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球物理相位激电勘探中消除电磁耦合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93196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6:15
一种地球物理相位激电勘探中消除电磁耦合的方法,包括:通过选取的野外实际测量装置测量每一个记录点的复电阻率值,计算得到该测量装置的光滑模型电阻率值;根据选择的所述测量装置,通过得到的该测量装置的光滑模型电阻率值计算出该测量装置的电磁感应系数值;根据得到的所述测量装置的光滑模型电阻率值和该测量装置的电磁感应系数值,计算得到完全由激电效应引起的复电阻率响应和相位值,消除了供电导线、测量导线和地球介质之间产生的电磁感应阻抗值。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如何在地球物理相位激电勘探中消除电磁耦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球物理相位激电勘探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在地球物理相位激电勘探中的主要技术难题是通过发射电极A、B向地下供入一定频率的交流电流时,供电导线、测量导线和地球介质之间要产生互感和自感响应,这就是电磁耦合效应。电磁耦合效应问题直接影响到相位激电法的探测结果,致使相位激电法的资料解释不准确。因此,如何有效消除电磁耦合效应成为了地球物理研究工作的技术难题。 当前主要有以下方法1、多项式校正法需要在野外观测多个不同频率的复电阻率值,然后建立一个含有N个未知数多项式线性方程组,解出未知数值,从而得到校正系数。这种校正方法,由于校正系数和多项式的不易确定,所以这种校正方法在生产实际中应用较少。2、电磁阻抗正演校正法这种校正方法原理是利用均匀介质条件下,偶极一偶极装置电磁感应响应的正演计算方法,算出电磁感应耦合响应,再把耦合响应从观测的总响应中去除,从而达到电磁耦合校正的目的。当前的技术方案只适合观测岩石标本的复电阻率响应,以及在均匀大地情况下的偶极一偶极测深装置,不适合复杂地电断面模型情况,也不适合二极、三极测深装置。因此,当该电磁阻抗正演校正法在用于实际生产中时,校正误差较大,且不符合野外实际地质情况。因此,如何在地球物理相位激电勘探中消除电磁耦合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解决了如何在地球物理相位激电勘探中消除电磁耦合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括通过选取的野外实际测量装置测量每一个记录点的复电阻率值,计算得到该测量装置的光滑模型电阻率值;其中,是通过以下关系得到该测量装置的光滑模型电阻率值 P ( , j)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球物理相位激电勘探中消除电磁耦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选取的野外实际测量装置测量每一个记录点的复电阻率值,计算得到该测量装置的光滑模型电阻率值;其中,是通过以下关系得到该测量装置的光滑模型电阻率值ρ(i,j):ρ(i,j)=1j[a(i,j)+12(a(i,j-1)+a(i+1,j-1))+......+1j-1(a(i,2)+a(i+1,2)+...+a(i+j-2,2))+1j(a(i,1)+a(i+1,1)+...+a(i+j-1,1))];其中,a(i,j)为实测的记录点的复电阻率值,i为排列号,j为接收道号;根据选择的所述测量装置,通过得到的该测量装置的光滑模型电阻率值计算出该测量装置的电磁感应系数值;根据得到的所述测量装置的光滑模型电阻率值和该测量装置的电磁感应系数值,计算得到完全由激电效应引起的复电阻率响应和相位值,消除了供电导线、测量导线和地球介质之间产生的电磁感应阻抗值。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地球物理相位激电勘探中消除电磁耦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选取的野外实际测量装置测量每一个记录点的复电阻率值,计算得到该测量装置的光滑模型电阻率值;其中,是通过以下关系得到该测量装置的光滑模型电阻率值P (i, j)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干, 所述根据选择的所述测量装置,通过得到的该测量装置的光滑模型电阻率值计算出该測量装置的电磁感应系数值的步骤,包括 选择的所述测量装置为ニ极測深装置,其中,该ニ极測深装置的感应阻抗与介质电阻率的感应系数值T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得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干, 所述根据选择的所述测量装置,通过得到的该测量装置的光滑模型电阻率值计算出该測量装置的电磁感应系数值的步骤,还包括 选择的所述测量装置为三极測深装置,其中,该三极測深装置的感应阻抗与介质电阻率的感应系数值T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得到4.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王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