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钻孔装置,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转动设置有导套,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导套一侧的位置上设置有测量导套转动角度的角度标尺,在所述导套内滑动设置有导柱,在所述导柱外壁上设置有齿条,在所述齿条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齿轮,所述齿轮与转轴连接,在所述导柱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电钻的电钻固定架,在所述电钻固定架上固定有电钻。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天花板上钻出特定角度的斜孔,并且结构简单,使用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手持电钻对天花板进行钻孔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用手持电钻在天花板上打孔时,一般的操作是首先架好梯子,然后工人爬上梯子后使用手持电钻对天花板进行打孔,由于施工人员要头仰和向上使力,非常难以操作,同时还要站立在脚手架或踩在梯子上,使作业时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了很大影响。针对上述缺陷,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01924573 U”,名称为“冲击电钻向上打孔辅助装置”,公开了冲击电钻向上打孔辅助装置,主要包括可伸缩调节的直杆,在所述可伸缩调节的支杆下方设置有一个手压式支架,支杆顶部设置有可固定冲击电钻装置,手压式支架是在带底座的主杆中间通过活动连杆与支杆下端相连,主杆顶部的带柄把撬杆通过轴销连接在支杆中间,由此构成可以平行上撬的结构,可固定冲击电钻装置是在支杆的顶部设有一个托板和数个固定环扣,使用时,将冲击电钻固定在支杆的顶部,支好带底座的主杆,手持柄把,下压撬杆,由此可实现对上方的打孔。此外,专利申请号为“201010112742. 5”,名称为“移动式电钻支撑架”,也公开了一种电钻支撑架,主要包括支撑杆,在支撑杆上方通过活动操作杆连接有顶杆,顶杆上端装有电钻固定架和粉尘收集罩,支撑杆的下端设有滑动底座,活动操作杆与顶杆连接处设有用于定位和加固的活动支杆,在支撑杆上设置有移动操作柄和电源开关或带开关的电源插座,使用时,可将电钻固定在电钻固定架上,通过下按活动操作杆,可对上方的天花板平顶进行打孔。在上述所述电钻的架子中,顶起电钻的结构如图3所示,在顶起电钻向上位移的过程中,电钻会同时向水平方向偏离d的位移。造成在天花板上钻出的孔呈条形,不利用螺栓或螺钉在通孔中的固定。并且在对某些灯具的安装固定的话,需要在天花板顶面上钻出具有与顶面呈一定角度的斜孔,对与在上述专利公开中的电钻架,若需要在天花板顶面上钻出具有一定角度的斜孔时,则无法实现。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能够在天花板上钻出实际需要的特定角度的斜孔。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钻孔装置,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转动设置有导套,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导套一侧的位置上设置有测量导套转动角度的角度标尺,在所述导套内滑动设置有导柱,在所述导柱外壁上设置有齿条,在所述齿条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齿轮,所述齿轮与转轴连接,在所述导柱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电钻的电钻固定架,在所述电钻固定架上固定有电钻。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滚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柱包括柱体和套管,所述柱体滑动设置于所述套管中,在所述柱体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柱体通过在螺纹孔中拧设螺栓固定于套管中。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电钻上设置有光源。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在天花板上钻出特定角度的斜孔,并且结构简单,使用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顶起电钻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导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光源的定位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电钻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2至图5,钻孔装置,包括底座101,在所述底座101上转动设置有导套I,所述底座101位于所述导套I 一侧的位置上设置有测量导套I转动角度的角度标尺4,在所述导套I内滑动设置有导柱10,在所述导柱10外壁上设置有齿条100,在齿条100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齿轮2,所述齿轮2与转轴3连接,通过摇动转轴3来带动齿轮2的转动,由齿轮2和齿条100的配合带动导柱10的上下垂直移动,因此导柱10不会在其滑动方向上产生水平方向偏移。在一个所述的导柱10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电钻的电钻固定架,在所述电钻固定架上固定电钻7,并且在电钻7端部位置设置光源5,光源5发设的光线具有如图5的位置,即光源5发射光线通过电钻顶尖边缘位置并向外延伸,使用时,光源5照射到的位置即认为是电钻7在天花板上打孔的位置,解决了在天黑板较高用肉眼确定打孔位置容易产生偏差和在天黑板上光线比较昏暗时钻头打孔定位的问题。所述底座101的下端面设置有滚轮6,便于在使用时调整底座的位置。所述导柱10包括柱体8和套管9,所述柱体8滑动设置于所述套管9中,在所述柱体8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90,柱体8通过在螺纹孔90中拧设螺栓固定于套管中,螺纹孔90间隔均匀设置,在导柱10长度不够无法使得固定在导柱10上端部的罩体4和电钻接触到天花板的时候,可以拧松在螺纹孔90中的螺栓,拔出在套管9中部分的柱体8 (拔出柱体8的长度为若干个螺纹孔90的间距),然后重新拧上螺栓,使得柱体8在套管9中重新固定,这样就加长了导柱10的长度,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的电钻架不使用时,柱体8可以伸入套管9最底端位置,这样就减少了本专利技术电钻架的储存空间,使得电钻架携带或者搬运都十分的方便。参见图6,所述电钻7包括手柄73,在所述手柄73的一端装有电池72,在所述电钻71内具有驱动钻头的电机75,所述电机75包括输出轴750。还包括管体78,在所述管体78中充满冷却水,所述管体78围绕电机75并且在所述电钻7中形成闭合回路,管体78靠近所述输出轴750位置内部设置有磁力传动轮74,所述输出轴750靠近所述磁力传动轮7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永磁体77,电钻使用时,电机输出轴750转动带动永磁体77的转动,通过磁传递的方式带动磁力传动轮74的转动,从而使得管体78内的冷却水能够循环流动。所述电钻7内设置有用于储存冷却水的储水箱76,在所述储水箱76中设置较多的冷却水,所述储水箱76和所述管体78连通,这样就可以具有足够的冷却水来吸收电池在电钻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保证了电钻长时间运行后冷却水吸热过多失去作用。在所述储水箱76上设置有通孔760,电钻7对应于通孔760位置的壳体可以拆卸,在所述通孔760上拧设有拧帽761,在电钻长时间使用过程中,若需要在管体78中增加或更换冷却水的话,只需要拆卸电钻7对应于通孔760位置的壳体,拧开拧帽761,在通孔760中加入或倒出冷却水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钻孔装置,包括底座(1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01)上转动设置有导套(1),所述底座(101)位于所述导套(1)一侧的位置上设置有测量导套(1)转动角度的角度标尺(4),在所述导套(1)内滑动设置有导柱(10),在所述导柱(10)外壁上设置有齿条(100),在所述齿条(100)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齿轮(2),所述齿轮(2)与转轴(3)连接,在所述导柱(10)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电钻的电钻固定架,在所述电钻固定架上固定有电钻(7)。
【技术特征摘要】
1.钻孔装置,包括底座(1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01)上转动设置有导套(1),所述底座(101)位于所述导套(I) 一侧的位置上设置有测量导套(I)转动角度的角度标尺(4),在所述导套(I)内滑动设置有导柱(10),在所述导柱(10)外壁上设置有齿条 (100),在所述齿条(100)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齿轮(2),所述齿轮(2)与转轴(3)连接,在所述导柱(10)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电钻的电钻固定架,在所述电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利民,毛谦云,方敬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鑫晟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