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式电梯召唤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5096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摸式电梯召唤面板,包括平板显示装置和控制电路板,在平板显示装置上覆盖有玻璃片,在玻璃片内设有第一电容式触摸感应区和第二电容式触摸感应区;从第一电容式触摸感应区引出的导线以及从第二电容式触摸感应区引出的导线均连通至控制电路板。召唤面板的体积和厚度较小、触摸灵敏度高、美观性好,可根据需要配置显示器件,成本易于控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电梯系统用的召唤面板。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梯召唤面板包括用于显示楼层的LED矩阵和用于呼梯的上行按键和下行按键,LED矩阵、上行按键、下行按键三者是互相独立地分布在召唤面板上的,上行按键和下行按键通常采用的是机械按钮。这样的召唤面板存在体积大、厚度厚、按钮容易失灵、欠缺美观等缺点。后来出现了以液晶显示屏作为楼层显示装置并以红外线探测框作为上行和下行输入设备的召唤面板,这样的召唤面板虽然解决了按键容易失灵的问题,也能呈现丰富的视觉效果,但红外线探测框自身体积较大,而且安装于液晶显示屏之上的红外线探测框与液晶显示屏之间会不可避免地存在高度差,形成液晶显示屏“内陷于”红外线探测框的结构,使得召唤面板的厚度依然较厚、体积依然较大、美观性依然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整合度高、厚度薄、美观耐用的电梯召唤面板。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触摸式电梯召唤面板,包括平板显示装置和控制电路板,在平板显示装置上覆盖有玻璃片,在玻璃片内设有第一电容式触摸感应区和第二电容式触摸感应区;从第一电容式触摸感应区引出的导线以及从第二电容式触摸感应区引出的导线均连通至控制电路板。第一电容式触摸感应区用作上行命令的接收,第二电容式触摸感应区用作下行命令的接收。由于第一电容式触摸感应区和第二电容式触摸感应区可以依存在厚度很薄的玻璃片上,并且现有工艺制作的 该两感应区几乎是透明的,因此液晶显示屏的内容可以不受遮挡地呈现出来,而且对于整个召唤面板而言,体积和厚度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完全平整的表面也带来很好的美观性。为让用户获知上行命令和下行命令对应的触摸位置,一般情况下平板显示装置上需要在与第一电容式触摸感应区和第二电容式触摸感应区分别对应的位置处呈现相应的指示图案。所述平板显示装置优选采用TFT显示屏或CSTN显示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召唤面板的体积和厚度较小、触摸灵敏度高、美观性好,可根据需要配置显示器件,成本易于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实物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玻璃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电梯召唤面板;2-外壳;3_控制电路板;4_CSTN显示屏;5_玻璃片;41-上行图案;42-下行图案;51_第一电容式触摸感应区;52_第二电容式触摸感应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列的电梯召唤面板I包括外壳2、控制电路板3、CSTN显示屏4和玻璃片5。玻璃片5覆盖在CSTN显示屏4上,在玻璃片5内设有第一电容式触摸感应区51和第二电容式触摸感应区52。第一电容式触摸感应区51的位置与CSTN显示屏4上的上行图案41的位置重叠;第二电容式触摸感应区52的位置与CSTN显示屏4上的下行图案42的位置重叠。如图4所示,从第一电容式触摸感应区51引出的导线以及从第二电容式触摸感应区52引出的导线均连通至控制电路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触摸式电梯召唤面板,包括平板显示装置和控制电路板,其特征是:在平板显示装置上覆盖有玻璃片,在玻璃片内设有第一电容式触摸感应区和第二电容式触摸感应区;从第一电容式触摸感应区引出的导线以及从第二电容式触摸感应区引出的导线均连通至控制电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触摸式电梯召唤面板,包括平板显示装置和控制电路板,其特征是在平板显示装置上覆盖有玻璃片,在玻璃片内设有第一电容式触摸感应区和第二电容式触摸感应区;从第一电容式触摸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伟欣萧海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伟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