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冶金行业铸件破损部位修补及新铸件焊接的一种高速焊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特征是:高速焊剂由有效混合干粉组成,填充在缺陷或破损部位,用点燃器点燃,经过40~60秒,燃烧时间5分钟后。铸件被熔化凝固、速焊接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焊接快牢固,具有高炉钢水的热能及机械性能,使废部件再生,提高钢锭模使用寿命,节省能源,比手工焊接提高工效40倍,便于在各大钢厂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爆工具的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铝青铜防爆工具的生产工艺。铍青铜综合性能好,乞今一直作为防爆工具的优选材质。但铍价格高,生产时有毒,生产工艺较复杂,因而在应用上受到限制。铝青铜也有防爆性能,但机械性能较差。一种铝青铜,其成份为Al9-12%,Fe3.5-6%,Ni3.5-6.5%,其余为Cu,过去采用砂型或金属型铸造毛坯,经模锻、机加工和表面处理,制造防爆工具,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特别是产品机械性能不理想,硬度较低。青铜制品采用压铸和热处理强化,可以改善工件机械性能并提高生产效率。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昭和54-17324中提供一种青铜铸件的压力铸造法。该专利申请认为用耐热合金模具,选用下列压铸参数是可压铸出青铜铸件(1)模具加热温度300-420℃;(2)压铸比压200-500kgf/cm2;(3)注入速度0.15-1m/s;(4)浇注温度高于液相凝固点温度100-170℃;(5)留模时间5-17秒。这一专利申请压铸比压较小、浇速低、浇注温度高,不利于提高前述铝青铜铸件的机械强度,也不利于减少铸件气泡和缩孔缺陷,生产效率低,模具寿命短。前述铝青铜的常规热处理强化工艺是920℃淬火,650℃回火。这一方法适用于非压铸工件,对压铸工件采用这一工艺,会使工件变脆甚至开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前述铝青铜相适应的生产工艺,从而改善工件的机械性能,使之满足工具对材质机械性能的要求,同时又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为达到这一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压铸成型和而后直接进行淬火处理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压铸技术的特点是比压高、浇速大、浇注温度低、留模时间稍长。对前述铝青铜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压铸工艺参数是(1)模具温度320-400℃;(2)压铸比压600-850kgf/cm2;(3)浇入速度25-32m/s;(4)浇注温度950-1000℃;(5)留模时间17-20s。铝青铜的名义凝固温度点是980℃,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低温半液态高压压铸技术,有利于获得致密、无气泡、无缩孔而表面质量高的工件,并能延长模具寿命。由于适当延长留模时间,可增加合金强度,克服工件裂纹,并与而后进行的热处理工序配合。本专利技术热处理的特点是工件开模后在较低的温度下直接淬火,淬火后不回火。对上述压铸成型后的工件,本专利技术的热处理工艺参数是开模后当工件温度达到760-900℃时浸入15-50℃水中淬火,至工件和水温度达到平衡后取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名义成份为Al11.5%,Fe5%,Ni5%,其余为Cu的铝青铜生产防爆双头呆扳手,工件重量为0.4kg,最厚处达7mm。压铸和热处理特征参数是(1)模具温度380℃;(2)压铸比压715kgf/cm2;(3)浇注温度980℃;(4)浇注速度26m/s;(5)留模时间18s;(6)淬火温度795℃。淬火后工件硬度达HRC35-36(HB323以上),扭矩值超过标准要求8%-40%。工件的金相组织均匀,晶形细小而成粒状,表层和心部差别较小,无明显α+γ2共折体存在,性能优良的β相得到保留。而同一材料用砂铸成型和热锻后制得的工件,硬度仅为HB240,金相为α+γ2+Fe,有明显的粗大树枝状晶体分布,α+γ2共折体含量较多。采用旧工艺生产呆搬手等铝青铜防爆工具要经过造型-熔炼-浇注-清砂-锯浇冒口-热锻-机加工-表面处理等8道工序。而采用本专利技术后,只需经熔炼-压铸-热处理-表面处理四道工序。生产效率高,成本降低约23%,而产品外型美观,机械性能好,防爆性能全部符合日本JISM7002-1984标准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铝青铜防爆工具的压铸和热处理工艺,铝青铜的成份是Al9-12%,Fe3.5-6%,Ni3.5-6.5%,其余为Cu,压铸时模具温度为320-400℃,其特征是(a)所述的压铸其他工艺参数为(1)压铸比压600-850kgf/cm2,(2)浇入速度25-32m/s,(3)浇注温度950-1000℃。(4)留模时间17-20s,(b)所述的热处理工艺为开模后当工件温度在760-900℃时浸入15-50℃水中淬火,直至工件和水的温度达到平衡。2.根据权利要求1规定的铝青铜防爆工具压铸和热处理工艺,当材料名义成份为Al11.5%,Fe5%,Ni5%,其余为Cu,工件重量为0.4kg,最厚处为7mm,模具温度为380℃时,其特征在于最佳压铸和热处理条件是(1)压铸比压715kgf/cm2,(2)浇入速度26m/s,(3)浇注温度980℃,(4)留模时间18s,(5)淬火温度79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分为Al9-12%,Fe3.5-6%,Ni3.5-6.5%,其余为Cu的铝青铜防爆工具压铸和热处理工艺。特征工艺参数为压铸比压600—850kgf/cm,浇入速度25—32m/s,浇注温度950—1000℃,留模时间17—20s,淬火温度760—900℃。文档编号B23K35/36GK1038419SQ8810399公开日1990年1月3日 申请日期1988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1988年6月16日专利技术者吴鸣舟, 李振学, 董步群, 吴俊明, 董剑舟 申请人:石家庄市防爆工具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冶金行业铸件破损部位修补以及新铸件焊接的一种高速焊剂其特征在于:速焊剂有效材料由铝粉14%,氧化铁粉77%,告石粉7%,应石1.6%,硝酸钠0.4%均匀混合组成干粉(均按重量%)其工艺方法:A将助燃剂填入用数块砖砌围好缺损部位内,厚 导为2毫米,B、再填入均匀混合的干粉,其厚度高于破损高度40至50毫米,C、用点燃器将干粉点燃,点燃时间40至60秒,混合干粉燃烧温度达1400至1500度(C),a、5分钟后自然凝固;b、去除残渣,用砂轮打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远,宋学清,宋志良,郎毅,
申请(专利权)人:宋志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