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形非接触式橡胶支座保护机构,属于工程结构减震与隔震
,主要用于隔震建筑及桥梁中橡胶支座的保护。
技术介绍
隔震结构通过叠层橡胶支座,将上下部结构分开,通过减小隔震层刚度,增大隔震层位移的办法,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由于该结构形式在地震中的卓越表现,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对震后的隔震建筑进行调查时,曾发现有隔震层与基础相撞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其一为,由于地震波的不规律性,地震波的低频部分与结构发生共振(类共振),导致隔震支座的位移大于原设计值;其二为,当实际发生的地震大于设防地震时,隔震层位移可能大于原设计值。为防止橡胶支座在位移过大时发生破坏,需要对橡胶支座加以保护,目前研究较多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变刚度保护,一种是对隔震层进行限位。两种办法均是按照橡胶支座发生X向或y向变形而设计。当橡胶支座发生45度方向变形,或者其他x、y双方向变形时,原有的保护橡胶支座和限位的措施会大打折扣,或完全失去作用。基于以上原因,需要找到一种更优越的保护橡胶支座的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圆形非接触式橡胶支座保护机构,其根据磁铁同性相斥的原理,对橡胶支座进行有效保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圆形非接触式橡胶支座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磁铁、内磁铁、反力支座、下连接板和上连接板;所述外磁铁和内磁铁均由多块弧形磁铁组成为一圆形,其中,所述外磁铁和内磁铁的同性磁极相对,且内、外磁铁之间设有一预留距离;外磁铁通过第一反力支座和下连接板相连,下连接板与橡胶支座的下钢板相连;内磁铁通过第二反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形非接触式橡胶支座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磁铁(1)、内磁铁(2)、反力支座(3)、下连接板(4)和上连接板(5);所述外磁铁(1)和内磁铁(2)均由多块弧形磁铁组成为一圆形,其中,所述外磁铁(1)和内磁铁(2)的同性磁极相对,且内、外磁铁之间设有一预留距离;外磁铁(1)通过第一反力支座(3)和下连接板(4)相连,下连接板(4)与橡胶支座(6)的下钢板相连;内磁铁(2)通过第二反力支座(3)和上连接板(5)相连,上连接板(5)与橡胶支座(6)的上钢板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非接触式橡胶支座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磁铁(I)、内磁铁(2)、反力支座(3)、下连接板(4)和上连接板(5);所述外磁铁(I)和内磁铁(2)均由多块弧形磁铁组成为一圆形,其中,所述外磁铁(I)和内磁铁(2)的同性磁极相对,且内、外磁铁之间设有一预留距离;外磁铁⑴通过第一反力支座⑶和下连接板⑷相连,下连接板⑷与橡胶支座(6)的下钢板相连;内磁铁(2)通过第二反力支座(3)和上连接板(5)相连,上连接板(5)与橡胶支座(6)的上钢板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非接触式橡胶支座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磁铁(I)和内磁铁(2)均由四块弧形磁铁组成一圆形,弧形磁铁沿圆周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非接触式橡胶支座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磁铁⑴的N极向里,即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