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桩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76228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桩清理装置,包括把柄、钻杆、毛刷,其特征在于钻杆上端设置有把柄,所述把柄与钻杆呈T型,所述钻杆为圆柱状,钻杆四周设置有毛刷,所述钻杆下端设置有托盒,所述把柄通过锁扣与电机转块连接,所述电机转块与电机通过转轴连接,使其不用人工直接操作便可达到清理管桩的目的,钻杆四周设置有毛刷,使其清理的更加干净,钻杆下端设置有托盒,使其清理的杂物不会下沉,直接掉到托盒上,当清理结束后杂物便可由托盒直接取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在节约人工费的同时缩短了该工序的持续时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粧清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管桩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而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对于现今多数建筑都要 使用预制管桩,但是对于预制管桩桩孔的清理比较麻烦,预制管桩桩孔的清理是否干净直 接影响后续操作,通常方法是使用铁锨、钢片清理桩孔,由于桩孔孔径较小,铁锨很难进入 桩孔清理内部杂物,使用钢片清理时,易使杂物下沉,致使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施工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易清理,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 施工质量好的管桩清理装置,包括把柄、钻杆、毛刷,其特征在于钻杆上端设置有把柄,所述 钻杆为圆柱状,钻杆四周设置有毛刷,所述钻杆下端设置有托盒,所述把柄通过锁扣与电机 转块连接,所述电机转块与电机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把柄与钻杆呈T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钻杆上端设置有把柄,所述把柄通过锁扣与电机转块 连接,所述电机转块与电机通过转轴连接,使其不用人工直接操作便可达到清理管桩的目 的,钻杆四周设置有毛刷,使其清理的更加干净,钻杆下端设置有托盒,使其清理的杂物不 会下沉,直接掉到托盒上,当清理结束后杂物便可由托盒直接取出。本技术结构简单、 操作便捷,在节约人工费的同时缩短了该工序的持续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把柄,2-钻杆,3-毛刷,4-托盒,5-锁扣,6-电机转块,7-电机,8_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在钻杆2上端设置有把柄1,且把柄I与钻杆2呈T型,钻杆2为圆柱 状,钻杆2四周安装有毛刷3,钻杆2下端设有托盒4,把柄I通过锁扣5与电机7转块6连 接,电机7转块6与电机7通过转轴8连接。使用时,将把柄I放入电机转块6内,用锁扣5锁死,使用起吊装置,将电机7起吊, 将钻杆2及托盒4等沉入桩孔内,打开电机7开关,便可进行杂物清理,清理完成后,关闭开 关,使用起吊装置将电机7起吊开来,即完成管桩的清理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桩清理装置,包括把柄(1)、钻杆(2)、毛刷(3),其特征在于钻杆(2)上端设置有把柄(1),所述钻杆(2)为圆柱状,钻杆(2)四周设置有毛刷(3),所述钻杆(2)下端设置有托盒(4),所述把柄(1)通过锁扣(5)与电机转块(6)连接,所述电机转块(6)与电机(7)通过转轴(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桩清理装置,包括把柄(I)、钻杆(2)、毛刷(3),其特征在于钻杆(2)上端设置有把柄(1),所述钻杆(2)为圆柱状,钻杆(2)四周设置有毛刷(3),所述钻杆(2)下端设置有托盒(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秀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永生鑫和管桩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