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小儿风疹的药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大青叶10‑14份,板蓝根10‑14份,金银花8‑12份,连翘5‑7份,牛蒡子5‑7份,白蒺藜14‑18份,浮萍12‑18份,防风5‑7份,黄芩15‑25份,蝉蜕5‑7份,甘草2‑4份,地肤子10‑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治疗由燥热风邪引起的小儿风疹的药物,选取12种天然中药科学配伍,配方简单,各原料药协同作用起到祛风止痒、清热凉血的效果,见效快,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而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成本低。有效率达到95.6%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具体是一种用于治疗小儿风疹的药物。
技术介绍
小儿风疹是由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发热、全身红色斑丘疹、耳后、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病情较轻,预后良好。风疹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很弱,传染性与麻疹一样强。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喷嚏等传播。风疹病毒为RNA病毒,属于披盖病毒属。风疹病毒抗原结构相当稳定,只有一种抗原型,无亚型。只感染人类,能在兔肾、乳田鼠肾及绿猴肾细胞生长。外形呈粗糙球状,直径50~70nm,由一单股RNA基因组及脂质外壳组成,内含一个电子致密核心,覆盖两层疏松外衣。病毒不耐热,在37℃和室温中很快失去活力,耐寒,-20℃可短期保存,-60℃可相对稳定保存几个月。在人体外生活力较弱,对消毒剂敏感。出疹前及疹退后5天,在患儿的鼻咽部分泌物中可发现病毒。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引发脑炎、心肌炎、关节炎、肝肾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因此出现症状要及时治疗,治愈后注意不复发。现在多以西药治疗为主,但是效果较慢,其副作用大,会引起其他疾病。而目前的一些中药的治疗效率也不甚理想,且疗效不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用于治疗小儿风疹的药物。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小儿风疹的药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大青叶10-14份,板蓝根10-14份,金银花8-12份,连翘5-7份,牛蒡子5-7份,白蒺藜14-18份,浮萍12-18份,防风5-7份,黄芩15-25份,蝉蜕5-7份,甘草2-4份,地肤子10-15份。上述用于治疗小儿风疹的药物,各原料的最佳重量份配比为:大青叶12份,板蓝根12份,金银花10份,连翘6份,牛蒡子6份,白蒺藜16份,浮萍15份,防风6份,黄芩20份,蝉蜕6份,甘草3份,地肤子12份。所述的原料药材在中药店及市场有售。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将全部原料药粉碎成粗粉,一起混合置于容器中,加入原料量4-6倍浓度为30-60%的乙醇浸渍4-6天后,过滤去渣,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浓缩液80-100份,备用;(2)在步骤(1)制得的浓缩液中加入800-1000份水和0.8-1份山梨酸钾,搅匀、静置24-30h,过滤,得滤液,备用;(3)另用60-100份蔗糖,加100-150份水煮沸35-45min,过滤,备用;(4)将步骤(2)和(3)的滤液混合置于容器内,加600-1000份水,冷却后装瓶、密封后进行灭菌处理,制成产品。本专利技术中,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如下: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热病高热烦渴;神昏;斑疹;吐血;衄血;黄疸;泻痢;丹毒;喉痹;口疮;痄腮。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常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牛蒡子:菊科植物牛蒡的成熟果实。具有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的功效。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不透,痈肿疮毒。白蒺藜:平肝解郁,祛风明目。用于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症。浮萍:浮萍科植物紫萍的干燥全草。宣散风热,透疹,利尿。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水肿尿少。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黄芩: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急慢惊风,破伤风证,小儿夜啼不安。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地肤子: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本专利技术用于治疗小儿风疹的药物,选取12种天然中药科学配伍,配方简单,各原料药协同作用起到祛风止痒、清热凉血的效果,见效快,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而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用于治疗小儿风疹的药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大青叶10kg,板蓝根10kg,金银花8kg,连翘5kg,牛蒡子5kg,白蒺藜14kg,浮萍12kg,防风5kg,黄芩15kg,蝉蜕5kg,甘草2kg,地肤子10kg。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将全部原料药粉碎成粗粉,一起混合置于容器中,加入原料量4倍浓度为30%的乙醇浸渍4天后,过滤去渣,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浓缩液80kg,备用;(2)在步骤(1)制得的浓缩液中加入800kg水和0.8kg山梨酸钾,搅匀、静置24h,过滤,得滤液,备用;(3)另用60kg蔗糖,加100kg水煮沸35min,过滤,备用;(4)将步骤(2)和(3)的滤液混合置于容器内,加600kg水,冷却后装瓶、密封后进行灭菌处理,制成产品。实施例2一种用于治疗小儿风疹的药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大青叶12kg,板蓝根12kg,金银花10kg,连翘6kg,牛蒡子6kg,白蒺藜16kg,浮萍15kg,防风6kg,黄芩20kg,蝉蜕6kg,甘草3kg,地肤子12kg。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将全部原料药粉碎成粗粉,一起混合置于容器中,加入原料量5倍浓度为45%的乙醇浸渍5天后,过滤去渣,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浓缩液90kg,备用;(2)在步骤(1)制得的浓缩液中加入900kg水和0.9kg山梨酸钾,搅匀、静置27h,过滤,得滤液,备用;(3)另用80kg蔗糖,加135kg水煮沸40min,过滤,备用;(4)将步骤(2)和(3)的滤液混合置于容器内,加800kg水,冷却后装瓶、密封后进行灭菌处理,制成产品。实施例3一种用于治疗小儿风疹的药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大青叶14kg,板蓝根14kg,金银花12kg,连翘7kg,牛蒡子7kg,白蒺藜18kg,浮萍18kg,防风7kg,黄芩25kg,蝉蜕7kg,甘草4kg,地肤子15kg。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将全部原料药粉碎成粗粉,一起混合置于容器中,加入原料量6倍浓度为60%的乙醇浸渍6天后,过滤去渣,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浓缩液100kg,备用;(2)在步骤(1)制得的浓缩液中加入1000kg水和1kg山梨酸钾,搅匀、静置30h,过滤,得滤液,备用;(3)另用100kg蔗糖,加150kg水煮沸45min,过滤,备用;(4)将步骤(2)和(3)的滤液混合置于容器内,加1000kg水,冷却后装瓶、密封后进行灭菌处理,制成产品。为了进一步证明本专利技术中药的临床疗效,选择收治患者中的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风疹的药物,其特征是: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大青叶10‑14份,板蓝根10‑14份,金银花8‑12份,连翘5‑7份,牛蒡子5‑7份,白蒺藜14‑18份,浮萍12‑18份,防风5‑7份,黄芩15‑25份,蝉蜕5‑7份,甘草2‑4份,地肤子10‑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小儿风疹的药物,其特征是: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大青叶10-14份,板蓝根10-14份,金银花8-12份,连翘5-7份,牛蒡子5-7份,白蒺藜14-18份,浮萍12-18份,防风5-7份,黄芩15-25份,蝉蜕5-7份,甘草2-4份,地肤子10-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小儿风疹的药物,其特征是: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大青叶12份,板蓝根12份,金银花10份,连翘6份,牛蒡子6份,白蒺藜16份,浮萍15份,防风6份,黄芩20份,蝉蜕6份,甘草3份,地肤子12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小儿风疹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1)按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将全部原料药粉碎成粗粉,一起混合置于容器中,加入原料量4-6倍的乙醇浸渍4-6天后,过滤去渣,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浓缩液80-100份,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琴,
申请(专利权)人:黄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