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小儿泄泻的药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泄泻的药物。技术背景小儿泄泻发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其主要病变在脾胃,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致成泄泻。故《幼幼集成·泄泻证治》说“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荣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而下降,而泄泻作矣。”感受外邪小儿脏腑娇嫩,肌肤薄弱,冷暖不知自调,易为外邪侵袭而发病。 外感风、寒、暑、湿、热邪均可致泻,唯无燥邪致泻之说,盖因脾喜燥而恶湿。其他外邪则常与湿邪相合而致泻,故前人有“无湿不成泻”、“湿多成五泻”之说。由于气候的因素,一般冬春多为风寒(湿)致泻,夏秋多暑湿(热)致泻。小儿暴泻以湿热泻最为多见。内伤饮食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饮食不知自节,若调护失宜,乳哺不当,饮食失节或不洁,过食生冷瓜果或不消化食物,皆能损伤脾胃,而发生泄泻。故《素问 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伤食泻既可单独发生,更多于其他泄泻证候中兼见。脾胃虚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久病迁延不愈·,皆可导致脾胃虚弱。胃弱则腐熟失职,脾虚则运化失常,因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而成脾虚泻。亦有暴泻实证,失治误治,迁延不愈,损伤脾胃,而由实证转为虚证泄泻者。主要症状有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5次,多者达 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黄绿稀溏,或色褐而臭,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小儿泄泻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党参6~10、白术6~12、茯苓8~15、甘草6~10、山药10~15、扁豆6~8、薏仁8~10、砂仁6~8、桔梗3~8、陈皮3~5、焦山楂6~9、木香3~6、肉豆蔻3~6、诃子3~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小儿泄泻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党参6 10、白术6 12、获茶8 15、甘草6 10、山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新成,
申请(专利权)人:长治市郊区黄碾镇中心卫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