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钎焊技术范畴。目前,对特种材料及薄壁另件或精密另件的钎焊大多采用真空钎焊。真空钎焊要求真空度较高的设备,价格昂贵,热效率及生产效率较低,对钎焊表面的清理要求较高。对于铝及铝合金的钎焊则需要在焊剂中加入活化剂或是向炉中通入镁蒸汽,使工艺过程复杂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真空钎焊的上述缺点,利用稀薄气体中辉光放电的正离子轰击溅射作用使工件表面净化并使工件与钎料加热。本专利技术是应用辉光放电及双层辉光放电现象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钎焊技术。我国学者所专利技术的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为表面冶金开辟了等离子表面冶金的新领域。该技术对本专利技术有较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本专利技术采用一个可以抽真空及充入气体介质以形成一定气体压力的密封容器。其极限真空度不低于7.5×10-1帕,通入气体介质(如惰性气体)后,其气体压力在10~150帕范围内变动。在该容器内设阳极、阴极(工件)、附加阴极和辅助阴极。被处理工件与阴极相连,阳极和阴极以及阳极和辅助阴极分别和两个可调压直流电源相连。辅助阴极的电位可以高于、等于或低于阴极,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对欲钎焊部位进行温度补偿或局部加热,以调节另件温度,提高钎焊效率。必要时辅助阴极也可以作为某些合金元素的溅射源极。附加阴极的电位和阴极相同,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改善温度的均匀性。本专利技术的试验研究装置如附图中的附图说明图1所示。图1中1-阴极;2-附加阴极;3-工件;4-阳极;5-真空室;6-直流电源;7-直流电源;8-辅助阴极;9-钎料。本专利技术是利用辉光放电的离子轰击作用而加热工件。无论是辅助阴极或是附加阴极都可以根据空心阴 ...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可以抽成真空且能充入气体介质的密闭容器内,利用稀薄气体放电中离子轰击阴极(工件)而加热工件及钎料的钎焊方法,其特征是在真空容器内设有阳极、阴极、附加阴极和辅助阴极以及利用阳极和阴极、阳极和辅助阴极之间的辉光放电来作为使工件及钎料加热的手段。在阳极和阴极以及阳极和辅助阴极之间分别设置直流可调压电源。阴极和辅助阴极之间可形成一定的电位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廷华,赵彭生,徐重,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工业大学,中国航天航空部五零四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