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末端软管及其制备方法,应用该末端软管的泵车技术

技术编号:8592002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末端软管及其制备方法,该末端软管包括聚氨酯管体和设置在聚氨酯管体端部的金属接头,金属接头包括内套和外套,外套固定在内套的外周,内套与外套之间形成环形空腔,聚氨酯管体浇注成型并嵌在内套与外套之间的环形空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聚氨酯管体的耐磨性高、强度高,可以显著地提高末端软管的使用寿命,减轻了末端软管的自重,并且,聚氨酯管体与金属接头一体浇注成型,其结构稳定可靠性高,提高了混凝土作业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应用该末端软管的泵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末端软管,末端软管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该末端软管的泵车。
技术介绍
用于输送流体介质的工程机械,例如混凝土泵车,包括多节依次铰接相连的臂架系统,在臂架系统上布置输送管,用于将混凝土输送至预定的施工地点。为了方便地控制输送管的出口位置,通常在输送管的末端设置有末端软管,末端软管的浇注口与输送管的末端连通,出料口用于将混凝土排出。在混凝土连续浇注作业时,可以由操作人员拖动末端软管,在适当的施工范围内控制末端软管的出料口达到预定的浇注位置,从而提高混凝土布料的适应性和准确性。当前,末端软管的管体采用橡胶制成,为了增加橡胶的强度,在橡胶管体中内衬钢丝网进行加强,并且,橡胶管体和金属接头采用扣压方式进行连接。由于橡胶的耐磨性能一般,在输送混凝土时,橡胶管体较容易被混凝土磨损而失效,末端软管的使用寿命较短;在橡胶管体中内衬钢丝网,在提高橡胶管体强度的同时也增加了末端软管的重量;当末端软管的内层橡胶磨损之后,钢丝网容易翻起,钢丝网堵塞混凝土中砂石,从而造成爆管事故;另外,金属接头和橡胶管体采用扣压方式进行连接,在混凝土的剧烈冲击下,连接接头位置很容易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末端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聚氨酯管体(3)和设置在聚氨酯管体(3)端部的金属接头,金属接头包括内套(1)和外套(2),外套(2)固定在内套(1)的外周,内套(1)与外套(2)之间形成环形空腔,聚氨酯管体(3)浇注成型并嵌在内套(1)与外套(2)之间的环形空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末端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聚氨酯管体(3)和设置在聚氨酯管体(3)端部的金属接头,金属接头包括内套(I)和外套(2),外套(2)固定在内套(I)的外周,内套(I)与外套(2)之间形成环形空腔,聚氨酯管体(3)浇注成型并嵌在内套(I)与外套(2)之间的环形空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末端软管,其特征在于,外套(2)包括档环(21)和锥套(23),档环(21)位于外套(2)的端部,外套(2)通过档环(21)固定在内套(I)的中部,锥套(23)的大头端比小头端更加靠近档环(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末端软管,其特征在于,档环(21)和锥套(23)的大头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圆套(22),在锥套(23)的小头端连接有第二圆套(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末端软管,其特征在干,内套(I)与锥套(23)相对应的管段的外径从锥套(23)的大头端向小头端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末端软管,其特征在干,内套(I)上设有周向的第一切槽(10 ),聚氨酯管体(3 )嵌在第一切槽(10 )中,和/或,外套(2 )上设有周向的第二切槽(201),聚氨酯管体(3)嵌在第二切槽(201)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末端软管,其特征在于,沿内套(I)的轴向设有一道或多道第一切槽(10),并且第一切槽(10)在内套(I)的周向分段布置;沿外套(2)的轴向设有一道或多道第二切槽(201),并且第二切槽(201)在外套(2)的周向分段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末端软管,其特征在于,外套(2)的第一圆套(22)的内壁设有凸环(202),凸环(202)嵌在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师伟温磊陈冲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