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横机摇床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5902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脑横机摇床机构,属于电脑横机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伺服电机、支架、凸轮、大同步轮、感应片、小同步轮、感应器、长轴和长键等,伺服电机先带动小同步轮转动,然后通过同步带带动大同步轮转动,凸轮和感应片随着大同步轮同步转动。凸轮的外轮廓两个侧面夹持在长键的两个轴承之间,当凸轮转动时,长键会随之向左或向右横移。感应器根据感应片的行程,实现凸轮的零位点复位以及对凸轮的位置感应。采用上述摇床机构的电脑横机,与传统的滚珠丝杆相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精度,通过伺服电机和与凸轮相连的同步轮,可以达到更快的横移速度;而且整个摇床机构结构简单,非常便于保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脑横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脑横机摇床机构
技术介绍
电脑横机是一种针织机械,它由摇床机构、送纱机构、牵拉机构、密度调节机构等组成,各机构之间密切配合,完成编织动作。电脑横机在编织过程中,为适应不同织物结构的编织、花色组织或花纹效应,针床需要横移,采用摇床机构来实现织物组织结构上的变化。摇床机构的横移速度和定位精度直接影响着电脑横机的工作性能,现有电脑横机一般采用滚珠丝杆来实现针板横移,但其存在如下缺点1.平稳性差,会引起较大的振动,影响机械的使用寿命;2.精度和速度低,针床相对位置出错不仅会使编织错乱,还可能引起织针和机头成圈机构损坏;3.而且滚珠丝杆保养困难,磨损大。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此进行研究,专门开发出一种电脑横机摇床机构,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稳性好、精度高、速度快而且便于保养的电脑横机摇床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电脑横机摇床机构,伺服电机通过电机托板螺接在底座的下端,底座的中间设有一通孔,通孔内套有底座轴承,支架、凸轮、大同步轮、感应片和底座依次套合在长轴上,长轴一端通过支架轴承滚动连接在支架上,另一度通过底座轴承滚动连接在底座上,并通过紧固螺母固定,在底座通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长轴轴承套设在长轴上。小同步轮套设在伺服电机轴上,大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与小同步轮相连。长键的一端并排设有两个长键轴承,凸轮外轮廓位于两个长键轴承之间。感应器固定在底座上方,感应片位于感应槽内。所述长轴中间设有一凹槽,所述凸轮中间的轴孔上设有一键槽,长轴和凸轮通过凹槽、键槽和短键配合实现同步转动。凸轮、大同步轮和感应片分别通过紧固件相互固定在一起,以实现同步转动。所述感应片由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组成,第一半圆环内径等于第二半圆环内径,第二半圆环外径大于第一半圆环外径。在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连接处分别形成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凸轮上设有零位点,零位点和感应片上第一台阶相对应,为摇床的零位点。当感应片的第二半圆环能进入感应器的感应槽时,感应器接收到感应信号,同时电脑记录该点为零位点。摇床继续转动,当感应片上的第二半圆环转出感应槽时,此时,感应器接收不到感应片的信号,电脑则记录该点为末位点。零位点和末位点分别定位后,控制电脑能精确控制电机转动。所述底座靠近支架侧设有复数个连接柱,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的连接柱上,使长轴在转动过程中稳定性更好,进而保证摇床机构的平稳性。所述长轴轴承为推力球轴承,在长轴转动过程中,两个长轴轴承靠近底座的一侧不会跟随长轴转动,而另一侧的紧固螺母和感应片则会随着长轴转动。所述长键轴承为滚动轴承。所述支架轴承和底座轴承为滚针轴承。上述摇床机构工作时,伺服电机先带动小同步轮转动,然后通过同步带带动大同步轮转动,由于凸轮、大同步轮和感应片是相互固定的,会一起随着大同步轮同步转动。长键是所述摇床机构的动力输出部件,凸轮的外轮廓两个侧面夹持在长键的两个轴承之间,当凸轮转动时,长键会随之向左或向右横移。感应器根据感应片的转动行程,实现凸轮的零位点复位以及对凸轮的位置感应。采用上述摇床机构的电脑横机,与传统的滚珠丝杆相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精度,通过伺服电机和与凸轮相连的同步轮,可以达到更快的横移速度;而且整个摇床机构结构简单非常便于保养。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摇床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摇床机构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摇床机构凸轮、大同步轮、感应片和感应器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图3感应片和感应器的A向视图。底座I ;底座通孔11 ;底座轴承12 ;连接柱13 ;紧固螺母14 ;长轴轴承15 ;伺服电机2 ;电机托板21 ;小同步轮3;同步带31;长轴4 ;凹槽41 ;短键42 ;支架5 ;支架轴承51 ;凸轮6 ;外轮廓61 ;外轮廓侧面611 ;外轮廓侧面612 ;零位点613 ;轴孔62 ;键槽621 ;大同步轮7;感应片8 ;第一半圆环81 ;第二半圆82 ;第一台阶821 ;第二台阶822 ;感应器9;感应槽91;长键10 ;第一长键轴承101 ;第二长键轴承10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脑横机摇床机构,伺服电机2通过电机托板21螺接在底座I的下端,底座I的中间设有一通孔11,通孔11内套有底座轴承12,支架5、凸轮6、大同步轮7、感应片8和底座I依次套合在长轴4上,长轴4 一端通过支架轴承51滚动连接在支架5上,另一度通过底座轴承12滚动连接在底座I上,并通过紧固螺母14固定,在底座通孔1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长轴轴承15套设在长轴4上。小同步轮3套设在伺服电机轴上,大同步轮7通过同步带31与小同步轮3相连。长键10的一端并排设有第一长键轴承101和第二长键轴承102,凸轮外轮廓61位于两个长键轴承之间。感应器9固定在底座I上方,感应片8位于感应槽91内。所述长轴4中间设有一凹槽41,所述凸轮6中间的轴孔62上设有一键槽621,凹槽41和键槽621的大小与短键42的大小相吻合,凹槽41和键槽621的深度和等于短键42的厚度,长轴4和凸轮6通过凹槽41、键槽621和短键42配合实现同步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凸轮6通过螺栓与大同步轮7固定在一起,感应片8通过螺栓固定在大同步轮7上,以实现凸轮6、大同步轮7和感应片8同步转动。所述感应片8由第一半圆环81和第二半圆82环组成,第一半圆环81内径等于第二半圆环82内径,第二半圆环82外径大于第一半圆环81外径。在第一半圆环81和第二半圆环82连接处分别形成第一台阶821和第二台阶822。所述凸轮6上设有零位点613,零位点613和感应片8上第一台阶821相对应,为摇床的零位点。当感应片8的第二半圆环82进入感应器9的感应槽91时,感应器9接收到感应信号,同时电脑记录该点为零位点,摇床继续转动,当感应片8上的第二半圆环82转出感应槽91时,此时,感应器9接收不到感应片8的信号,电脑则记录该点为末位点。零位点和末位点分别定位后,控制电脑能精确控制电机2转动。所述底座I靠近支架5侧设有复数个连接柱13,支架5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I的连接柱13上,使长轴4在转动过程中稳定性更好,进而保证摇床机构的平稳性。连接柱13与底座I为一体结构,这样与支架5连接结构更稳定。所述长轴轴承15为推力球轴承,在长轴4转动过程中,两个长轴轴承15靠近底座I的一侧不会跟随长轴4转动,而另一侧的紧固螺母14和感应片8则会随着长轴4转动。所述长键轴承为滚动轴承。所述支架轴承51和底座轴承12为滚针轴承。上述摇床机构工作时,伺服电机2先带动小同步轮3转动,然后通过同步带31带动大同步轮7转动,由于凸轮6、大同步轮7和感应片8是相互固定的,会一起随着大同步轮7同步转动。长键10是所述摇床机构的动力输出部件,凸轮6的外轮廓61两个侧面611和612夹持在第一长键轴承101和第二长键轴承10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当凸轮6向下转动时,外轮廓侧面611会抵住第一长键轴承长键101,使长键10向左横移;反之,当凸轮6向上转动时,外轮廓侧面612会抵住第一长键轴承长键102,使长键10向右横移。感应器9根据感应片8的行程,实现凸轮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脑横机摇床机构,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通过电机托板螺接在底座的下端,底座的中间设有一通孔,通孔内套有底座轴承,支架、凸轮、大同步轮、感应片和底座依次套合在长轴上,长轴一端通过支架轴承滚动连接在支架上,另一度通过底座轴承滚动连接在底座上,并通过紧固螺母固定,在底座通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长轴轴承套设在长轴上;小同步轮套设在伺服电机轴上,大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与小同步轮相连;长键的一端并排设有两个长键轴承,凸轮外轮廓位于两个长键轴承之间;感应器固定在底座上方,感应片位于感应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脑横机摇床机构,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通过电机托板螺接在底座的下端,底座的中间设有一通孔,通孔内套有底座轴承,支架、凸轮、大同步轮、感应片和底座依次套合在长轴上,长轴一端通过支架轴承滚动连接在支架上,另一度通过底座轴承滚动连接在底座上,并通过紧固螺母固定,在底座通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长轴轴承套设在长轴上;小同步轮套设在伺服电机轴上,大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与小同步轮相连;长键的一端并排设有两个长键轴承,凸轮外轮廓位于两个长键轴承之间;感应器固定在底座上方,感应片位于感应槽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横机摇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轴中间设有一凹槽,所述凸轮中间的轴孔上设有一键槽,长轴和凸轮通过凹槽、键槽和短键配合实现同步转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横机摇床机构,其特征在于凸轮、大同步轮和感应片分别通过紧固件相互固定在一起,以实现同步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福海丁原章陈链杰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越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钱福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