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控制动上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7689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控制动上掀装置。包括弧形支撑杆和制动力组件,制动力组件通过固定板连接在展示柜下方,弧形支撑杆一端与展示柜的盖板外端连接,另一端与制动力组件连接,制动力组件包括三根连动杆和至少两根伸缩式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三根连动杆和伸缩式支撑杆构成的制动力组件结构,利用伸缩式支撑杆在伸长和缩短时的力差,长伸缩式支撑杆主控对应开启时的末端和关闭时的启始段所需的制动力,短伸缩式支撑杆主控对应开启时启始段和关闭时的末端所需的制动力,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在开启和关闭时都实现省力,并且由于制动力组件设置在展示柜的下面,很好地实现了隐藏效果,使得展示柜在开启时只呈现一支弧形支撑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用于展示柜开ロ向上设有盖板或门板的上掀装置,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双控制动上掀装置
技术介绍
至今市售上掀五金装置都是应用于安装上柜体上的较轻、较小的盖板,结构分为主要由支撑杆和制动カ组件两部分构成。支撑杆一般市售产品大多针对柜体开ロ位于垂直地面的方式,其它需求将依据活动需求另行设计订制I 多只所需长度或形状的支撑杆,使盖板做90度(制动カ趋近于盖板末段自重)或平行(制动カ趋近于盖板自重)的上掀开启;制动カ组件借由単一制动组件的缓冲气压(或油压或弹簧或齿轮件)杆做到开启时省力与关闭时减缓重力加速的碰撞问题。但是,这种结构有以下缺点或限制1、开启或关闭时无法兼顾都省力盖板较重时开启或关闭的制动カ差大,単一制动组件只能做到ニ选ー的功能,即开启时省力但关闭时需要对其施以重压,或反之,开启时费カ而关闭时无需施力却 会产生较大的碰撞噪音;2、一般气压杆或油压杆在伸或缩时,皆具有一定的力差,例如同一支气压杆实测其变カ为55KG (压缩初启吋) 65KG (压缩末段吋);逆向时,为60KG (伸长初启吋) 45KG(压缩末段吋);3、现有的制动上掀装置一般不生产> 60kg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控制动上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支撑杆和制动力组件,所述制动力组件通过固定板连接在展示柜下方,所述弧形支撑杆一端与展示柜的盖板外端连接,另一端与制动力组件连接;所述制动力组件包括:第一连动杆、第二连动杆、第三连动杆、至少一根长伸缩式支撑杆和至少一根短伸缩式支撑杆;所述第一连动杆一端与固定板的下端部轴接,另一端与第二连动杆的一端轴接,所述第二连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支撑杆轴接,第三连动杆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部轴接,另一端与第二连动杆的中部轴接,所述长伸缩式支撑杆一端轴接在固定板的中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动杆同轴轴接在所述第二连动杆的中部,所述短伸缩式支撑杆一端轴接在固定板的上部,另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控制动上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支撑杆和制动力组件,所述制动力组件通过固定板连接在展示柜下方,所述弧形支撑杆一端与展示柜的盖板外端连接,另一端与制动力组件连接;所述制动力组件包括第一连动杆、第二连动杆、第三连动杆、至少一根长伸缩式支撑杆和至少一根短伸缩式支撑杆;所述第一连动杆一端与固定板的下端部轴接,另一端与第二连动杆的一端轴接,所述第二连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支撑杆轴接,第三连动杆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部轴接,另一端与第二连动杆的中部轴接,所述长伸缩式支撑杆一端轴接在固定板的中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动杆同轴轴接在所述第二连动杆的中部,所述短伸缩式支撑杆一端轴接在固定板的上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动杆的中部轴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控制动上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连动杆的横截面为“L”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控制动上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力组件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长伸缩式支撑杆,两端分别同轴轴接在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和第二连动杆的中部。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光中
申请(专利权)人:康新中国设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