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幕墙的开启窗的防脱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6935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幕墙的开启窗的防脱落机构,该开启窗包括一窗框,通过一挂钩连接机构与窗框连接的窗扇,防脱落机构包括固定在窗扇的抵压部,一固定在窗框的抵压配合部,抵压部和抵压配合部均位于挂钩连接机构的下方,该抵压部指向该抵压配合部并与该抵压配合部的下表面相互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建筑幕墙的开启窗的防脱落机构的抵压部和抵压配合部相互抵压,使得窗扇和窗框之只间能转动,限制了窗扇相对该窗框向上跳动的空间,从而防止挂钩脱离挂钩配合部,提高开启窗的安全系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幕墙的开启窗的防脱落机构
技术介绍
建筑幕墙上的开启窗一般是上端挂接向外开启(也叫上悬外开窗),因为开启窗上端是挂钩形式,所以开启窗的防脱落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如图1所示,目前建筑幕墙开启窗是通过挂钩连接机构安装于幕墙横龙骨4(也叫幕墙横梁)上的。所述的挂钩连接机构包括了设于幕墙横龙骨4上的挂钩配合部11以及固定在窗扇5顶部的挂钩12。如果没有防脱落设计开启扇在遇到地震或其它外力的情况下有可能向上弹起,从而有掉落的危险。现有的防脱设计是在挂钩连接机构的上方安装防脱挡板2,防脱挡板2采用自攻钉3固定在幕墙横龙骨4上。该防脱挡板2的下表面设有一向下延伸的凸缘,该凸缘遮挡于挂钩12的前方,从而起到防止挂钩12从挂钩配合部11上脱落的目的。现有的开启扇防脱设计理论上是可行的,但防脱挡板2固定时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存在一些缺陷。首先是自攻钉3的深度在45_左右,现场施工有所不便;其次更重要的是施工现场的工人素质普遍不高,经常出现少攻自攻钉或不攻自攻钉的现象,这样窗扇的防脱挡板2便形同虚设,为开启扇的脱落埋下了隐患;再者幕墙横龙骨4的壁厚一般在3mm左右,自攻钉时间长久后也会出现自然松动的可能,为开启扇埋下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建筑幕墙开启扇防脱设计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幕墙的开启窗的防脱落机构。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种建筑幕墙的开启窗的防脱落机构,该开启窗包括一窗框以及通过一挂钩连接机构与该窗框连接的窗扇,其特点在于,该防脱落机构包括一固定在该窗扇的顶部的抵压部,以及一固定在该窗框的内壁顶部的抵压配合部,该抵压部和该抵压配合部均位于该挂钩连接机构的下方,该抵压部指向该抵压配合部并与该抵压配合部的下表面接触。抵压部和抵压配合部相互接触,使得窗扇和窗框之间只能转动,限制了窗扇相对该窗框向上的跳动的空间,从而防止挂钩脱离挂钩配合部,提高开启窗的安全系数。其中,该挂钩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在一幕墙横龙骨上的挂钩配合部,以及一设于该窗扇的顶部、挂设于该挂钩配合部上并能够绕该挂钩配合部转动的挂钩;该抵压配合部包括一弧形的本体,该本体所在的圆与该挂钩转动时所形成的圆形轨迹为同心圆;该抵压部包括一指向该圆形轨迹圆心的支撑部,该支撑部与该抵压配合部的下表面接触。其中,该抵压配合部与该窗框为卡扣连接。该结构无需使用自攻钉固定,简化了装配过程,节省了装配时间,从根本上避免了因少攻螺钉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其中,该窗框上设有一第一卡槽;该本体上设有与该第一卡槽配合的第一勾部。其中,该抵压部与该窗扇为卡扣连接。该结构无需使用自攻钉固定,简化了装配过程,节省了装配时间,从根本上避免了因少攻螺钉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其中,该窗扇上设有一第二卡槽;该支撑部固定于一横板上,该横板的底部设有与该第二卡槽配合的第二勾部。其中,该横板和该支撑部之间设有一加强筋。本技术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建筑幕墙的开启扇的防脱落机构在装配过程中无需自攻钉,从而省略了施工现场自攻钉的固定方式,简化了装配过程,节省了装配时间,从根本上避免了因少攻螺钉而造成的安全隐患。抵压部和抵压配合部相互接触,使得窗扇和窗框之间能转动,限制了窗扇相对该窗框向上的跳动的空间,从而防止挂钩脱离挂钩配合部,提高开启窗的安全系数。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建筑幕墙开启窗防脱设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的建筑幕墙的开启窗的防脱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开启窗处于关闭状态。图3为图2中的开启窗处于开启状态下建筑幕墙的开启窗的防脱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的防脱落机构的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2和3所不,本实施例中窗扇7和窗框5均通过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挂钩12和挂钩配合部11连接。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建筑幕墙的开启窗的防脱落机构包括一设在窗框5的内侧顶部的第一卡槽51,以及卡设在第一卡槽51中的抵压配合部62。如图4所示,该抵压配合部62包括一呈弧形的本体622,在本体622上设有与第一^^槽51配合的第一勾部621。 当抵压配合部62装配至第一卡槽51后,所述弧形的本体622所在的圆的圆心,与挂钩12 绕挂钩配合部11转动时所形成的圆形轨迹的圆心重合。如图2所示,该防脱落机构还包括一设在窗扇7顶部的第二卡槽71,以及卡设在第二卡槽71中的抵压部61。再如图4所不,抵压部61包括一横板613,在横板613的顶部设有一倾斜地指向抵压配合部62的本体622所在的圆的圆心的支撑部612。在横板613和支撑部612之间设有一加强筋614。在横板613的底部设有与第二卡槽71配合的第二勾部611。本实施例中,该支撑部612的自由端始终与本体622的下表面接触。当然,支撑部 612的自由端可以与本体622的下表面保持一较小的间隙,以确保在转动过程中,该自由端能顺利的移动而不会卡死。由于所述防脱落机构有效限制了窗扇7相对窗框5上下跳动空间,从而起到防止挂钩脱落于该挂钩配合部的目的,提高了建筑幕墙的开启窗的防脱落机构的安全性能。另夕卜,通过卡扣固定的方式固定于窗扇和窗框上,现场无需打自攻钉,避免了少打或者漏打自攻钉的现象,开启扇的防脱落机构安装牢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幕墙的开启窗的防脱落机构,该开启窗包括一窗框以及通过一挂钩连接机构与该窗框连接的窗扇,其特征在于,该防脱落机构包括一固定在该窗扇的顶部的抵压部,以及一固定在该窗框的内壁顶部的抵压配合部,该抵压部和该抵压配合部均位于该挂钩连接机构的下方,该抵压部指向该抵压配合部并与该抵压配合部的下表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幕墙的开启窗的防脱落机构,该开启窗包括一窗框以及通过一挂钩连接机构与该窗框连接的窗扇,其特征在于,该防脱落机构包括一固定在该窗扇的顶部的抵压部, 以及一固定在该窗框的内壁顶部的抵压配合部,该抵压部和该抵压配合部均位于该挂钩连接机构的下方,该抵压部指向该抵压配合部并与该抵压配合部的下表面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落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挂钩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在一幕墙横龙骨上的挂钩配合部,以及一设于该窗扇的顶部、挂设于该挂钩配合部上并能够绕该挂钩配合部转动的挂钩;该抵压配合部包括一弧形的本体,该本体所在的圆与该挂钩转动时所形成的圆形轨迹为同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旭东王奇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江河幕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