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防紫外线织物涂层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0844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防紫外线织物涂层工艺,包括涂底胶,涂PA亮银胶和涂PU珠光胶三个步骤,其创新点在于在涂底胶步骤时采用的定制的PA黑浆;在涂PA亮银胶步骤时采用定制的PA亮银胶;在涂PU珠光胶步骤时采用定制的PU珠光胶,并还可以在PA黑浆中掺入一定量的抗粘剂和抗紫外线粉末,采用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水防紫外线织物涂层工艺,由于采用了定制的PA黑浆、涂PA亮银胶和PU珠光胶进行了涂层,使得涂好的织物既具有良好的防水防紫外性能,同时又具有亮丽的色彩,适合社会时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防紫外线织物,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防水防紫外线织物的涂层工艺。
技术介绍
由于人类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使地面的紫外线辐射量大为增加,据测定每破坏10%臭氧层,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就增加20%。过量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十分有害的。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们经常需出现在户外,为了避免雨水对人体的浸浊,人们通常会打上雨伞或穿上冲锋衣等防水衣具,同时对于大部分爱美的女士来说,晴天打伞也是为了遮避阳光对人体的浸浊,但阳光中的部分紫外线还是能透过伞面。为此,现在市面上有一种既能防水,同时又能防紫外线的织物制成的雨伞或衣服,其通常是采用在织物上涂设一层或多层防水胶、防紫外线胶等方式,但现有的防水防紫外线织物无论是防水性能还是防紫外线的效果上均不理想。目前,生产防紫外线功能的织物主要采用2种方法1)在合成纤维生产过程中掺入紫外线屏蔽剂,用共混、芯硝等方法纺丝,使纤维具有遮蔽紫外线的功能,这种方法所得到的织物,防紫外线效果较明显,耐久性强,手感好,但是处理技术要求高,成本大,不易用于天然纤维,在混纺时效果难以控制。2)在织物后整理加工时采用高温高压吸尽法、常压吸尽法、浸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防紫外线织物涂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涂底胶,将织物基布涂轧光面进入涂层机台刀口上刀型为1.0?R刀进行底胶涂层,涂层时采用温度140±10℃,车速50±5米/分钟,采用的涂层材料为PA黑浆,织物涂胶量为40±10克/米布,燥干制成;步骤B:涂PA亮银胶,将织物涂有底胶的面进入涂层机台刀口上刀型1.0?R刀进行PA亮银胶涂层,涂层时采用温度140±10℃,车速50±5米/分钟,采用的涂层材料为PA亮银胶,织物涂胶量为40±10克/米布,燥干制成;步骤C:涂PU珠光胶,将织物涂有PA亮银胶的面进入涂层机台刀口上刀型1.0?R刀进行涂PU珠光胶涂层,涂层时采用温度140±10℃,车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防紫外线织物涂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 :涂底胶,将织物基布涂轧光面进入涂层机台刀口上刀型为1. O R刀进行底胶涂层,涂层时采用温度140± 10°C,车速50±5米/分钟,采用的涂层材料为PA黑浆,织物涂胶量为40 ± 10克/米布,燥干制成;步骤B :涂PA亮银胶,将织物涂有底胶的面进入涂层机台刀口上刀型1. O R刀进行PA 亮银胶涂层,涂层时采用温度140± 10°C,车速50±5米/分钟,采用的涂层材料为PA亮银胶,织物涂胶量为40 ±10克/米布,燥干制成;步骤C :涂PU珠光胶,将织物涂有PA亮银胶的面进入涂层机台刀口上刀型1.0 R刀进行涂PU珠光胶涂层,涂层时采用温度140± 10°C,车速50±5米/分钟,采用的涂层材料为 PU珠光胶,织物布涂胶量为40± 10克/米布,燥干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 :涂底胶时采用的PA黑浆由质量百分比25±2%的聚丙烯酸酯树脂和75±2%的甲苯在搅拌机中搅拌5-15分钟后形成PA黑浆初胶,再加入PA黑浆初胶总质量15 ±5%的黑浆,PA初胶总质量3-5%的架桥剂再次搅拌5-15分钟后形成PA黑浆, 搅拌温度计10_40°C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惠星王兴凤陈平安王雄施仲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蓝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