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和手电筒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7826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100),包括壳体(1)、安装在所述壳体(1)中的至少一个光源(2)以及控制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中的检测装置(4),所述检测装置(4)在其与待照明物体之间的间距处于一预定距离范围内时发出检测信号,所述控制装置(3)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输出用于所述光源(2)的触发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该照明装置的手电筒。(*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装置和手电筒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和一种包括该照明装置的手电筒。
技术介绍
在夜晚或者黑暗的环境中,人们经常需要借助于具有一定亮度的照明装置来进行 一些活动,例如在提包中找钥匙、开锁等。便携式的照明装置、例如手电筒可以广泛地应用 在这种场合。但是常规的手电筒的开关基本设计为按键或旋钮,用户需要首先在黑暗的环 境中找到开关,随后才可以对开关进行按压或旋拧操纵来开启手电筒,使其发光。也就是 说,在开启便携式照明装置之前,用户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在亮度不足的情况下寻 找照明装置上的开关。基于上述原因,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的照明装置来克服于现有技术中 便携式照明装置的这个显著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照明装置,这种结构简单的照明装置 具有良好的用户友好性,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自动进行照明,而无需为此设置手动操纵 开关。根据本技术提出的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光源 以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在其与待 照明物体之间的间距处于一预定距离范围内时发出检测信号,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检 测信号并输出用于所述光源的触发信号。通过以检测装置、例如传感器来代替现有技术中设置在照明装置上的手动开关, 可以使照明装置在靠近待照明物体时自动进入照明状态。检测装置和照明装置的控制装置 信号连接,该控制装置用于接通或断开光源和电源之间的电连接。检测装置在检测出需要 照明时发出的检测信号被传递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该检测信号来发出触发信号,使 和电源连接的光引擎向光源供电,照明装置由此自动进入照明状态。这种借助于检测装置 自动发出的检测信号和常规照明装置中手动操纵开关发出的信号对于控制装置来说是一 样的,但是根据本技术的照明装置可以以“自动”的开启方式来进行工作。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设计方案,所述检测装置为红外线传感器。优选地,所 述检测装置的检测范围为O-lOcm。这种检测装置可以被称为红外接近传感器,并且特别适 合于近距离对目标物体进行检测。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设计方案,所述壳体包括第一部分和安装到所述第一 部分上的透明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检测装 置和所述光源的第一容纳腔。由于和第一部分一起限定出第一容纳腔的第二部分具有透明 的特性,因此光源发出的光和检测装置发出的检测波、例如红外线可以经过第二部分射出。 因此第二部分不仅可以作为盖体对光源和检测装置进行保护,而且不会影响检测和照明效 果O根据本技术的另ー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提出,所述第一部分在周向侧壁上具有径向向内凹陷的凹陷部,并且所述凹陷部由所述第二部分封闭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分为透镜。这种设计特别适合于具有条形轮廓的照明装置。形成在照明装置侧壁上的第一容纳腔占据了尽可能大的区域,因此可以在第一容纳腔中设置足够多的光源。并且为检测装置提供足够大的检测区域。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设计方案,组装在一起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共同限定完整的管形轮廓。具有管形轮廓的照明装置美观性强,并且便于携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设计方案,所述凹陷部具有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対的底面和从所述底面上延伸出的侧面,所述至少ー个光源布置在所述侧面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设计方案,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底面上。检测装置可以设置在底面上的任意位置上,优选为中央,由此可以获得尽可能大的检测范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设计方案,所述底面为反光面。由此可以对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反射,以提高照明装置的光效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设计方案,所述第一部分自身限定出第二容纳腔。优选地,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和所述控制装置容纳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中。第一部分可以设计为管形,由此可以将需要防水防尘保护的器件、例如电源和控制装置放置在第一部分自身限定出的第二容纳腔中,以便延长照明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使照明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设计方案,所述第一部分的限定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壁上形成固定所述电源的定位槽。由此可以将电源固定在第一部分的内壁上,即使在移动照明装置的过程中(例如举起照明装置),也不会使电源在第一部分内部晃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设计方案,所述壳体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端的端盖。借助于端盖可以将例如电池的器件封闭在壳体内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设计方案,所述电源为电池。优选地,所述第二容纳腔中还容纳有和所述电池的电连接的弹簧件。在弹簧件和控制装置上的电接触件电连接的情况下,电池的一个电极例如借助于弹簧件可以将抵压在电接触件上,电池的另ー个电极同时和弹簧件电接触,由此实现电池和控制装置的电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设计方案,还设置有夹持柄,所述夹持柄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壁上。由此可以借助于夹持柄将照明装置固定在适合的位置上,例如衬衫ロ袋上,便于携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设计方案,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半部分和第二半部分,所述第一半部分上设置有所述凹陷部并且所述第二半部分上设置有所述夹持柄。通过将第一部分设计为两个单独的部件,可以简单地将例如电池或其他器件安装在第一部分内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设计方案,所述光源为LED芯片。由此可以提高照明装置的光效率,并且减少其电能消耗。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照明装置。这种手电筒具有自动开启的功能。用户可以简单地将手电筒靠近待照射物体,就可以在预定的范围内使手电筒处于发光的工作状态。应该理解,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列举和说明性质的,目的是 为了对要求保护的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帮助进一步理解本技术。这些附图图解了 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 用相同的标号表不。图中不出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电路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详细描述中,参考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其中,以例证的方式示出 了可以实施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关于图,诸如“顶”、“底”、“内”、“外”等方向性术语参 考所描述的附图的方向使用。由于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在许多不同方向上放置, 所以方向术语仅用于说明,而没有任何限制的意思。应该理解的是,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 并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结构或逻辑改变。所以,下面详细描述 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性的意思,并且本技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应该理解的是,如果没有其它特别注明,这里描述的不同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 可以彼此结合。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电路图。照明装置100的检测装置4 可以作为一种“自动开关”和用于控制光源2工作状态的控制装置3信号连接。当使用者 手持照明装置100靠近待照明物体时,检测装置4检测到安装在照明装置100上的检测装 置4和待照明物体之间的间距处于预定的范围内,就自动地向控制装置3发出检测信号。控 制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100),包括壳体(1)、安装在所述壳体(1)中的至少一个光源(2)以及控制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中的检测装置(4),所述检测装置(4)在其与待照明物体之间的间距处于一预定距离范围内时发出检测信号,所述控制装置(3)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输出用于所述光源(2)的触发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照明装置(100),包括壳体(I)、安装在所述壳体(I)中的至少ー个光源(2)以及控制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I)中的检测装置(4),所述检测装置(4)在其与待照明物体之间的间距处于一预定距离范围内时发出检测信号,所述控制装置(3)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输出用于所述光源(2)的触发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4)为红外线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包括第一部分(5)和安装到所述第一部分(5)上的透明的第二部分(6),所述第一部分(5)和所述第二部分(6)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检测装置(4)和所述光源(2)的第一容纳腔(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5)在周向侧壁上具有径向向内凹陷的凹陷部(8),并且所述凹陷部(8)由所述第二部分(6)封闭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7)。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6)为透镜。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组装在一起的所述第一部分(5)和所述第二部分(6)共同限定完整的管形轮廓。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8)具有与所述第二部分(6)相対的底面(81)和从所述底面(81)上延伸出的侧面(82),所述至少ー个光源(2)布置在所述侧面(82)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4)设置在所述底面(81)上。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爱民明玉生刘晴戴雪维
申请(专利权)人: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