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遗体骨灰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关于遗体骨灰的处理方法已有报道,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357461)就公开了一种遗体骨灰的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骨灰与陶土混合研磨制成瓷坯,进行烧结制成基础瓷坯,再采用影印或手绘方式将有关死者生前的信息、影像复合在基础瓷坯表面,进行表面烧结上釉的固化处理;制成复合影像的骨灰瓷。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1、成品韧性差、脆性大、易碎、不利于长久保存;2、产品成型后无法机械加工;3、抗热震性差,在100°C到20°C 循环不超过1000次,不利于长久保存。另一篇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0340522C)则公开了骨灰瓷及其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瓷坯的矿物原料采用骨灰、铝粉、高岭土、瓷石,一次烧成工艺,成品为骨瓷日用品,骨瓷骨灰一般来自食草动物。该方法的缺点1、成品韧性差、 脆性大、易碎、不利于长久保存;2、产品成型后无法机械加工;3、该方法用于大规模生产骨瓷,骨瓷骨灰一般来自食草动物,从分类来讲,骨瓷属于传统陶瓷范畴,性能低于结构陶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该方法制成的陶瓷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磨、耐腐蚀等性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遗体骨灰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将遗体骨灰与氮化硅粉或硅粉、助烧剂、增强增韧添加剂混合成遗体骨灰主料,将遗体骨灰主料成形后获得坯体,将坯体进行烧结获得成品;所述遗体骨灰主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遗体骨灰0.1%~40%、硅粉或氮化硅粉55%~99.9%、助烧剂0%~25%、增强增韧添加剂0%~40%;所述增强增韧添加剂为碳纳米管、β相氮化硅晶种和碳化硅晶须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遗体骨灰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将遗体骨灰与氮化硅粉或硅粉、助烧剂、增强增韧添加剂混合成遗体骨灰主料,将遗体骨灰主料成形后获得坯体,将坯体进行烧结获得成品;所述遗体骨灰主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遗体骨灰O. 1% 40%、硅粉或氮化硅粉55% 99. 9%、助烧剂0% 25%、增强增韧添加剂0% 40% ;所述增强增韧添加剂为碳纳米管、β相氮化硅晶种和碳化硅晶须中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遗体骨灰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将坯体进行烧结是将坯体在1200°C下通氮气进行预氮化烧结,获得烧结坯,再将烧结坯在1400°C 1470°C常压下进行氮化烧结;或者是所述将坯体进行烧结是将坯体在140(TC下通氮气进行预氮化烧结,得到烧结坯,再将烧结坯埋于氮化硅粉中,在1750°C 1850°C常压下重新烧结,保温3 10小时;或者是所述将坯体进行烧结是将坯体在5MPA 12MPA的氮气中于1800°C 2100°C下进行烧结。3.一种遗体骨灰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将遗体骨灰与氮化硅粉或硅粉、助烧剂、增强增韧添加剂混合成遗体骨灰主料,将遗体骨灰主料置于模具中加以10MPA以上的压力,在 1850°C下加压烧结获得成品;所述遗体骨灰主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遗体骨灰O. 1% 40%、硅粉或氮化硅粉55% 99. 9%、助烧剂0% 25%、增强增韧添加剂0% 40% ;所述增强增韧添加剂为碳纳米管、β相氮化硅晶种和碳化硅晶须中的一种或多种。4.一种遗体骨灰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将遗体骨灰与氮化硅粉或硅粉、助烧剂、增强增韧添加剂混合成遗体骨灰主料,将遗体骨灰主料成形后获得坯体,在坯体上形成文字或/和图案的刻痕或痕迹,在刻痕或痕迹上填补遗体头发填料获得坯体半成品,或者将坯体先烧结获得烧结坯,再在烧结坯上形成文字或/和图案的刻痕或痕迹,在刻痕或痕迹上填补遗体头发填料获得烧结坯半成品,对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