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测距仪的外壳。
技术介绍
全自动测距仪集成电路板、电器元件多,外形复杂;全自动测距仪运用时放置于管材圆柱表面,测量管材的有效长度必须以管材的端部抬肩作为基准,所以全自动测距仪外壳结构必须有可靠的定位机构,底座卡在管材圆柱表面稳定,操作时能保证全自动测距仪平稳。基于上述实际需要,本技术设计的全自动测距仪的外壳,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方便,结构紧凑,放置稳定,定位方便准确可靠,外形美观大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测距仪的外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测距仪的外壳,该外壳包括上壳体101、镜头102、第一手把1031、第二手把1032、底座104、定位板105、定位螺钉106、下壳体107、电池盒盖108;其中,镜头102用背帽紧固于下壳体107上,两个手把1031、1032分别用螺帽紧固于上壳体101的两侧,下壳体107用螺钉紧固于底座104上,上壳体101用螺钉紧固于下壳体107上,定位板105装配于底座104的燕尾槽1042内,将定位螺钉106装配于底座104的燕尾槽底面的螺钉孔并且上紧。进一步,所述上壳体101的上部开有视屏窗、指示灯孔、接线孔;上壳体101的两侧开有喇叭孔。进一步,所述镜头102包括中心圆孔,外部是用于佩戴和固定镜头盖的螺纹;所述两个手把1031、1032采用U形结构。进一步,所述底座104下部是用于在测量管材时卡在管材外圆表面的梯形槽1041,右端是燕尾槽1042,燕尾槽中部有螺钉孔;所述定位板105上段是四方形,下段是燕尾槽1051,该燕尾槽1051与底座的燕尾槽1042成间隙配合;定位板在燕尾槽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测距仪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01)、镜头(102)、第一手把(1031)、第二手把(1032)、底座(104)、定位板(105)、定位螺钉(106)、下壳体(107)、电池盒盖(108);其中,镜头(102)用背帽紧固于下壳体(107)上,两个手把(1031、1032)分别用螺帽紧固于上壳体(101)的两侧,下壳体(107)用螺钉紧固于底座(104)上,上壳体(101)用螺钉紧固于下壳体(107)上,定位板(105)装配于底座(104)的燕尾槽(1042)内,将定位螺钉(106)装配于底座(104)的燕尾槽底面的螺钉孔并且上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测距仪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01)、镜头(102)、第一手把(1031)、第二手把(1032)、底座(104)、定位板(105)、定位螺钉(106)、下壳体(107)、电池盒盖(108); 其中,镜头(102)用背帽紧固于下壳体(107)上,两个手把(1031、1032)分别用螺帽紧固于上壳体(101)的两侧,下壳体(107)用螺钉紧固于底座(104)上,上壳体(101)用螺钉紧固于下壳体(107)上,定位板(105)装配于底座(104)的燕尾槽(1042)内,将定位螺钉(106)装配于底座(104)的燕尾槽底面的螺钉孔并且上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测距仪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体(101)的上部开有视屏窗、指示灯孔、接线孔;上壳体(101)的两侧开有喇叭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动测距仪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102)包括中心圆孔,外部是用于佩戴和固定镜头盖的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代美,杨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德美高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