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占荣专利>正文

干式地暖板及干式地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91224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干式地暖板,包括本体,本体的上表面形成有至少一条横向槽和至少一条纵向槽;横向槽和纵向槽垂直相交,且横向槽和纵向槽连通;还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槽的一端与横向槽连通,弧形槽的另一端与纵向槽连通;弧形槽与横向槽、纵向槽均相切;其预先在本体的上表面形成横向槽、纵向槽以及弧形槽,使用时只需将地暖管盘绕放置在横向槽、纵向槽以及弧形槽内,便可完成安装,因此更加便于铺设、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干式地暖系统,便于铺设、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干式地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干式地暖板及干式地暖系统。技术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取暖设备(即暖气片)已经很 难满足人们的实际使用的需求。现在人们更加青睐于采用地暖。现在常见的地暖通常是将地暖管埋设在地面内,利用地暖管均匀加热整个地面, 然后将整个地面作为散热器,来达到取暖的目的。其具体结构是先在地面上铺设一层地暖 板;将地暖管盘绕在地暖板上,并用卡子将地暖管固定在地暖板的表面;然后在地暖板及 地暖管上方覆盖一层水泥(即将地暖板及地暖管埋设在地面内,实现地暖回填);最后在水 泥层上铺设地板。但这种地暖在安装时,其铺设过程繁琐,且需要地暖回填,因此安装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式地暖板,其便于铺设、安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式地暖系统,其便于铺设、安装。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干式地暖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形成有至少一条横向 槽和至少一条纵向槽;所述横向槽和所述纵向槽垂直相交,且所述横向槽和所述纵向槽连通;还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一端与所述横向槽连通,所述弧形槽的另一端与 所述纵向槽连通;所述弧形槽与所述横向槽、所述纵向槽均相切。可选的,所述纵向槽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纵向槽相互平行且均布在所述本体 上。可选的,所述横向槽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横向槽相互平行。可选的,所述横向槽的宽度为18 24_,所述横向槽的深度为18 24_ ;所述纵向槽的宽度为18 24_,所述纵向槽的深度为18 24_ ;所述弧形槽的宽度为18 24_,所述弧形槽的深度为18 24_。可选的,所述横向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为22_ ;所述纵向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为22mm ;所述弧形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为22_。可选的,所述本体为挤塑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干式地暖系统,包括地暖管和上述的干式地暖板中的任一种;所述地暖管盘绕放置在所述干式地暖板的槽内。可选的,所述干式地暖板的上表面铺设有铝箔层。可选的,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O.1 O. 3mm。可选的,所述地暖管为交联聚乙烯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式地暖板,其预先在本体的上表面形成横向槽、 纵向槽以及弧形槽,使用时只需将地暖管盘绕放置在横向槽、纵向槽以及弧形槽内,便可完 成安装,因此更加便于铺设、安装。同时,在完成地暖管的安装后,可在本体的上表面上直接铺设地板,使得地暖管可 与地板直接接触,从而有效地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了采暖效果。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将纵向槽和横向槽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便于地暖管的盘 绕布置,并进一步提高地暖管的铺设长度,从而进一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采暖效果。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将横向槽、纵向槽以及弧形槽的宽度和深度均设置成 22mm,从而使得横向槽、纵向槽以及弧形槽内形成一定的安装空间,便于地暖管的安装,同 时保证地暖管安装后,地暖管可与地板相接处,从而保证采暖效果。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本体采用挤塑板制成,便于开槽、铺设,同时还可降低费 用,节约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式地暖系统,其预先在本体的上表面形成横向 槽、纵向槽以及弧形槽,使用时只需将地暖管盘绕放置在横向槽、纵向槽以及弧形槽内,便 可完成安装,因此更加便于铺设、安装。同时,在完成地暖管的安装后,可在本体的上表面上直接铺设地板,使得地暖管可 与地板直接接触,从而有效地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了采暖效果。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干式地暖板的上表面上铺设铝箔层,可增大散热面积, 提高采暖效果,同时还可利用铝箔层防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 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 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干式地暖板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干式地暖板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干式地暖板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干式地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干式地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6为图5中的A-A向剖视图。附图说明1-本体,2-横向槽,3-纵向槽,4-弧形槽,5-地暖管,6_铝箔层,7_地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首先,在叙述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规定干式地暖板的本 体安装后,背离地面的表面为上表面。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干式地暖板,包括本体I,本体I的上表面形成有至 少一条横向槽2和至少一条纵向槽3 ;横向槽2和纵向槽3垂直相交,且横向槽2和纵向槽 3连通;还设置有弧形槽4,弧形槽4的一端与横向槽2连通,弧形槽4的另一端与纵向槽3 连通;且弧形槽4与横向槽2、纵向槽3均相切。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干式地暖板,本体I上形成有一条横向槽2和三条纵向 槽3。安装时,只需要先将地暖管放置纵向槽3内,然后地暖管沿纵向槽3铺设至弧形槽 4处,然后将地暖管铺设在弧形槽4内,并通过弧形槽4将地暖管导向至横向槽2内,然后继 续在横向槽2内铺设地暖管;在横向槽2内铺设一定距离的地暖管后,可将地暖管铺设在弧 形槽4内,并通过弧形槽4将地暖管导向至纵向槽3内,从而实现地暖管在本体I上的槽内 盘绕铺设。同理,地暖管也可从横向槽2内开始铺设,铺设过程与上述相同或类似,在此不再 赘述。其预先在本体I的上表面形成横向槽2、纵向槽3以及弧形槽4,使用时只需将地 暖管盘绕放置在横向槽2、纵向槽3以及弧形槽4内,便可完成安装,因此更加便于铺设、安 装。同时,在完成地暖管的安装后,可在本体I的上表面上直接铺设地板,使得地暖管 可与地板直接接触,从而有效地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了采暖效果。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干式地暖板,包括本体1,本体I的上表面形成有两 条横向槽2和三条纵向槽3 ;横向槽2和纵向槽3垂直相交,且横向槽2和纵向槽3连通; 还设置有弧形槽4,弧形槽4的一端与横向槽2连通,弧形槽4的另一端与纵向槽3连通; 且弧形槽4与横向槽2、纵向槽3均相切。其具体铺设过程及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干式地暖板相同或类似,在此不 再赘述。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干式地暖板,包括本体1,本体I的上表面形成有三 条横向槽2和三条纵向槽3 ;且纵向槽3相互平行且均布在本体I上;横向槽2相互平行; 横向槽2和纵向槽3垂直相交,且横向槽2和纵向槽3连通;还设置有弧形槽4,弧形槽4的 一端与横向槽2连通,弧形槽4的另一端与纵向槽3连通;且弧形槽4与横向槽2、纵向槽3 均相切。其具体铺设过程及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干式地暖板相同或类似,在此不 再赘述,下面仅以不同之处加以说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干式地暖板,其将纵向槽3和横向槽2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便于 地暖管的盘绕布置,并进一步提高地暖管的铺设长度,从而进一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采暖 效果。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式地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形成有至少一条横向槽和至少一条纵向槽;所述横向槽和所述纵向槽垂直相交,且所述横向槽和所述纵向槽连通;还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一端与所述横向槽连通,所述弧形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纵向槽连通;所述弧形槽与所述横向槽、所述纵向槽均相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式地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形成有至少一条横向槽和至少一条纵向槽;所述横向槽和所述纵向槽垂直相交,且所述横向槽和所述纵向槽连通;还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一端与所述横向槽连通,所述弧形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纵向槽连通;所述弧形槽与所述横向槽、所述纵向槽均相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地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槽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纵向槽相互平行且均布在所述本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地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槽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横向槽相互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干式地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槽的宽度为 18 24mm,所述横向槽的深度为18 24mm ;所述纵向槽的宽度为18 24mm,所述纵向槽的深度为18 24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占荣
申请(专利权)人:马占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