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壳组件及便携电子设备。该面壳组件包括设有展示窗口的框形主体、以及遮盖所述展示窗口的面板组件。所述框形主体包括在正面设置的第一安装位、以及在背面设置的第二安装位。所述面板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的第一安装部、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位的第二安装部。由于第一安装部从框形主体的背面经展示窗口穿出装配在正面的第一安装位上、而第二安装位和第二安装部结合在框形主体的背面,并挡止第二安装部穿出所述展示窗口,使得框形主体与面板组件的结合面分别在框形主体的两侧而更加的紧密,提高了安装紧密度,使得整个设备更加的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产品组装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于便携电子设备的面壳组件及应用该面壳组件的便携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平板电脑、手机、PDA等便携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现有的便携电子设备通常包括显示屏、以及遮盖显示屏的面壳组件。其中,面壳组件通常包括设有展示窗口的框形主体、以及遮盖展示窗口的面板组件。面板组件为透光面板组件,以便于通过展示窗口展示显示屏,以便于使用者观看。通过面板组件的设置,可有效的保护显示屏不被损坏,提高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现有的框形主体和面板组件的结合,通常是在框形主体上设置环形支撑槽,直接将面板组件放置在环形支撑槽上,再利用胶粘、超声波焊接等方式,将面板组件与框形组件紧密结合。然而,由于面板组件与框形主体的结合不太可靠,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面板组件的脱落,而使得显示屏直接暴露,容易遭到损坏,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合可靠、安全的面壳组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一种结合可靠、安全的便携电子设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面壳组件,包括设有展示窗口的框形主体、以及遮盖所述展示窗口的面板组件,所述框形主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展示窗口部分周缘的正面的第一安装位、以及设置在所述展示窗口周缘的背面的第二安装位;所述面板组件包括与第一安装位相配合的第一安装部、以及与第二安装位相配合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从所述框形主体的背面经所述展示窗口穿出装配在所述展示窗口周缘的正面,并与所述第一安装位相接合;所述第二安装部装配在所述展示窗口周缘的背面,与所述第二安装位相接合,所述第二安装位挡止所述第二安装部穿出所述展示窗P。在本技术的面壳组件中,所述第一安装位包括在所述展示窗口周缘的至少一侧边缘形成的安装支撑槽位;所述第二安装位在所述展示窗口周缘的背面内侧形成。在本技术的面壳组件中,所述面板组件包括相结合的、位于上层的第一板体和位于下层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一安装部在所述第一板体的边缘延伸形成,从所述框形主体的背面经所述展示窗口穿出装配在所述支撑槽位上;所述第二板体突出所述第一板体的部分形成被所述第二安装位挡止的所述第二安装部。在本技术的面壳组件中,所述面板组件包括面板主体,所述面板主体的至少一侧边缘在其背面设置第一台阶,而形成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面板主体的其他边缘在其正面设置第二台阶,而形成所述第二安装部。在本技术的面壳组件中,所述面板组件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一安装部在所述面板组件的一侧边缘形成;所述第二安装部在所述面板组件的另外三侧边缘形成;并且,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顶端抵住所述第一安装位的顶端槽边,和/或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顶端抵住所述第二安装位的顶端槽边。在本技术的面壳组件中,所述面板组件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邻的一侧设有安装缺口。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便携电子设备,包括面壳组件、以及显示屏,所述面壳组件包括设有展示窗口用于展示所述显示屏的框形主体、以及遮盖所述展示窗口的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为透光面板组件,所述框形主体包括在所述展示窗口周缘的正面设置的第一安装位、以及在所述展示窗口周缘的背面设置的第二安装位;所述面板组件包括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从所述框形主体的背面经所述展示窗口穿出装配在所述展示窗口周缘的正面,并与所述第一安装位相接合;所述第二安装部装配在所述展示窗口周缘的背面,与所述第二安装位相接合,所述第二安装位挡止所述第二安装部穿出所述展示窗口。 在本技术的便携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安装位包括在所述展示窗口周缘的至少一侧边缘形成的安装支撑槽位;所述第二安装位在所述展示窗口的背面内侧周缘形成。在本技术的便携电子设备中,所述面板组件包括相结合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安装部在所述第一板体的边缘延伸形成,从所述框形主体的背面经所述展示窗口穿出装配在所述支撑槽位上;所述第二板体突出所述第一板体的部分形成被所述第二安装位挡止的所述第二安装部。在本技术的便携电子设备中,所述面板组件的第一板体为第一玻璃基板,所述第二板体为第二玻璃基板;所述第二玻璃基板表面设有电极引线,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有柔性电路板,并由所述框形主体遮盖;所述面板组件为电容屏、电阻屏或电磁屏中的任一种。实施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第一安装部从框形主体的背面经展示窗口穿出装配在正面的第一安装位上、而第二安装位和第二安装部结合在框形主体的背面,并挡止第二安装部穿出所述展示窗口,使得框形主体与面板组件的结合面分别在框形主体的两侧而更加的紧密,提高了安装紧密度,使得整个设备更加的可靠。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便携电子设备一个实施例的面壳组件的组合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便携电子设备一个实施例的面壳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便携电子设备一个实施例的面壳组件的分解状态纵向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便携电子设备一个实施例的面壳组件的组合状态横向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便携电子设备一个实施例的面壳组件的组合状态横向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示,是本技术的便携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包括面壳组件、显示屏。当然,该便携电子设备还包括电路板、后壳等部件,本技术改进并不在此,故不赘述。该面壳组件包括框形主体10、以及面板组件30。该框形主体10可以与后壳固定连接,并且框形主体10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展示窗口 11,用于供显示屏向外展示。框形主体10可以采用塑胶、橡胶、金属等各种材质做成。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框形主体10的外轮廓大致呈长方形,同时,展示窗口 11也为长方形;当然,框形主体10和展示窗口 11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其他各种形状。可以理解的,框形主体10的表面还可以设置其他的装饰条50,起到美化、装饰作用。该面板组件30用于遮盖展示窗口 11,对展示窗口 11内的显示屏进行保护。为了便于使用者观看显示屏,该面板组件30为透光面板组件30。可以理解的,当该面板组件30用作其他场合时,也可以采用半透明或不透明面板组件30,以适应不同场合的使用。该面板组件30包括相结合的、位于上层的第一板体34和位于下层的第二板体35。在本实施例中,该面板组件30为电容屏,该第一板体34为第一玻璃基板;该第二板体35为第二玻璃基板,通过在第二玻璃基板表面布设电极引线,共同组成电容屏。该电容屏也可以用电阻屏、电磁屏等代替,通过连接线与便携电子设备的电路板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容屏通过柔性电路板与便携电子设备的电路板连接。如图5所示,第二玻璃基板伸出第一玻璃基板的部分形成第二安装部,柔性电路板36连接在第二安装部33上,实现与第二玻璃基板上的电极引线连接。为了使得面板组件30更加美观,在第一板体34的周缘还设有覆盖层37,用于遮盖基板上的蚀刻电路;并且连同框形主体10可以完全遮盖柔性电路板36的连接位置。与传统技术相比,可以有效的减少覆盖层对电容屏的遮盖面积,使得有效触摸面积变大。框形主体10和面板组件30组合后,设置在显示屏的外侧,起到保护显示屏和作为输入界面的作用。该框形主体10包括设置在展示窗口 11部分周缘的正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壳组件,包括设有展示窗口的框形主体、以及遮盖所述展示窗口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形主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展示窗口部分周缘的正面的第一安装位、以及设置在所述展示窗口周缘的背面的第二安装位;所述面板组件包括与第一安装位相配合的第一安装部、以及与第二安装位相配合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从所述框形主体的背面经所述展示窗口穿出装配在所述展示窗口周缘的正面,并与所述第一安装位相接合;所述第二安装部装配在所述展示窗口周缘的背面,与所述第二安装位相接合,所述第二安装位挡止所述第二安装部穿出所述展示窗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壳组件,包括设有展示窗口的框形主体、以及遮盖所述展示窗口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形主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展示窗口部分周缘的正面的第一安装位、以及设置在所述展示窗口周缘的背面的第二安装位; 所述面板组件包括与第一安装位相配合的第一安装部、以及与第二安装位相配合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从所述框形主体的背面经所述展示窗口穿出装配在所述展示窗口周缘的正面,并与所述第一安装位相接合;所述第二安装部装配在所述展示窗口周缘的背面,与所述第二安装位相接合,所述第二安装位挡止所述第二安装部穿出所述展示窗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包括在所述展示窗口周缘的至少一侧边缘形成的安装支撑槽位; 所述第二安装位在所述展示窗口周缘的背面内侧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组件包括相结合的、位于上层的第一板体和位于下层的第二板体; 所述第一安装部在所述第一板体的边缘延伸形成,从所述框形主体的背面经所述展示窗口穿出装配在所述支撑槽位上; 所述第二板体突出所述第一板体的部分形成被所述第二安装位挡止的所述第二安装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组件包括面板主体,所述面板主体的至少一侧边缘在其背面设置第一台阶,而形成所述第一安装部; 所述面板主体的其他边缘在其正面设置第二台阶,而形成所述第二安装部。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面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组件为长方体形; 所述第一安装部在所述面板组件的一侧边缘形成;所述第二安装部在所述面板组件的另外三侧边缘形成;并且,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顶端抵住所述第一安装位的顶端槽边,和/或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智勇,李银平,周佳,杜国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