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具用灯罩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92110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灯具用灯罩,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四周设有复数个与LED灯壳体连接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侧面上均布有复数个漫射点,每一所述漫射点呈中心突起、渐向四周本体表面平齐状,每一所述漫射点的宽度D为0.1mm~1mm,其高度H为D/10~D/15,所述漫射点的分布占所述本体单位面积至少85%;其方法:⑴采用光学级PC板材制成本体;⑵通过注塑成型机成型漫射点半成品;⑶将漫射点半成品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⑷将漫射点颗粒抛光;⑸将颗粒运用蚀刻或印刷的方法设置于本体背侧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漫射点实现点光源向面光源的转变,提高光照均匀度及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灯具附件,具体涉及一种LED灯具用灯罩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日光灯等照明灯具,其耗电量大,而且需要镇流器等配件,生产成本高,LED灯的问世则有望解决发光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而且LED灯具有高亮度、节能等特点,在各个场合使用越来越多,如商场、银行、医院、宾馆、饭店等其他室内场所。LED灯具通常包括壳体、LED光源及散热器,根据光源放置的位置,可以分为以下二种 1、直接式,如图1所示,LED光源101置于顶部,当光源点亮时,发射出的光,直接照射到人眼,发光体可见,并直接对着照射目标,由于光照密集,会产生很多视觉效果不适的亮点,会引起眩光,所以一般会在灯具装上一层散光器,或防眩光罩,这种材料,能解决防眩光问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光的利用率很低; 2、间接式,如图2所示,LED光源101的发光面朝上安装,在其上方设有反光器102,让光线通过反射器102的反光面反射下来,然后再照亮被照区,虽避免了晃眼的缺陷,可以提供更柔和的光线,但是光效利用率大大降低;有些光线因被反射到其他区域而白白损失掉;为了在亮度要求高的场所使用灯具,就必须使用大功率的灯具,功率越大,损耗的电能就越多,光能与电能转换效率很低,大部分的电能转换成热能,损耗掉,不够节能,不够环保; 3、侧光式,如图3所示,LED光源101装于侧面,由侧面发光经过导光板103材料转变为正面发光的产品,光线柔和、光的利用率高。目前市场上导光板设计原理源于笔记本电脑的液晶显示屏,是将线光源由侧面发光转变为正面发光的产品。以光学级压克力PMMA为基材,运用背光模组技术,透过导光点的高光线传导率,经计算机对导光点计算,使导光板光线折射成面光源均光状态制造成型。然而目前导光板的加工工艺较为复杂、生产周期较长,制造成本较高,故而不适于在LED灯具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LED灯具用灯罩及其制作方法,使用该结构及方法,可提高光效利用率,成本较低,适用于普通LED灯具的使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灯具用灯罩,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四周设有复数个与LED灯壳体连接的连接件,所述本体内侧面上均布有复数个漫射点,每一所述漫射点呈中心突起、渐向四周本体表面平齐状,每一所述漫射点的宽度D为0.1 mm I mm,其高度H为D/10 D/15,所述漫射点的分布占所述本体单位面积至少8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灯罩内侧面上均布漫射点,灯罩上方的LED光源发射出的直线光,入射于漫射点上,一部分穿过灯罩射出,另一部分形成漫反射,又因漫射点以中间凸起,并渐向四周降低的锥形构成,当入射光射于斜面上时,引起出射角的改变,同时漫反射的反射角度亦不同,或入射非漫射点的平面内,射出灯罩,或入射周围某一漫射点,补充直线光源,如此可加大对光的利用率,更为主要的是,从灯罩出射的光线变得多角度,点成面,形成均匀的照明光。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漫射点的截面形状可为方形、圆形、多边形,不规则图形,根据照明亮度及均匀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漫射点形状、大小及分布。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漫射点的截面为由复数个弧线首尾连接构成的不规则形状。当采用圆形时,会出现一个很规则的、类似牛顿环一样的光斑,肉眼观测不是很明显,在仪器下能显示出较为明显的亮暗区域;当采用金字塔形(方形),会在每个顶角区域出现光照达不到的微小暗区,俗称“死角”,虽然肉眼观测不明显,但是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下能显示出较牛顿环弱一些的暗点。而采用不规则形状,避免了牛顿环、规格的亮暗区,又因为本身形状的不规格,亮暗区域不相干涉,达到很好的互补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漫射点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所述漫射点由中心位置向外发射状或以陈列方式布置,相邻所述漫射点的间隔距离占单个所述漫射点宽度的1/2 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本体为光学级PC板构成,厚度为0. 5 mm 2 mm。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法技术方案是LED灯具用灯罩的制作方法,其加工步骤为 ⑴采用光学级PC板材制成与LED灯具配合的本体; ⑵通过注塑成型机将光学级PC颗粒运用高温、高压射入模具内,待冷却成型,获得漫射点半成品; ⑶将漫射点半成品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 ⑷将步骤⑶获得的漫射点颗粒抛光制成成品; (5)将步骤⑷获得的成品运用蚀刻或印刷的方法,设置于步骤⑴中所述的本体背侧面上。上文中,印刷式灯罩完成外形加工后,以印刷方式将网点印在反射面,又分为IR和UV两种;蚀刻(非印刷式)将漫射点在灯罩成形时直接成形在反射面。又分为化学蚀刻(Etching)、精密机械刻画法(V-cut)、光微影法(Stamper)、内部扩散。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5)中运用UV网版印刷技术,将所述步骤⑷获得的漫射点颗粒成品加入油墨中,涂于所述本体背侧面上。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灯罩内表面上设有凸起的漫射点,且漫射点呈中心突起、渐向四周本体表面平齐状,改变出射角,形成漫反射,补充直线光源,可加大对光的利用率,从灯罩出射的光线变得多角度,点光成面光,形成均匀的照明光; 2.本专利技术采用光学级PC板制得,较以往的导光板更为薄、巧,加工成本较低,且无眩光,性价比高,生产装配、加工制造快捷; 3.以不规则形状构成漫射点,避免牛顿环及光照死角,提高光的柔合度及均匀度。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的结构示意图1 ; 图2是
技术介绍
中的结构示意图1I ; 图3是
技术介绍
中的结构示意图1II ; 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省略漫射点); 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本体内侧面局部放大 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漫射点的结构示意 图7是图6的仰视 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光路意 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漫射点的结构示意 图10是图9的仰视 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漫射点的结构示意 图12是图11的仰视图。其中1、本体;2、连接件;3、漫射点;4、弧线;5拱形面;101、LED光源;102、反射器;103、导光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4 8所示,一种LED灯具用灯罩,包括一光学级PC板构成的圆形本体1,厚度为I mm,用于筒灯上,该本体四周设有4个与LED灯壳体连接的连接件2,所述本体I内侧面上均布有复数个漫射点3,每一所述漫射点3呈中心突起、渐向四周本体I表面平齐状,每一所述漫射点3的宽度D为0. 8 mm,其高度H为D/12 0. 067 mm,所述漫射点3的分布占所述本体I单位面积90%。如图5 7所示,所述漫射点3的截面为由9个弧线4首尾连接构成的不规则形状,漫射点3均布于本体I内表面上,中间突起,形成拱形面5,当光线遇到漫射点3时,部分直接穿过,部分形成漫反射,如图8所示,漫反射后的光线,或入射非漫射点3的平面内,射出灯罩,或入射周围相邻漫射点3,作为直线光源的补充,从而提高光的利用率,提高亮度,同时,由于漫反射改变了出射角度,对直接透过本体I的光线作了侧光的补充,使穿过本体I的光线角度更为丰富,形成面光源,提高光照的均匀度。制作方法,其加工步骤为 ⑴采用光学级PC板材制成与LED灯具配合的本体I ; ⑵通过注塑成型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灯具用灯罩,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四周设有复数个与LED灯壳体连接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侧面上均布有复数个漫射点,每一所述漫射点呈中心突起、渐向四周本体表面平齐状,每一所述漫射点的宽度D为0.1㎜~1㎜,其高度H为D/10~D/15,所述漫射点的分布占所述本体单位面积至少8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灯具用灯罩,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四周设有复数个与LED灯壳体连接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侧面上均布有复数个漫射点,每一所述漫射点呈中心突起、渐向四周本体表面平齐状,每一所述漫射点的宽度D为O.1 mm I mm,其高度H为D/10 D/15,所述漫射点的分布占所述本体单位面积至少8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用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射点的截面为由复数个弧线首尾连接构成的不规则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用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射点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所述漫射点由中心位置向外发射状或以陈列方式布置,相邻所述漫射点的间隔距离占单个所述漫射点宽度的1/2 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福
申请(专利权)人:瑞尔德太仓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