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北工学院专利>正文

铸铁与钢的电阻点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398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铸铁与钢的电阻点焊工艺,其技术特征是:将工件待焊部位清理后涂上添加剂,放于点焊机两电极之间进行“一点两火”或“一次脉冲”点焊。其电极材料用铜合金,钢板侧电极端面的电流密度为Jw=100~400A/mm↑[2],铸铁侧电极端面压应力为Fw=50~200N/mm↑[2],焊接加热时间为0.04~0.5秒。该焊接工艺焊接的工件表面光滑美观,接头性能高于铸铁母材;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可广泛用于铸铁板与钢板之间的焊接。还可用于铸铁板与钢厚大件或铸铁厚大件与钢板之间的电阻焊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焊接工艺,特别涉及一种铸铁与钢的电阻点焊工艺。目前,铸铁与钢的连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1 电弧焊方法,一般只适用于比较厚的大工件连接。因为加热面积大,所以变形大,接头部位容易产生裂纹。2 气焊方法,一般适用于厚的大铸铁件与钢件之间的连接,该焊接方法变形更大,而且生产效率低。3 铆接或螺栓连接方法,一般用于板件之间的连接。该方法工件表面存在铆钉头或螺栓头,工件表面不平整,不美观,影响使用;并且工序多,生产效率低。4 胶接方法,该方法虽然可适用于各种厚度的铸铁与钢的连接,但接头只能在低温下使用,而且强度差,同时对工件表面清理要求高、成本高。对于工件表面要求平整、美观,而且在高温下使用的铸铁与钢的连接,目前尚没有一种比较理想的连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铸铁与钢的电阻点焊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铸铁与钢电阻点焊用的添加剂配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铸铁与钢的电阻点焊工艺步骤是(1)清理待焊工件的被焊部位;(2)在工件的被焊部位涂抹添加剂;(3)将工件的被焊部位紧密搭接,放于电阻焊机上、下电极之间进行点焊,其点焊的工艺条件是a.电极材料为铜合金,钢板侧电极端面直径为3~8mm。当钢板与铸铁板厚度比小于1∶3时,铸铁侧电极端面直径为钢板侧电极端面直径的1~4倍。b.钢板侧电极端面的焊接电流密度Jw=100~400A/mm2。c.铸铁侧电极端面压应力为Fw=50~200N/mm2。d.焊接时间为0.04~0.5秒。电阻焊机电极材料是铬铜合金、硅铜合金、镍铜合金等。工件被焊部位涂抹的添加剂的组成成分是(重量%)石墨粉(>200目)50~100%、镍粉(>120目)0~20%、铝粉(>120目)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口径为φ280mm、壁厚为1.5mm的铸铁炒锅与壁厚为1mm的A3钢柄之间的连接,其工艺如下(1)用砂纸清除铸锅和钢柄被焊部位的明显锈迹及油污;(2)由于铸锅表面存在一薄层石墨粉,所以可不涂抹添加剂;(3)将铸锅和钢柄的被焊接部位搭接紧密,放于DN-100型普通工频点焊机两电极之间,采用“一点两火”点焊方法,即对同一焊接部位连续点焊两次的焊接方法。其工艺条件是a.采用铬铜合金电极,上、下电极直径D=16mm,钢柄侧上电极端面直径d上=5mm,铸锅侧下电极端面直径d下=8mm。b.焊接电流I=7.2KA。c.电极压力Fw=5000牛顿。d.加热时间为15周。经检验,焊接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实施例2厚3mm的铸铁板与厚2mm的钢板之间连接,其焊接工艺步骤是(1)配制添加剂将400克、200目的石墨粉与50克150目的镍粉和50克150目的铝粉放在一起混合均匀待用。(2)用砂纸清除铸铁板和钢板待焊部位的锈迹和油污。(3)在铸铁板和钢板待焊部位涂抹上一薄层配制好的添加剂。(4)将铸铁板和钢板待焊部位搭接紧密,放于DM-100型交流脉冲焊机的两电极之间,进行一次脉冲点焊,其工艺条件是a.选用硅铜合金电极,上、下电极直径D=40mm,钢板侧上电极端面直径d上=8mm,铸铁板侧下电极端面直径d下=16mm。b.焊接电流I=15KA。c.电极压力Fw=20000牛顿。d.加热时间为10个脉冲。经检验,焊接部位强度大于铸铁基体强度。实施例3厚1.5mm的铸铁板与厚3mm的钢板之间连接,其焊接工艺步骤是(1)配制添加剂,将200克、250目的石墨粉与120克、200目的铝粉和80克、200目的镍粉放在一起混合均匀待用。(2)用砂纸清除铸铁板及钢板上待焊部位的锈迹及油污。(3)在铸铁板及钢板待焊部位涂抹上一薄层配制好的添加剂。(4)将铸铁板及钢板待焊部位搭接紧密,放于DN-100型普通工频点焊机两电极之间,采用“一点两火”点焊方法,其工艺条件是a.选用镍铜合金电极,上、下电极直径D=40mm,钢板侧上电极端面直径d上=5mm,铸铁板侧下电极端面直径d下=16mm。b.焊接电流I=8KA。c.电极压力Fw=10000牛顿。d.加热时间为20周。经检验,焊接部位强度大于铸铁基体强度。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焊接工件表面光滑、美观、无凹凸不平,接头性能高于铸铁母材;焊接工艺简单,并能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与铆接或螺栓连接相比提高生产效率达10倍以上。权利要求1.一种铸铁与钢的电阻点焊工艺,其特征在于点焊的工艺步骤是(1)清理待焊工件的被焊部位;(2)在工件的被焊部位涂抹添加剂;(3)将工件的被焊部位紧密搭接,放于电阻焊机上、下电极之间进行点焊,其点焊的工艺条件是a.电极材料为铜合金,钢板侧电极端面直径为3~8mm,当钢板与铸铁板厚度比小于1∶3时,铸铁侧电极端面直径为钢板侧电极端面直径的1~4倍;b.钢板侧电极端面的焊接电流密度为Jw=100~400A/mm2;c.铸铁侧电极端面压应力为Fw=50~200N/mm2;d.焊接时间为0.04~0.5秒。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点焊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极材料是铬铜合金、硅铜合金、镍铜合金等。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焊接工艺中所用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添加剂的组成成分是(重量%)石墨粉(>200目)50~100%、镍粉(>120目)0~20%、铝粉(>120目)0~30%。全文摘要一种铸铁与钢的电阻点焊工艺,其技术特征是将工件待焊部位清理后涂上添加剂,放于点焊机两电极之间进行”一点两火”或“一次脉冲”点焊。其电极材料用铜合金,钢板侧电极端面的电流密度为Jw=100~400A/mm文档编号B23K11/10GK1077672SQ9310095公开日1993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17日专利技术者王惜宝, 周胜雄 申请人:河北工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铁与钢的电阻点焊工艺,其特征在于:点焊的工艺步骤是:(1)清理待焊工件的被焊部位;(2)在工件的被焊部位涂抹添加剂;(3)将工件的被焊部位紧密搭接,放于电阻焊机上、下电极之间进行点焊,其点焊的工艺条件是:a.电极材料为铜合金,钢板侧电极端面直径为3~8mm,当钢板与铸铁板厚度比小于1∶3时,铸铁侧电极端面直径为钢板侧电极端面直径的1~4倍;b.钢板侧电极端面的焊接电流密度为Jw=100~400A/mm↑[2];c.铸铁侧电极端面压应力为Fw=50~200N/mm↑[2];d.焊接时间为0.04~0.5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惜宝周胜雄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