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红梅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584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20-45份、桂枝15-25份、桃仁5-15份、红花5-15份、丹参10-30份、川芎5-15份、当归10-20份、生地20-40份、附子5-15份、干姜5-15份、桔梗5-15份、白芍15-45份、党参15-25份、水蛭5-15份、薤白20-40份、麻黄2-10份、炙甘草5-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健脾益肺、补肾助阳、养血柔肝、养阴生津、养气补血、活血祛瘀的功效,其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附着在冠状动脉血管壁上致使冠状动脉血管狭窄,通过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当心脏负荷突然增加,需血量增加,超过了冠状动脉供血的代偿能力,或需血量不增加,但冠脉痉挛、减少了血流量、或上述因素同时存在,都可引起心脏急剧、暂时缺血、缺氧而发生心绞痛。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西医主要的治疗手段一是扩张冠状动脉,二是防止血栓的形成及血栓的聚集,造成管腔的狭窄,血流量的减少,但大多数疗效不稳定,病程长,反复发作,效果不理想,虽然近几年不少医院能进行冠状动脉扩充术,但价格较昂贵,且有一定的风险,使多数患者不能接受,且又受年龄及医疗设备的限制,不能广泛普及。中医认为,冠心病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本虚可有阴阳气血亏虚,实为气滞、寒凝、痰浊、血瘀,且又可相互为病,其病机为心脉痹阻,其病位以心为并与肝、脾、 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根据中医理论,针对冠心病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 无副作用的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20-45份、桂枝15-25份、桃仁5-15份、 红花5-15份、丹参10-30份、川芎5-15份、当归10-20份、生地20-40份、附子5-15份、干姜5-15份、桔梗5-15份、白芍15-45份、党参15-25份、水蛭5-15份、薤白20-40份、麻黄 2-10份、炎甘草5-15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30份、桂枝20份、桃仁10份、红花10份、丹参20份、川芎10份、当归15份、生地30份、附子10份、干姜10份、桔梗10份、白芍30份、党参20份、 水蛭10份、薤白30份、麻黄6份、炙甘草10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补肺健脾、敛汗固脱、驱风运毒的功效;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效; 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痛调经的功效;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养气补血、利五脏、补五劳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水蛭具有活血破瘀、通经消积的功效;薤白具有温中通阳、下气散结的功效;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炙甘草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健脾益肺、补肾助阳、养血柔肝、养阴生津、养气补血、活血祛瘀的功效,对冠心病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专利技术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0%,治愈率6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30g、桂枝 2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20g、川芎10g、当归15g、生地30g、附子10g、干姜10g、桔梗 10g、白苟30g、党参20g、水蛭10g、薤白30g、麻黄6g、炎甘草10 g。实施例2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35g、桂枝 25g、桃仁5g、红花15g、丹参10g、川芎15g、当归10g、生地40g、附子5g、干姜15g、桔梗5g、 白苟35g、党参15g、水蛭15g、薤白20g、麻黄10g、炎甘草5g。实施例3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25g、桂枝 15g、桃仁15g、红花5g、丹参30g、川芎5g、当归20g、生地25g、附子15g、干姜8g、桔梗12g、 白苟20g、党参25g、水蛭12g、薤白40g、麻黄5g、炙甘草15g。实施例4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20g、桂枝 20g、桃仁12g、红花12g、丹参15g、川芎8g、当归12g、生地35g、附子Sg、干姜5g、桔梗15g、 白苟45g、党参20g、水蛭5g、薤白25g、麻黄2g、炎甘草8g。实施例5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 ,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45g、桂枝 25g、桃仁8g、红花8g、丹参25g、川芎12g、当归15g、生地20g、附子12g、干姜12g、桔梗10g、 白苟15g、党参15g、水蛭8g、薤白35g、麻黄4g、炎甘草12g。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 4厘米,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100例,年龄30 65岁。二、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酌情增减。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七天为一个疗程。二、疗效标准(1)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2)显效症状和体征大部分好转;(3)有效症状和体征一部分好转;(4)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症状如前。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5个疗程,痊愈65例,随访未见复发;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病例1:蔡某,男,47岁。主诉及病史头晕胸闷3年余,加重2周。诊为冠心病。中医诊见心悸,胸闷,眩晕,乏力,畏寒肢冷,大便不实,下肢浮肿,面色少华,唇舌紫暗,舌苔薄白,脉沉迟而细。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症状大为好转;继续服用I个疗程, 症状基本消失。病例2 迟某,男,49岁。二年前因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慌,在医院检查诊为冠心病。半月前因工作繁忙,工作压力大,突发心前区疼痛,固定不移伴胸闷、心悸、全身乏力,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动过速;②1、V5、V6T波倒置,患者形体肥胖,平时喜食膏梁厚味,缺乏运动,平时痰多。 检查见舌薄白质胖,底映青紫,脉细沉寸弱,关脉带弦。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 3个疗程,病情基本控制;继续服用2个疗程,症状完全消失。一个月后随访未再复发。病例3 王某,女,65岁。2011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20?45份、桂枝15?25份、桃仁5?15份、红花5?15份、丹参10?30份、川芎5?15份、当归10?20份、生地20?40份、附子5?15份、干姜5?15份、桔梗5?15份、白芍15?45份、党参15?25份、水蛭5?15份、薤白20?40份、麻黄2?10份、炙甘草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20-45份、桂枝15-25份、桃仁5-15份、红花5-15份、丹参10-30份、川芎5-15份、当归10-20份、生地20-40份、附子5-15份、干姜5_15份、桔梗5_15份、白芍15-45份、党参15-25份、水蛭5-15份、薤白20-4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孙红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