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材料及新能源应用的节能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储热材料。
技术介绍
近年来,能源枯竭危机逐步显现,世界各国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等产业的支持力度。而太阳能由于其储量的“无限性”、存在的普遍性、利用的清洁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巨大的优势使其产业增长率达到70%以上,在世界各种能源增长速率中名列第一。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三分之二以上国土面积处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区,有较好的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等法规颁布实施及一系列推进开再生能源政策的出台,太阳能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生产设备销售量也大幅增长,已经成为世界太阳能产业和市场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和消费国。因此,发展太阳能产业具有一定的客观基础和现实意义。·太阳能目前利用的主要途径有光电转换、光热转换、光化学转换等,光电转换主要用于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发电,光化学转换是对植物光合作用的进一步利用,而目前最能推广,也最能产生巨大的效益的就是光热转换。光热转换涉及的实际生活的范围较广,如热水器、干燥器,采暖和制冷,温室与太阳房,太阳灶和高温炉,海水淡化装置、水泵、热力发电装置及太阳能医疗器具等等。涉及的领域又可分为低温(40 80°C)、中温(80 250°C)和高温(>250°C )三类,涵盖国民经济多个行业,若是能够将其大规模应用,则会给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带来巨大的效益。就我国太阳能利用领域而言,太阳能低温及高温利用技术相对成熟,中温利用相对研究较少。因此,要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储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指由下述材料与水混合制成的干表观密度达到3200kg/m3~3300kg/m3,导热系数达到2.45?W/(m·K)~2.60W/(m·K)、比热达到1.10?kJ/(kg·℃)~1.20kJ/(kg·℃)?的储热材料:胶凝材料为水泥和粉煤灰,其总用量为380?kg/m3~400kg/m3;粗骨料为石子,其用量为1400?kg/m3~1500?kg/m3;细骨料为镍渣和铁屑,其总用量为1300kg/m3~1400kg/m3;钢纤维用量为100kg/m3~120kg/m3,高效减水剂的用量为3.0kg/m3~3.5kg/m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储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指由下述材料与水混合制成的干表观密度达到 3200kg/nT3300kg/m3,导热系数达到 2. 45 ff/ (m · K) 2. 60W/ (m · K)、比热达到1. 10 kj/ (kg · °C广1. 20kJ/ (kg · °C )的储热材料胶凝材料为水泥和粉煤灰,其总用量为380 kg/nT400kg/m3 ;粗骨料为石子,其用量为1400 kg/nTl500 kg/m3 ;细骨料为镍渣和铁屑, 其总用量为1300kg/nTl400kg/m3 ;钢纤维用量为100kg/nTl20kg/m3,高效减水剂的用量为3.Okg/m3 3. 5kg/m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储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斌守,邵继新,杨树新,冯启彪,王本明,梁斌,武保宏,白凤武,王艳,菅泳仿,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