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属于测量与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量自焙电极焙烧区域的温度,监测电极的焙烧情况的多点温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以无烟煤、焦炭、浙青和焦油为原料,在一定温度下制成电极糊,然后把电极糊装入已安装在电炉上的电极筒中,经过焙烧形成自焙电极。自焙电极的外层是由f 2mm的钢板制成的圆筒,电极糊定期添加在圆筒内。随着生产的进行,下部电极逐渐消耗,电极糊下移。在25°C至12(T200°C温度下,电极糊逐步软化,直至全部成为液体状态。随着温度上升至65(T750°C,粘结剂逐渐挥发,电极糊逐渐粘稠。当温度上升至90(Tl00(rC,电极糊烧结成坚硬的整体,转化为导电电极。自焙电极因工艺简单、成本低,因此被广泛用于铁合金电炉、电石炉等。电极是电炉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电极正常运行,才能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如果电极压放速度大于电极焙烧速度,则发生流糊、软断事故。如果电极焙烧速度过快,则发生硬断事故。自焙电极位于炉内,操作人员无法直接观察到电极的焙烧情况,大多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来判断,或通过观察电极端头表面颜色间接推断电极的焙烧情况。如果在电极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点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点温度测量装置包括云母带(1)、管体(2)、热电偶(3)、第一连接段(4)、第二连接段(5)、多个测温段(6)和顶段(7);其中:?顶段(7)为一圆柱体,其顶部为半球形以便插入电极糊中,在顶段(7)圆柱体一侧的端面中心上有一盲孔,围绕盲孔的四周均设置有螺纹孔,螺钉拧入螺纹孔,将顶段(7)与测温段(6)连接在一起;?多个测温段(6)为圆柱体,其端面中心上设置有一通孔,环绕通孔的四周均设置有用于连接上段的螺纹盲孔和用于连接下段的螺纹沉孔,各个所述测温段之间用沉头螺钉连接;?第二连接段(5)为薄壁筒形件,第二连接段(5)的开口的一端带有内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点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点温度测量装置包括云母带(I)、管体(2)、热电偶(3)、第一连接段(4)、第二连接段(5)、多个测温段(6)和顶段(7);其中顶段(7)为一圆柱体,其顶部为半球形以便插入电极糊中,在顶段(7)圆柱体一侧的端面中心上有一盲孔,围绕盲孔的四周均设置有螺纹孔,螺钉拧入螺纹孔,将顶段(7)与测温段(6)连接在一起;多个测温段(6)为圆柱体,其端面中心上设置有一通孔,环绕通孔的四周均设置有用于连接上段的螺纹盲孔和用于连接下段的螺纹沉孔,各个所述测温段之间用沉头螺钉连接;第二连接段(5)为薄壁筒形件,第二连接段(5)的开口的一端带有内螺纹并与第一连接段(4)匹配,第二连接段(5)的另一端的端面中心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热电偶的一中心通孔,环绕所述中心通孔的四周均设置有用于把合螺钉的多个环绕通孔,所述螺钉将第二连接段(5)与测温段(6)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段(4)为中空薄壁管件,第一连接段(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段(5)和管体(2)相连接;热电偶(3 )的端点分别位于顶段(7 )的底部和多个测温段(6 )的中间,热电偶(3 )依次穿过第一连接段(4)、第二连接段(5)和测温段(6)到达底部,热电偶(3)的端点为有效测温占.管体(2)为一无缝钢管,管体(2)与第一连接段(4)连接的一端具有内螺纹,并且管体(2)通过螺钉与第一连接段(4)连接成一个整体;云母带(I)用于将多支热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元彬,王宇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思能达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