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芯片定向输送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安放由所述自粘标签带形成的卷的放卷轮和重绕所述芯片被剥离后的离型纸带的收卷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放卷轮和收卷轮之间的压纹装置,所述压纹装置包括压力辊和受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的凸纹辊,所述压力辊具有在所述离型纸带位于所述压力辊和凸纹辊之间时对其持续施加压力的弹性辊面,所述凸纹辊的辊面规则的凹凸起伏。其优点是实现了RFID芯片的周期性定向输送,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其结构简单,输送精度高,工作可靠,成本低廉,不易故障,调整方便,可用于不同规格的RFID电子标签的生产,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芯片定向输送的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参见图1,其为一种纸质封装RFID电子标签的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印刷纸130、RFID芯片110和底纸140,其中印刷纸130和RFID芯片110之间、RFID芯片110和底纸140之间通过不干胶层相互粘合在一起。参见图2,其为一种服装用防盗标签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布质的标签袋120和粘贴在标签袋120内表面的RFID芯片110。标签袋120的开口处通过缝制连接在服装内部,而RFID芯片110与标签袋120内表面相粘贴,起到固定RFID芯片110的作用。上述的两种RFID电子标签的结构虽然不同,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均需要将RFID芯片110和标签袋120/底纸140粘贴复合在一起。现有的粘接作业以手工粘贴为主,非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贴着质量也难于保证。而要实现上述粘接工序的自动化作业,首要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实现呈片状的RFID芯片110周期性定向输送。而目前常见的输送的方式是通过传送带以大致相同的间隔定向传送,由RFID芯片110在传送带上的放置位置具有不确定性,故只适用于人工作业,无法用于自动化生产之中。本申请人曾提出过一种用于芯片定向输送的输送机构,将RFID芯片110转化为自粘标签带的定向输送,由此实现了 RFID芯片以及衬底的周期性定向输送,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参见图3,RFID芯片110依次附着在离型纸带210上,形成所述自粘标签带200。输送机构主要包括安放由所述自粘标签带形成的卷的放卷轮和重绕离型纸带的收卷轮。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由于离型纸带210经过涂塑处理,其具有塑料膜一侧非常光滑,仅通过在纸带收卷轮并不足以提供足够的静摩擦力,而一旦离型纸带210和纸带收卷轮之间打滑,则直接导致离型纸带210的输送出现错位。而且随纸带收卷轮上重绕的离型纸带210的长度增加,其旋转半径越来越大,纸带收卷轮保持匀速转动的情况下离型纸带210的输送速度越来越快。相同时间周期内离型纸带210的输送距离也相应增大,因此为保证粘贴精度,必须以较高频率对于纸带收卷轮上离型纸带210进行处理,由此减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芯片定向输送的输送机构,实现了 RFID电子标签生产过程中RFID芯片或衬底的流水线式传输,并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芯片定向输送的输送机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用于芯片定向输送的输送机构,所述芯片具有不干胶层并依次附着在离型纸带上,形成自粘标签带,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安放由所述自粘标签带形成的卷的放卷轮和重绕所述芯片被剥离后的离型纸带的收卷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放卷轮和收卷轮之间的压纹装置,所述压纹装置包括压力辊和受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的凸纹辊,所述压力辊具有在所述离型纸带位于所述压力辊和凸纹辊之间时对其持续施加压力的弹性辊面,所述凸纹辊的辊面规则的凹凸起伏。所述凸纹辊的辊面具有若干棱锥状的凸起,形成所述凹凸起伏。所述压力辊由辊轴和固定套设在辊轴上的圆筒状弹性辊筒组成。本技术所提出了一种用于芯片定向输送的输送机构,实现了 RFI D芯片的周期性定向输送,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其结构简单,输送精度高,工作可靠,成本低廉,不易故障,调整方便,可用于不同规格的RFI D电子标签的生产,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技术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1为常见纸质封装的RFID电子标签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服装用防盗标签结构示意图;图3为自粘标签纸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原理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4所示,标号分别表示RFID标签100、RFID芯片110、标签袋120、印刷纸130、底纸140、自粘标签纸带200、离型纸带210、不干胶层220、布带300、纸带放卷轮400、张紧装置500、复合机构600、压纹装置700、凸纹辊701、压力辊702、纸带收卷轮800、基板900。为实现流水化生产,本实施例中输送机构所采用的原料具有以下结构特征以便于实现RFID芯片110和标签袋120的周期性定向输送自粘标签纸带200为便于RFID芯片110复合到标签袋120内,RFID芯片110底部具有不干胶层220。基于上述结构,参见图3,RFID芯片110等间距的依次附着在离型纸带210构成自粘标签纸带200。为便于储存,自粘标签纸带200被收纳呈卷筒状,当自粘标签纸带200被展开并以勻速传送时,即可实现周期性定向输送。参见图4,输送机构主要由机台(图中未示)、纸带放卷轮400、张紧装置500、压纹装置700和纸带收卷轮800组成。另外,还涉及用于RFI D芯片110剥离以及粘贴的复合机构600,复合机构600设置带本输送机构上自粘标签纸带200的输送路径上,且其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本输送机构所提供的定向输送,由于复合机构600的具体结构与本技术输送机构无关,故在此不再赘述。其中纸带放卷轮400为被动轮,可转动式的安装在机台上的轴上,用于安放由自粘标签纸带200形成的卷筒。纸带收卷轮800为通过电机驱动转动的主动轮,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重绕贴标后的离型纸带210,来提供对于自粘标签纸带200的牵引力。纸带收卷轮800外周面沿其轴向对称的凸设有两条凸缘810,用于增加离型纸带210和纸带收卷轮800外周面之间的摩擦力,使此二者之间不易打滑。电机固定设置在机架上,间隔性的驱动所述纸带收卷轮800转动。张紧装置500、复合机构600以及压纹装置700设置在纸带放卷轮400和纸带收卷轮800之间,并依此约束离型纸带210 (自粘标签纸带200)的输送路径,三者各具功能以实现不同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设置在纸带放卷轮400和纸带收卷轮800之间”并不应当被狭义的理解为空间意义上的设于二者之间,而应当被理解为离型纸带210输送路径上的之间,也就是说离型纸带210 (自粘标签纸带200)由纸带放卷轮400始,依此经过张紧装置500、复合机构600以及压纹装置700之后,到达纸带收卷轮800。参见图4,张紧装置500由从动辊510和压迫机构520组成,用于控制卷筒转动速度及提供自粘标签纸带200的张紧力,保持平稳输纸。压迫机构520设于该从动辊510 —侦牝并具有一个在所述自粘标签带200位于所述压迫机构520和被动辊510之间时对其持续施加压力的压迫部。由于离型纸带210经过涂塑处理,其具有塑料膜一侧非常光滑,仅通过在纸带收卷轮800外周面设置凸缘810并不足以提供足够的静摩擦力,而一旦离型纸带210和纸带收卷轮800之间打滑,则直接导致离型纸带210的输送出现错位。因此,在还需要设置压纹装置700。压纹装置700由凸纹辊701和压力辊702组合构成,其中凸纹辊701为主动辊,压力辊702为被动辊。凸纹辊701的轴受驱动机构驱动转动,驱动机构可以说电机或者与电机相连的传送件,由于该驱动机构类型的选择以及设置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习见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芯片定向输送的输送机构,所述芯片具有不干胶层并依次附着在离型纸带上,形成自粘标签带,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安放由所述自粘标签带形成的卷的放卷轮和重绕所述芯片被剥离后的离型纸带的收卷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放卷轮和收卷轮之间的压纹装置,所述压纹装置包括压力辊和受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的凸纹辊,所述压力辊具有在所述离型纸带位于所述压力辊和凸纹辊之间时对其持续施加压力的弹性辊面,所述凸纹辊的辊面规则的凹凸起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芯片定向输送的输送机构,所述芯片具有不干胶层并依次附着在离型纸带上,形成自粘标签带,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安放由所述自粘标签带形成的卷的放卷轮和重绕所述芯片被剥离后的离型纸带的收卷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放卷轮和收卷轮之间的压纹装置,所述压纹装置包括压力辊和受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的凸纹辊,所述压力辊具有在所述离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所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美声服饰辅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