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材料表面紫外光接枝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86265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聚合物材料表面紫外光接枝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气化室,气化室内设置有光敏引发剂池和单体溶液池及分别对光敏引发剂池和单体溶液池加热的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气化室开口密封设置有透光盖板及位于透光盖板上的挡板,挡板位于单体溶液池的上方;紫外灯,位于透光盖板未被挡板遮盖部分的上方;第一进载气管,分别经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通入光敏引发剂池和单体溶液池;反应室,包括具有进口和出口的反应室壳体,与反应室壳体内壁卡合的上多孔隔板和下多孔隔板,进口通过带有第三阀门的管路与气化室连通,出口与带有第四阀门的出载气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使气体能到达的聚合物材料表面进行了改性,增加了聚合物材料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
,特别是涉及聚合物材料表面紫外光接枝的装置
技术介绍
聚合物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然而这类材料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较差,限制了这类材料在一些领域的应用,以中空纤维段为例,近年来,研究者把中空纤维段作为膜生物反应器中生物膜的载体,因为中空纤维段内部可以生长厌氧菌,其外部可以生长好氧菌,因而可以在一个反应器中同时完成厌氧反应和好氧反应,减小了反应器的体积,提高了生产效率,但目前使用的中空纤维段,其材质主要为聚砜、聚丙烯腈或聚偏氟乙烯等,这些材料的亲水性较差,有些材料甚至是疏水材料,是生物不友好性材料,不适于菌类和其它微生物的生长,因而在不影响聚合物材料本体性能的条件下对聚合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接枝是指在聚合物材料的大分子链上通过化学键结合适当的支链或功能性侧基的反应,通过增加这些支链或功能性侧基使得聚合物材料表面的性质发生改变。接枝方法包括紫外光接枝、化学接枝和辐射接枝等。与其它接枝方法相比,紫外光接枝具有设备成本低、反应速度快并易于连续化操作的特点。但是现有的紫外光接枝是在聚合物材料表面涂覆光敏剂和单体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合物材料表面紫外光接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室(1),所述气化室(1)内设置有光敏引发剂池(11)和单体溶液池(12)及分别对光敏引发剂池(11)和单体溶液池(12)加热的第一加热器(13)和第二加热器(14),所述气化室(1)的开口密封设置有透光盖板(15)及位于所述透光盖板(15)上的挡板(16),所述挡板(16)位于所述单体溶液池(12)的上方;紫外灯(2),位于透光盖板(15)未被挡板遮盖的部分的上方;第一进载气管(3),分别经过第一阀门(31)和第二阀门(32)通入所述光敏引发剂池(11)和所述单体溶液池(12);反应室(4),包括具有进口(41)和出口(42)的反应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合物材料表面紫外光接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室(I),所述气化室(I)内设置有光敏弓I发剂池(11)和单体溶液池(12)及分别对光敏引发剂池(11)和单体溶液池(12)加热的第一加热器(13)和第二加热器(14),所述气化室(I)的开口密封设置有透光盖板(15)及位于所述透光盖板(15)上的挡板(16),所述挡板(16)位于所述单体溶液池(12)的上方;紫外灯(2),位于透光盖板(15)未被挡板遮盖的部分的上方;第一进载气管(3),分别经过第一阀门(31)和第二阀门(32)通入所述光敏引发剂池(11)和所述单体溶液池(12);反应室(4 ),包括具有进口( 41)和出口( 42 )的反应室壳体(43 ),与反应室壳体(43 )内壁卡合的上多孔隔板(44)和下多孔隔板(45),所述进口(41)通过带有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颖洁赵玉娟吴光夏王晓红李朝霞田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