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酸法直接造粒生产有机螯合型复合肥料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8649 阅读:4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氨酸法直接造粒生产有机螯合型复合肥料的工艺,步骤为:①将固态角蛋白物质利用盐酸和稀硫酸酸解通入氨气中和,过滤得到复合氨基酸溶液;②将泥炭和洗净农作物秸秆混合、粉碎,加入复合菌液和氨水进行发酵,发酵完成后加氢氧化钾溶液得活性腐植质;③将抗氧化剂、中微量元素的无机盐与复合氨基酸溶液和活性腐植质混合搅拌得螯合反应液;④将螯合反应液转入缓冲槽,保温后得螯合产物;⑤将氮肥、磷肥、钾肥和高岭土混合均匀后投入到氨酸造粒机内;⑥将氨气和稀硫酸通入到无机肥物料层中,喷入螯合产物后混合造粒;⑦造粒完成后得到有机螯合型复合肥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制备的有机螯合型复合肥料施用量小,稳定性高,植物吸收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肥料的生产制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氨酸法直接造粒生产有机螯合型复合肥料的工艺
技术介绍
近年来,氮、磷、钾复合肥料被普遍使用,由于忽视了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因此虽然增加了复合肥料的使用量,农作物的产量不但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提高,反而出现了作物病害加重、土地、水源污染的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逐渐意识到中微量元素添加的重要性。目前,市场上多数的含有中微量元素的复合肥料仅仅是将中微量元素的无机盐或氧化物简单的加入到氮磷钾复合肥中,由于土壤的固化作用以及离子间的拮抗作用,该方法往往造成中微量元素的利用率低下,不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部分厂家采用EDTA、EDDHA等作为螯合剂,但存在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另有部分厂家采用腐植酸和黄腐酸作为螯合剂,但其螯合能力较弱。另外,随着环境污染加重,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来自于农药、废水、污泥和大气沉降等方面。土壤中含有的重金属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就会被作物吸收积累,最终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目前,土壤中重金属的治理并不能实现彻底清除,残留的部分重金属极易被植物吸收并富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氨酸法直接造粒生产有机螯合型复合肥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为:①将处理后的固态角蛋白物质、15%的盐酸与20%的硫酸按重量比1:1?3:1?5混合,在90?120℃下,经过15?25h的搅拌反应生成酸解液,向反应后的酸解液中通入氨气,调节其pH至7?8,经过滤得到复合氨基酸溶液;②将泥炭和洗净的农作物秸秆粉碎到20?60目,按重量比2?3:1混合,然后加入复合菌液和浓度为15%的氨水,搅拌2h后,密封,60?80℃下保温发酵5天,然后向发酵完的物料中加入15%的氢氧化钾溶液至pH=7?8,得到活性腐植质,其中,泥炭和农作物秸秆的混合物料、复合菌液、15%的氨水的重量比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酸法直接造粒生产有机螯合型复合肥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为 ①将处理后的固态角蛋白物质、15%的盐酸与20%的硫酸按重量比1:1-3 :1-5混合,在90-120°C下,经过15-25h的搅拌反应生成酸解液,向反应后的酸解液中通入氨气,调节其PH至7-8,经过滤得到复合氨基酸溶液; ②将泥炭和洗净的农作物秸杆粉碎到20-60目,按重量比2-31混合,然后加入复合菌液和浓度为15%的氨水,搅拌2h后,密封,60-80°C下保温发酵5天,然后向发酵完的物料中加入15%的氢氧化钾溶液至pH=7-8,得到活性腐植质,其中,泥炭和农作物秸杆的混合物料、复合菌液、15%的氨水的重量比为1:0-0. 3 :0. 05-0.1 ; ③将抗氧化剂、中微量元素的无机盐加入到螯合反应釜中,然后向螯合反应釜中加入过滤后的复合氨基酸溶液和活性腐植质,用无机酸或无机碱稀溶液调节至pH=5-7,用0.6-0. 9MPa的饱和蒸汽将螯合反应釜中的溶液升温至60-80°C,搅拌反应0. 5-1. 2h,反应完成后,得到螯合反应液,中微量元素的无机盐与复合氨基酸溶液和活性腐植质的重量比为1:0. 5-3 :0. 1-3 ;抗氧剂与无机盐中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1-2; ④将螯合反应液转入螯合缓冲槽内,维持pH=5-7,60-80°C下保温30-40min后得到螯合产物; ⑤将氮肥、磷肥、钾肥和填料高岭土按重量比1.2-4. 4 :1. 5-4. 9 :1. 2-4. 8 :0. 2-2加入到混合机内混合均匀,经输送皮带将混合后的无机肥物料均匀投入到氨酸造粒机内; ⑥在造粒机内通过氨管和酸管分别将氨气和50%的稀硫酸通入到无机肥物料层中,然后将螯合产物经高压喷雾喷入到无机肥物料层中,混合均匀后造粒,各组分重量配比如下氨气1-3,50%的稀硫酸2-4,无机肥物料72. 5-96. 4、螯合产物6. 1-16. 3 ; ⑦造粒完成后,进行烘干、筛分、表面处理,得到有机螯合型复合肥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酸法直接造粒生产有机螯合型复合肥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①所述的角蛋白物质为动物毛发、羽毛、蹄角、皮革下脚料中的任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酸法直接造粒生产有机螯合型复合肥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②所述的复合菌液为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和酵母菌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酸法直接造粒生产有机螯合型复合肥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③中的抗氧剂与中微量元素中的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酸法直接造粒生产有机螯合型复合肥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③所述的中微量元素为Ca、Mg、Zn、Fe、Mn、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洪福焦卫平李洪顺朱志峰张国林李照亮刘庆堂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山东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