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钢绞线连接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钢筋笼的钢绞线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预应力管桩,因使用的是脆性大的预应力钢筋,由于工艺技术的限制,管桩要在高压釜内压蒸养护8小时,管桩混凝土经高压脆性也变大了。管桩整体的脆性问题难以避免,施工的地基基础的管桩水平承载力因受到特殊地质的因素影响,桩身易弯曲。为了改善管桩的脆性问题,设计了免压蒸的工艺措施,但烂桩率较高,总体成本高。延长钢棒在出炉时的恒温时间,温度的费用和生产周期都因人而异,不易控制。对脆性大的钢筋采取掺入微量元素,如镍、铬等,能达到改善钢棒的脆性问题,但冶炼工艺的改造成本也增大。为了解决管桩的桩身脆性问题,通过对管桩混凝土内掺3%以体积计的钢纤维、玄武岩纤维,配制非预应力钢筋,使预应力钢棒在受力情况下脆断时由非预应力钢筋补上,也能够达到增强管桩桩身的延性问题。而钢绞线的延性比非预应力筋的延性更好,但无法将绕在钢筋笼两端的端头板内侧的钢绞线首尾连接,一不能施焊,且每股钢绞线最多只能是三根扭成。根数多了在管桩混凝土里容易形成空鼓,管桩混凝土对钢绞线的握裹力差,混凝土不密实,不宜采用。钢绞线不像非预应力筋自身是直的,但钢绞线一定要拉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将钢绞线首尾相连接既能夹死、又能在夹死之前还要催紧的连接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且能将钢绞线催紧的用于钢筋笼的钢绞线连接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钢筋笼的钢绞线连接器,包括楔形套筒、卡簧、催紧齿轮、固定底座,所述楔形套筒和卡簧均有两个,卡簧位于楔形套筒的内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钢筋笼的钢绞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楔形套筒(6)、卡簧(1)、催紧齿轮(2)、固定底座(3),所述楔形套筒(6)和卡簧(1)均有两个,卡簧(1)位于楔形套筒(6)的内侧,所述催紧齿轮(2)位于卡簧(1)的内侧,且催紧齿轮(2)与卡簧(1)的卡齿相互啮合,卡簧(1)位于楔形套筒(6)一侧的卡齿呈半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筋笼的钢绞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楔形套筒(6)、卡簧(I)、催紧齿轮(2)、固定底座(3),所述楔形套筒(6)和卡簧⑴均有两个,卡簧⑴位于楔形套筒(6) 的内侧,所述催紧齿轮(2)位于卡簧(I)的内侧,且催紧齿轮(2)与卡簧(I)的卡齿相互啮合,卡簧(I)位于楔形套筒(6) —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宝丰混凝土桩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