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复位机构的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1392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5:12
一种带有复位机构的开关,包括底座、设在所述底座上的翻板、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触点组件和复位机构,所述翻板驱动所述复位机构动作,复位机构驱动所述触点组件,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壳体、滑块、摆杆和转动架,所述摆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摆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靠压块和第二靠压块,所述第一靠压块和第二靠压块位于所述摆杆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靠压块和第二靠压块交替触动所述转动架,驱动所述转动架左右交替摆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带有复位机构的开关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复位机构结构简单紧凑、部件少、动作灵敏;同时在摆杆两侧设置机构压簧驱动摆杆复位,可有效减少故障率,使用时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复位机构的开关
本技术涉及电开关,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复位机构的开关。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墙壁开关通常都是按钮两端以跷板式摆动的开关,开关在接通和断开的时候开关跷板停留的位置是不一样的,这样就不能与墙壁融为一体,影响房屋室内的整体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能自动复位的开关,如中国专利号 CN201020158209. 8,授权公告号。CN201638727,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11月17日,名称为 “一种机械式自复位开关”的技术专利,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机械式自复位开关,包括壳体和导电片,壳体内分别设有容纳导电片的安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通断压片,通断压片的中部与壳体低端的通断片支撑板连接,且通断压片可随着通断片支撑板左右摆动,通断压片两侧分别设置导电片,且通断压片始终与第一导电片导通,通断压片右端上方设有第二导电片的导电端,通断压片上方设有使通断压片与第二导电片导通或者断开的按压自复位机构”。上述方案虽然能实现翻板复位,但是其结构稍显复杂,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复位机构的开关,该开关中的翻板在触点组件接通或断开后能够达到复位状态。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带有复位机构的开关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包括底座、 设在所述底座上的翻板、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触点组件和复位机构,所述翻板驱动所述复位机构动作,复位机构驱动所述触点组件,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壳体、滑块、摆杆和转动架,所述摆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摆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靠压块和第二靠压块,所述第一靠压块和第二靠压块位于所述摆杆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靠压块和第二靠压块交替触动所述转动架,驱动所述转动架左右交替摆动。本技术提供的带有复位机构的开关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内腔中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所述滑块和所述壳体,所述滑块上设有限位卡勾,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卡勾相配合的限位块。所述转动架上设有第一顶靠部和第二顶靠部,所述第一靠压块和第二靠压块分别触动所述第一顶靠部和第二顶靠部。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靠压块和第二靠压块之间均设有机构压簧,所述机构压簧驱动所述摆杆复位。所述摆杆上设有导向柱,所述壳体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导向柱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触点组件包括动触头部件、静触头部件和拨杆座,所述拨杆座驱动所述动触头部件,所述转动架驱动所述拨杆座摆动。所述拨杆座一端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 拨杆座另一端设有拨杆,所述转动架上设有缺口,所述拨杆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翻板与滑块为一体结构。所述转动架可摆动的铰接在所述壳体内腔中。所述壳体为上下通透结构。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带有复位机构的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中的复位机构结构简单紧凑、部件少、动作灵敏;同时在摆杆两侧设置机构压簧驱动摆杆复位,可有效减少故障率,使用时安全可靠。附图说明 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2是本技术中复位机构的结构分解图。3是本技术中摆杆的结构图。4是本技术中转动架的结构图。5是本技术中触点组件与复位机构组合的结构图。6是本技术中复位机构的剖视图。7是本技术中复位机构驱动触点组件闭合时的按压状态图。 8是本技术中复位机构驱动触点组件闭合后的状态图。9是本技术中复位机构驱动触点组件断开时的按压状态图。 10是本技术中复位机构驱动触点组件断开后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4及图6,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带有复位机构的开关实施例,包括底座1、设在所述底座I上的翻板2、设置在所述底座I内的触点组件3和复位机构4,所述翻板2驱动所述复位机构4动作,复位机构4驱动所述触点组件3,所述复位机构4包括壳体41、滑块42、摆杆43和转动架44,所述摆杆43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块42上,所述摆杆43 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靠压块431和第二靠压块432,所述第一靠压块431和第二靠压块432位于所述摆杆43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靠压块431和第二靠压块432交替触动所述转动架44, 驱动所述转动架44左右交替摆动。所述摆杆43、第一靠压块431和第二靠压块432为一体结构,本技术通过在摆杆43下部设置两靠压块,通过两靠压块触动转动架44两端使其左右交替摆动,滑块42上部只需很小的按压力便可驱动摆杆43触动转动架44摆动,提高了产品的灵敏度。参见图2至图4及图6,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壳体41内腔中设有复位弹簧45,所述复位弹簧45的两端分别顶靠所述滑块42和所述壳体41,所述滑块42上设有限位卡勾,所述壳体41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卡勾相配合的限位块。复位弹簧45用于驱动滑块42复位。参见图3、图4和图6,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转动架44上设有第一顶靠部441和第二顶靠部442,所述第一靠压块431和第二靠压块432分别触动所述第一顶靠部441和第二顶靠部442。第一顶靠部441和第二顶靠部442设置在转动架44的左右两端,并且与两靠压块的接触面为弧面。参见图2和图6,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滑块42与所述第一靠压块431和第二靠压块432之间均设有机构压簧46,所述机构压簧46驱动所述摆杆43复位。机构压簧46的设置,可有效减少产品故障率,使用时安全可靠。参见图2和图3,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摆杆43上设有导向柱433, 所述壳体41上设有限位槽411,所述导向柱433位于所述限位槽内411。导向柱433只能在限位槽411的限定范围内活动,该结构限定了摆杆43的摆动角度,防止出现偏差。参见图5,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触点组件3包括动触头部件31、静触头部件32和拨杆座33,所述拨杆座33驱动所述动触头部件31,所述转动架44驱动所述拨杆座33摆动。所述拨杆座33 —端铰接在所述底座I上,所述拨杆座33另一端设有拨杆 331,所述转动架44上设有缺口 443,所述拨杆331位于所述缺口 443内。该触点组件3结构简单,通过转动架44驱动拨杆座33摆动来控制触点组件3的通断,结构巧妙,动作灵敏。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翻板2与滑块42为一体结构。本技术可将翻板2与滑块42设为一体结构,使用更加方便。参见图2和图6,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转动架44可摆动的铰接在所述壳体41内腔中。所述壳体41为上下通透结构。将壳体41设为上下通透结构,便于滑块 42、摆杆43和转动架44的安装,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下面对本技术提供的带有复位机构的开关的工作原理和闭合、断开的过程做一详细描述如图6所示,为触点组件断开时复位机构的状态图,当需要闭合开关时,如图7所示,为复位机构驱动触点组件闭合时的按压状态图,手动按压翻板2,翻板2触动滑块42向下运动,与此同时,铰接在滑块42上的摆杆43随之向下运动,当摆杆43向下运动一定距离后,位于摆杆43上的第一靠压块431压靠转动架44上的第一顶靠部441,摆杆43继续向下运动,此时摆杆43向下的力还不能够驱动转动架44转动,此时摆杆43顺时针旋转,旋转一定角度后,第一靠压块431被滑块42上的斜面顶住,摆杆43不能再沿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复位机构的开关,包括底座、设在所述底座上的翻板、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触点组件和复位机构,所述翻板驱动所述复位机构动作,复位机构驱动所述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壳体、滑块、摆杆和转动架,所述摆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摆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靠压块和第二靠压块,所述第一靠压块和第二靠压块位于所述摆杆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靠压块和第二靠压块交替触动所述转动架,驱动所述转动架左右交替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复位机构的开关,包括底座、设在所述底座上的翻板、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触点组件和复位机构,所述翻板驱动所述复位机构动作,复位机构驱动所述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壳体、滑块、摆杆和转动架,所述摆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块上, 所述摆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靠压块和第二靠压块,所述第一靠压块和第二靠压块位于所述摆杆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靠压块和第二靠压块交替触动所述转动架,驱动所述转动架左右交替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复位机构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腔中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所述滑块和所述壳体,所述滑块上设有限位卡勾,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卡勾相配合的限位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复位机构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上设有第一顶靠部和第二顶靠部,所述第一靠压块和第二靠压块分别触动所述第一顶靠部和第二顶靠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复位机构的开关,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开秦智良
申请(专利权)人:科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