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2084 阅读:6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流缓冲器,包括缓冲器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正负电极、5个电阻R1~R5,一个三极管V1,一个场效应管V2,两个稳压二极管ZD1、ZD2,一个二极管VD、一个电容C1和一个自恢复保险丝PTC。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安全,结构简单,适用于电动车的锂电池适用,并且由于本体很小,便于拆卸更换;总体成本很低,减少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流缓冲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锂电池的电流缓冲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锂电池是没有电流缓冲器的,在开始工作的一瞬间,会产生强大的电流冲击,损坏锂电池的电源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电流缓冲器并不适用与电动车的锂电池,因为结构太大,不能很好地安装在锂电池中。因此解决锂电池启动时电流冲击过大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电动车锂电池的电流缓冲器,通过简单的电路,消除启动时的瞬间电流冲击,解决了锂电池启动时电流冲击过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流缓冲器,包括缓冲器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正负电极、5个电阻Rf R5,一个三极管Vl,一个场效应管V2,两个稳压二极管ZDl、ZD2,一个二极管VD、一个电容Cl和一个自恢复保险丝PTC,所述正电极分为输入端B+和输出端P+,负电极分为输入端B-和输出端P-,所述电阻R3和电阻R4串联在输出端P+和P-之间,稳压二极管ZD2设置在电阻R3和电阻R4之间,电阻R3与稳压二极管ZD2之间还连接有三极管Vl的基极,三极管Vl的发射极与正电极相连,三极管Vl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与负电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流缓冲器,包括缓冲器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正负电极、5个电阻R1~R5,一个三极管V1,一个场效应管V2,两个稳压二极管ZD1、ZD2,一个二极管VD、一个电容C1和一个自恢复保险丝PTC,所述正电极分为输入端B+和输出端P+,负电极分为输入端B?和输出端P?,所述电阻R3和电阻R4串联在输出端P+和P?之间,稳压二极管ZD2设置在电阻R3和电阻R4之间,电阻R3与稳压二极管ZD2之间还连接有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发射极与正电极相连,三极管V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与负电极的输入端B?相连;稳压三极管ZD1和二极管VD串联在负电极的输入端B?与三极管V1的集电极之...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电流缓冲器,包括缓冲器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正负电极、5个电阻R1 R5,一个三极管VI,ー个场效应管V2,两个稳压ニ极管ZDl、ZD2,一个ニ极管VD、一个电容Cl和ー个自恢复保险丝PTC,所述正电极分为输入端B+和输出端P+,负电极分为输入端B-和输出端P-,所述电阻R3和电阻R4串联在输出端P+和P-之间,稳压ニ极管ZD2设置在电阻R3和电阻R4之间,电阻R3与稳压ニ极管ZD2之间还连接有三极管Vl的基极,三极管Vl的发射极与正电极相连,三极管Vl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与负电极的输入端B-相连;稳压三极管ZDl和ニ极管VD串联在负电极的输入端B-与三极管Vl的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建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