璃为材质制造的眼镜,其作用在适当波长光的辐照下改变其颜色,而移去光源时则恢复其原来颜色的玻璃。变色眼镜的基本原理是在玻璃原料中加入光色材料,此材料具有两种不同的分子或电子结构状态,在可见光区有两种不同的吸收系数,在光的作用下,可从一种结构转变到另一种结构,导致颜色的可逆变化,常见的变色眼镜由含卤化银变色玻璃等制成。但这种基于光致变色材料的眼镜变色速度较慢,使用寿命不高,且价格昂贵,变色单一,不能实现基于用户意愿的手动控制,可控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的自动变色眼镜变色单一、无法实现基于用户意愿的手动控制、可控性差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手动液体变色眼镜。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动液体变色眼镜包括镜框和镜片,镜片设置在镜框内,所述手动液体变色眼镜还包括手动活塞缸、连接流道薄膜和两个变色流道薄膜,两个变色流道薄膜分别贴附设置在两个镜片的内侧壁上,连接流道薄膜贴附设置在两个变色流道薄膜之间的镜框上,连接流道薄膜和两个变色流道薄膜制成一体,连接流道薄膜内设置有连接流道,变色流道薄膜内设置有变色流道,连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液体变色眼镜,所述手动液体变色眼镜包括镜框(1)和镜片(2),镜片(2)设置在镜框(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液体变色眼镜还包括手动活塞缸(3)、连接流道薄膜(4)和两个变色流道薄膜(5),两个变色流道薄膜(5)分别贴附设置在两个镜片(2)的内侧壁上,连接流道薄膜(4)贴附设置在两个变色流道薄膜(5)之间的镜框(1)上,连接流道薄膜(4)和两个变色流道薄膜(5)制成一体,连接流道薄膜(4)内设置有连接流道(4?1),变色流道薄膜(5)内设置有变色流道(5?1),连接流道(4?1)和变色流道(5?1)连通设置,手动活塞缸(3)固接在镜框(1)的其中一个眼镜腿的外侧,靠近手动活塞缸(3)一侧的变色流道(5?1)与手动活塞缸(3)连通设置,连接流道(4?1)、变色流道(5?1)和手动活塞缸(3)构成循环封闭回路,手动活塞缸(3)中储存有变色液体,连接流道薄膜(4)的厚度为0.05mm~0.5mm,变色流道薄膜(5)的厚度为0.05mm~0.5mm,连接流道(4?1)的宽度为0.005mm~0.05mm,变色流道(5?1)的宽度为0.005mm~0.0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液体变色眼镜,所述手动液体变色眼镜包括镜框(I)和镜片(2),镜片(2) 设置在镜框(I)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液体变色眼镜还包括手动活塞缸(3)、连接流道薄膜(4)和两个变色流道薄膜(5),两个变色流道薄膜(5)分别贴附设置在两个镜片(2) 的内侧壁上,连接流道薄膜(4)贴附设置在两个变色流道薄膜(5)之间的镜框(I)上,连接流道薄膜(4)和两个变色流道薄膜(5)制成一体,连接流道薄膜(4)内设置有连接流道 (4-1),变色流道薄膜(5)内设置有变色流道(5-1),连接流道(4-1)和变色流道(5-1)连通设置,手动活塞缸⑶固接在镜框⑴的其中一个眼镜腿的外侧,靠近手动活塞缸⑶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