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腹胀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半夏5-20份、黄连5-20份、黄苓5-20份、干姜5-20份、党参10-25份、砂仁5-20份、川朴5-20份、内金10-25份、枳实5-20份、炒白术10-30份、吴茱萸3-15份、白芷10-25份、公英10-30份、炒卜子10-25份、乌贼骨10-4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宽中理气、和胃降逆、健脾消胀、升清降浊的功效,其治疗腹胀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腹胀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腹胀,即腹部胀大或胀满不适。患者感到腹部的一部分或全腹部胀满,通常常伴有相关的症状,如呕吐、腹泻、嗳气等。腹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引起腹胀的原因主要见于胃肠道胀气、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水、腹腔肿瘤等。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但临床上常常疗效欠佳。中医认为,腹胀者,由阳气外虚、阴气内积故也。阳气外虚受风冷邪气,风冷,阴气也。冷积于府脏之间不散,与脾气相壅,虚则胀,故腹满而气微喘造成的。治宜宽中理气、和胃降逆、健脾消胀、升清降浊、清热祛湿。根据中医理论,针对腹胀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腹胀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腹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半夏5-20份、黄连5-20份、黄苓5-20份、干姜5-20份、党参10-25份、砂仁5-20份、川朴5-20份、内金10-25份、枳实5-20份、炒白术10-30份、吴茱萸3-15份、白芷10-25份、公英10-30份、炒卜子10-25份、乌贼骨10-40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腹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半夏10份、黄连10份、黄苓12份、干姜10份、党参15份、砂仁10份、川朴10份、内金15份、枳实10份、炒白术20份、吴茱萸5份、白芷15份、蒲公英20份、炒卜子15份、乌贼骨30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黄苓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砂仁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川朴具有宽中理气、化湿开郁的功效;内金具有治诸骨鲠,噎膈翻胃的功效;枳实具有化痰散痞、破气消积的功效;炒白术具有燥湿行水、益气、健脾胃的功效;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白芷具有解表散寒、祛风通窍、活血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功效;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炒卜子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乌贼骨具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宽中理气、和胃降逆、健脾消胀、升清降浊的功效,对腹胀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专利技术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5%,治愈率70%。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腹胀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半夏log、黄连10g、黄茶12g、干姜10g、党参15g、砂仁10g、川朴10g、内金15g、积实10 g、炒白术20g、吴茱萸5g、白]E 15g、蒲公英20g、炒卜子15g、乌贼骨30g。实施例2 一种治疗腹胀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半夏5g、黄连15g、黄茶20g、干姜12g、党参10g、砂仁20g、川朴15g、内金12g、积实12g、炒白术10g、吴茱萸10g、白]E 25g、蒲公英10g、炒卜子25g、乌贼骨20g。实施例3 一种治疗腹胀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半夏15g、黄连5g、黄苓10g、干姜20g、党参12g、砂仁12g、川朴20g、内金20g、枳实5g、炒白术15g、吴茱萸8g、白]E 10g、蒲公英30g、炒卜子12g、乌贼骨40g。实施例4 一种治疗腹胀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半夏20g、黄连12g、黄苓5g、干姜15g、党参20g、砂仁5g、川朴5g、内金10g、枳实15g、炒白术30g、吴茱萸15g、白]E 12g、蒲公英25g、炒卜子10g、乌贼骨25g。实施例5 一种治疗腹胀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半夏12g、黄连20g、黄苓15g、干姜5g、党参25g、砂仁15g、川朴12g、内金25g、枳实20g、炒白术25g、吴茱萸3g、白]E 20g、蒲公英15g、炒卜子20g、乌贼骨10g。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一种治疗腹胀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80例,年龄15 60岁。二、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酌情增减。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五天为一疗程。二、疗效标准 (1)痊愈腹胀、腹痛消失,进食无特殊不适; (2)显效腹胀、腹痛消失,食欲欠佳; (3)有效腹胀、腹痛减轻,食欲改善;(4)无效;腹胀、腹痛无明显改善,食欲无明显改善。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8个疗程,痊愈56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4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 病例1: 连某,女,35岁。自述2天前开始出现寒颤、发热,自服退热药,5个小时后,体温再次升高,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大便稀水样,臭秽。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继续I个疗程巩固治疗,痊愈,至今没复发。病例2 钱某,男,47岁。就诊时腹部胀大、皮色苍黄、甚至脉络暴露、腹皮绷急如鼓。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症状得到缓解;继续服用3个疗程,症状完全消失,治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腹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半夏5?20份、黄连5?20份、黄苓5?20份、干姜5?20份、党参10?25份、砂仁5?20份、川朴5?20份、内金10?25份、枳实5?20份、炒白术10?30份、吴茱萸3?15份、白芷10?25份、公英10?30份、炒卜子10?25份、乌贼骨10?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腹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半夏5-20份、黄连5-20份、黄苓5-20份、干姜5_20份、党参10_25份、砂仁5_20份、川朴5_20份、内金10-25份、枳实5-20份、炒白术10-30份、吴茱萸3-15份、白芷10-25份、公英10-30份、炒卜子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孙红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