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散热器格栅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9279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散热器格栅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按重量份计,具有如下配方:聚丙烯32~78wt%;热稳定剂0~2wt%;助剂0~2wt%;光照稳定剂0~2wt%;成核剂0~2wt%;增韧剂5~20wt%;相容剂2~10wt%;短切玻璃纤维15~30wt%。由于采用短切玻璃纤维填充,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刚性和耐热性,同时短切玻璃纤维还可以降低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CLTE),解决了由于外界环境温度的急剧变化而引起的制件尺寸变化以及变形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高刚性、尺寸稳定性、耐候性以及高耐冲击性,很好的满足了汽车散热器格栅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散热器格栅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汽车散热器格栅是发动机舱热空气排出通道,因此散热器格栅不仅需要良好的外观,而且材料本身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冲击性以及耐候性。传统的汽车散热器格栅材料主要为电镀级ABS,电镀级ABS材料具有金属光泽以及优异的刚性和耐冲击性,但是电镀工序产生的废水对环境污染极大,而且电镀工序成本高昂。因此,随着环保压力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成本压力的不断加大,非电镀散热器格栅材料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电镀ABS材料。目前的非电镀格栅材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丙烯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ASA),ASA具有良好的刚性、耐热性和耐候性,但是其价格昂贵,增大了生产成本;另一种是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和滑石粉的复合物,虽然该复合材料的成本低廉,但是该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和冲击性不·佳。因此上述两种材料均不能很好的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散热器格栅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高刚性、尺寸稳定性、耐候性以及高耐冲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散热器格栅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具有如下配方:聚丙烯32~78wt%;热稳定剂0~2wt%;助剂0~2wt%;光照稳定剂0~2wt%;成核剂0~2wt%;增韧剂5~20wt%;相容剂2~10wt%;短切玻璃纤维15~30w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散热器格栅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具有如下配方聚丙烯32 78wt% ;热稳定剂O 2wt% ;助剂O 2wt% ;光照稳定剂O 2wt% ; 成核剂O 2wt% ;增韧剂5 20wt% ;相容剂2 10wt% ;短切玻璃纤维15 30w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格栅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丙烯采用熔体流动速率均为O. 01 100g/10min的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格栅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稳定剂为酚类、胺类、亚磷酸酯类、半受阻酚类、丙烯酰基官能团与硫代酯的复合物类和杯芳烃类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格栅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助剂为低分子酯类、金属皂类、硬脂酸复合酯类、酰胺类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格栅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照稳定剂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格栅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核剂为超细滑石粉、山梨醇类、有机磷酸盐类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格栅用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韧剂为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刚周英辉李国明程文超李欣李志平陈延安丁超罗忠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