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浪涌抑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2086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浪涌抑制电路,包括有电源管理芯片、为电源管理芯片供电的线性稳压电路、以电源管理芯片为核心组成的升压电路、分别与电源管理芯片连接的二极管倍压电路、反馈回路以及限幅电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浪涌抑制电路解决了P-MOS管在过压浪涌发生时输出电压震荡、导通电阻大、效率低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数据查询统计
,涉及一种浪涌抑制电路
技术介绍
当用户需要设计一款浪涌抑制器,要求其对GJB181-1986中规定的尖峰电压±600V/10us和过压浪涌80V/50ms进行有效抑制,使其输出电压抑制在40V以下,在低压8V输入时将输出电压升压到18V以上,以保障后级的DC/DC变换器不受瞬态电压的影响。该需求之浪涌抑制器指标要求最大输出功率50W,过压浪涌(80V/50ms)发生时输出电压40V以下,低压输入(8V)时输出电压18V以上。目前现有浪涌抑制电路已难以实现。目前,现有的浪涌抑制电路大多是采用P-MOS管作为限幅器件,后级加一个升压(Boost)电路,检测输入电压超过设定电压时控制P-MOS管关断来抑制输出电压,输入电压低于设定值时启动升压(Boost)电路升压,该结构的电路优点是驱动方式简单,然而其存在诸多缺陷,如过压浪涌发生时输出电压振荡,有较大的毛刺,需外接大电容滤波,且P-MOS导通电阻较大,效率较低。故,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在浪涌抑制电路方面存在的缺陷,实有必要进行研究,以提供一种浪涌抑制电路,以解决P-MOS管在过压浪涌发生时输出电压震荡、导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浪涌抑制电路,包括有电源管理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为电源管理芯片供电的线性稳压电路、以电源管理芯片为核心组成的升压电路、分别与电源管理芯片连接的二极管倍压电路、反馈回路以及限幅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浪涌抑制电路,包括有电源管理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为电源管理芯片供电的线性稳压电路、以电源管理芯片为核心组成的升压电路、分别与电源管理芯片连接的二极管倍压电路、反馈回路以及限幅电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稳压电路包括有第一三极管(Ql)、连接第一三极管(Ql)基极的第一稳压二极管(BI)与第一电阻(Rl)、连接于第一三极管(Ql)发射极的第一电容Cl ;其中,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通过该第一电容(Cl)连接至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浪涌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倍压电路包括有第二三极管(Q2)、第五三极管(Q5)、以及分别连接于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的第六电阻(R6)与第六电容(C6)、与第六电容(C6)连接的第四二极管(B4)、第五二极管(B5)、以及与第五二极管(B5)连接的第四电容(C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浪涌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一第八电阻(R8)连接至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直接连接至地,而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一第七电阻(R7)连接至地;第四电容(C4)连接至一N-MOS管(Ml)的源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永梁李迪伽朱建国李加取陈建功元金皓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