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输出负离子发生器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1263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输出负离子发生器骨架,属于高压变压器技术领域。其包括绝缘骨架体,第一初级绕组隔板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第二初级绕组隔板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次级绕组隔板。第一初级绕组隔板和第二初级绕组隔板之间设有初级绕组槽。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之间设有第一次级绕组槽,多个第二次级绕组隔板之间设第二次级绕组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散热效果好,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小了安装体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双输出负离子发生器骨架,属于高压变压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由于日益受到环境的污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改善周边空气质量的要求。针对此要求,开发出各种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是模拟自然界闪电的原理,通过高电压来分离氧分子,产生正负离子改善周边空气。负离子发生器中高压的产生是通过高压变压器来实现的。目前使用在大面积房间中的负离子发生器,为保证离子发生浓度只能通过2个或者2个以上的高电压变压器来提升效果,这就使得产品成本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双输出负离子发生器骨架,通过双绕组提升输出的电压值,使得离子发生浓度得到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小了安装体积。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双输出负离子发生器骨架包括绝缘骨架体,绝缘骨架体中心设有铁芯插入孔,绝缘骨架体中部设有第一初级绕组隔板和第二初级绕组隔板,其特征是第一初级绕组隔板的ー侧设有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第二初级绕组隔板的ー侧设有多个第二次级绕组隔板。第一初级绕组隔板和第二初级绕组隔板之间设有初级绕组槽。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之间设有第一次级绕组槽,多个第二次级绕组隔板之间设第二次级绕组槽。所述第一初级绕组隔板上连接第一焊锡引脚、第二焊锡引脚和第三焊锡引脚。第二初级绕组隔板上连接第四焊锡引脚、第五焊锡引脚和第六焊锡引脚。所述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中处于最外侧的ー个上连接第一焊锡引脚基座,第一焊锡引脚基座上连接第七焊锡引脚、第八焊锡引脚和第九焊锡引脚,第七焊锡引脚、第八焊锡引脚和第九焊锡引脚的下端穿出第一焊锡引脚基座。所述多个第二次级绕组隔板中处于最外侧的ー个上连接第二焊锡引脚基座,第二焊锡引脚基座上连接第十焊锡引脚和第十一焊锡引脚,第十焊锡引脚和第十一焊锡引脚的下端穿出第二焊锡引脚基座。所述第一初级绕组隔板和第一焊锡引脚、第二焊锡引脚、第三焊锡引脚的连接处设有散热间隙,第二初级绕组隔板和第四焊锡引脚、第五焊锡引脚、第六焊锡引脚连接处设有散热间隙,第一焊锡引脚基座和第七焊锡引脚、第八焊锡引脚、第九焊锡引脚的连接处设有散热间隙,第二焊锡引脚基座和第十焊锡引脚、第十一焊锡引脚的连接处设有散热间隙。所述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上设有第一过线槽,多个第二次级绕组隔板上设有第二过线槽。所述第一次级绕组隔板为三个。所述第二次级绕组隔板为三个。所述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中处于最外侧的ー个上设有第一应カ释放柱。所述多个第二次级绕组隔板中处于最外侧的ー个上设有第二应カ释放柱。所述第一焊锡引脚、第二焊锡引脚和第三焊锡引脚的长度不同。所述第四焊锡引脚、第五焊锡引脚和第六焊锡引脚的长度不同。所述第七焊锡引脚、第八焊锡引脚和第九焊锡引脚的长度不同。所述第十焊锡引脚和第十一焊锡引脚的长度不同。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散热效果好,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小了安装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绝缘骨架体、2-铁芯插入孔、3-初级绕组槽、4-第一次级绕组槽、5-第二次级绕组槽、6-第一初级绕组隔板、7-第一次级绕组隔板、8-第二次级绕组隔板、9-第一焊锡引脚基座、10-第二焊锡引脚基座、11-第一焊锡引脚、12-第二焊锡引脚、13-第三焊锡引脚、14-第四焊锡引脚、15-第五焊锡引脚、16-第六焊锡引脚、17-第七焊锡引脚、18-第八焊锡引脚、19-第九焊锡引脚、20-第十焊锡引脚、21-第十一焊锡引脚、22-第一应カ释放柱、23-第二应カ释放柱、24-第二初级绕组隔板、25-第一过线槽、26-第二过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ー步描述如图广3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绝缘骨架体I,绝缘骨架体I中心设有铁芯插入孔2。绝缘骨架体I中部设有第一初级绕组隔板6和第二初级绕组隔板24,第一初级绕组隔板6的ー侧设有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7,第二初级绕组隔板24的ー侧设有多个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第一初级绕组隔板6和第二初级绕组隔板24之间设有初级绕组槽3。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7之间设有第一次级绕组槽4,多个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之间设第二次级绕组槽5。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次级绕组隔板7为三个,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为三个。所述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7中处于最外侧的ー个上设有第一应カ释放柱25,多个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中处于最外侧的ー个上设有第二应カ释放柱26。第一应カ释放柱25和第二应カ释放柱26控制绕线过程中漆包线因为张カ而产生的应力,为应カ起到很好的释放作用,让漆包线处于松弛状态、确保在后道的环氧固化中发生断线的几率较低,保持较高的导通率。所述第一初级绕组隔板6上连接第一焊锡引脚11、第二焊锡引脚12和第三焊锡引脚13 ;第二初级绕组隔板24上连接第四焊锡引脚14、第五焊锡引脚15和第六焊锡引脚16,。所述第一焊锡引脚11、第二焊锡引脚12和第三焊锡引脚13的长度不同,使得第一焊锡引脚11、第二焊锡引脚12和第三焊锡引脚13在高温焊锡时散热效果更好。所述第四焊锡引脚14、第五焊锡引脚15和第六焊锡引脚16的长度不同,使得第一焊锡引脚U、第二焊锡引脚12和第三焊锡引脚13在高温焊锡时散热效果更好。所述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7中处于最外侧的ー个上连接第一焊锡引脚基座9,第一焊锡引脚基座9上连接第七焊锡引脚17、第八焊锡引脚18和第九焊锡引脚19,第七焊锡引脚17、第八焊锡引脚18和第九焊锡引脚19的下端穿出第一焊锡引脚基座9,散热效果得到加強。第七焊锡引脚17、第八焊锡引脚18和第九焊锡引脚19的长度不同,使得第七焊锡引脚17、第八焊锡引脚18和第九焊锡引脚19在高温焊锡时散热效果更好。所述多个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中处于最外侧的ー个上连接第二焊锡引脚基座10,第二焊锡引脚基座10上连接第十焊锡引脚20和第十一焊锡引脚21,第十焊锡引脚20和第十一焊锡引脚21的下端穿出第二焊锡引脚基座10,散热效果得到加強。第十焊锡引脚20和第十一焊锡引脚21的长度不同,使得散热效果更好。所述第一初级绕组隔板6和第一焊锡引脚11、第二焊锡引脚12、第三焊锡引脚13的连接处设有散热间隙,第二初级绕组隔板24和第四焊锡引脚14、第五焊锡引脚15、第六焊锡引脚16的连接处设有散热间隙,第一焊锡引脚基座9和第七焊锡引脚17、第八焊锡引脚18、第九焊锡引脚19的连接处设有散热间隙,第二焊锡引脚基座10和第十焊锡引脚20、第十一焊锡引脚21的连接处设有散热间隙。这些间隙让各个焊锡引脚在高温焊锡时有很好的散热效果,有效的防止了因为焊锡引脚受热导致歪斜的不良现象。所述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7上设有第一过线槽25,多个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上设有第二过线槽26。 本技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双绕组的输出结构,提升输出的高压值,使得离子发生浓度得到提高,具有I组初级带动2组次级、同时产生2组高电压的功能,在安装体积和制造成本上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输出负离子发生器骨架,包括绝缘骨架体(1),绝缘骨架体(1)中心设有铁芯插入孔(2),绝缘骨架体(1)中部设有第一初级绕组隔板(6)和第二初级绕组隔板(24),其特征是:第一初级绕组隔板(6)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7),第二初级绕组隔板(24)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第一初级绕组隔板(6)和第二初级绕组隔板(24)之间设有初级绕组槽(3);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7)之间设有第一次级绕组槽(4),多个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之间设第二次级绕组槽(5);所述第一初级绕组隔板(6)上连接第一焊锡引脚(11)、第二焊锡引脚(12)和第三焊锡引脚(13);第二初级绕组隔板(24)上连接第四焊锡引脚(14)、第五焊锡引脚(15)和第六焊锡引脚(16);所述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7)中处于最外侧的一个上连接第一焊锡引脚基座(9),第一焊锡引脚基座(9)上连接第七焊锡引脚(17)、第八焊锡引脚(18)和第九焊锡引脚(19),第七焊锡引脚(17)、第八焊锡引脚(18)和第九焊锡引脚(19)的下端穿出第一焊锡引脚基座(9):所述多个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中处于最外侧的一个上连接第二焊锡引脚基座(10),第二焊锡引脚基座(10)上连接第十焊锡引脚(20)和第十一焊锡引脚(21),第十焊锡引脚(20)和第十一焊锡引脚(21)的下端穿出第二焊锡引脚基座(10);所述第一初级绕组隔板(6)和第一焊锡引脚(11)、第二焊锡引脚(12)、第三焊锡引脚(13)的连接处设有散热间隙,第二初级绕组隔板(24)和第四焊锡引脚(14)、第五焊锡引脚(15)、第六焊锡引脚(16)的连接处设有散热间隙,第一焊锡引脚基座(9)和第七焊锡引脚(17)、第八焊锡引脚(18)、第九焊锡引脚(19)的连接处设有散热间隙,第二焊锡引脚基座(10)和第十焊锡引脚(20)、第十一焊锡引脚(21)的连接处设有散热间隙;所述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7)上设有第一过线槽(25),多个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上设有第二过线槽(2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输出负离子发生器骨架,包括绝缘骨架体(1),绝缘骨架体(I)中心设有铁芯插入孔(2),绝缘骨架体(I)中部设有第一初级绕组隔板(6)和第二初级绕组隔板(24),其特征是第一初级绕组隔板(6)的ー侧设有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7),第二初级绕组隔板(24)的ー侧设有多个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第一初级绕组隔板(6)和第二初级绕组隔板(24)之间设有初级绕组槽(3);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7)之间设有第一次级绕组槽(4),多个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之间设第二次级绕组槽(5);所述第一初级绕组隔板(6)上连接第一焊锡引脚(11)、第二焊锡引脚(12)和第三焊锡引脚(13);第二初级绕组隔板(24)上连接第四焊锡引脚(14)、第五焊锡引脚(15)和第六焊锡引脚(16); 所述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7)中处于最外侧的ー个上连接第一焊锡引脚基座(9),第一焊锡引脚基座(9)上连接第七焊锡引脚(17)、第八焊锡引脚(18)和第九焊锡引脚(19),第七焊锡引脚(17)、第八焊锡引脚(18)和第九焊锡引脚(19)的下端穿出第一焊锡引脚基座(9) 所述多个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中处于最外侧的ー个上连接第二焊锡引脚基座(10),第二焊锡引脚基座(10)上连接第十焊锡引脚(20)和第十一焊锡引脚(21),第十焊锡引脚(20)和第十一焊锡引脚(21)的下端穿出第二焊锡引脚基座(10); 所述第一初级绕组隔板(6)和第一焊锡引脚(11)、第二焊锡引脚(12)、第三焊锡引脚(13)的连接处设有散热间隙,第二初级绕组隔板(24)和第四焊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东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