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防水托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483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托辊,具体是一种防尘防水托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托辊使用寿命短、运行阻力大、密封效果不理想、以及防尘防水效果差的问题。防尘防水托辊包括辊轴、以及外套于辊轴上的辊皮;辊轴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轴承;两个轴承的内圈分别外套于辊轴的两端;两个轴承的外圈各安装有一个轴承座;两个轴承座分别内套于辊皮的两端;两个轴承的内侧各安装有一个内密封圈;两个内密封圈的外侧端面分别紧贴两个轴承的内侧端面;两个内密封圈的内侧端面分别紧贴两个轴承座的外侧端面;两个轴承的外侧各安装有一组轴向迷宫密封结构;每组轴向迷宫密封结构包括一个内层密封圈和一个外层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带式输送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托辊,具体是一种防尘防水托辊
技术介绍
作为带式输送机中使用量最大、更换频率最高的零部件,托辊的使用寿命严重影响着带式输送机整机的正常运转、使用寿命和能耗。因此,为了保证托辊的使用寿命,需要通过轴承密封结构对托辊轴承进行密封。现有托辊主要采用径向迷宫密封结构进行轴承密封。实践表明,采用此种轴承密封结构的托辊普遍存在使用寿命短、运行阻力大、密封效果不理想、防尘防水效果差的问题。具体而言其一,由于径向迷宫密封结构的径向尺寸大,根据线速度与粘度公式可知,径向尺寸越大,线速度越大,轴承的旋转阻力越大,因而便导致托辊的运行阻力大。其二,由于径向迷宫密封结构的密封道数受径向尺寸的影响而无法设置太多(通常仅允许设置2道),导致托辊的密封效果并不理想。其三,由于进入径向迷宫密封结构的水分和粉尘通常会聚集在其密封面上,使得轴承经常会因水分和粉尘的进入而发生锈蚀与研磨破坏,因而导致托辊使用寿命短、防尘防水效果差。基于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全新的托辊,以解决现有托辊使用寿命短、运行阻力大、密封效果不理想、以及防尘防水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托辊使用寿命短、运行阻力大、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尘防水托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轴(1)、以及外套于辊轴(1)上的辊皮(2);辊轴(1)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轴承(3);两个轴承(3)的内圈分别外套于辊轴(1)的两端;两个轴承(3)的外圈各安装有一个轴承座(4);两个轴承座(4)分别内套于辊皮(2)的两端;两个轴承(3)的内侧各安装有一个内密封圈(5);两个内密封圈(5)的外侧端面分别紧贴两个轴承(3)的内侧端面;两个内密封圈(5)的内侧端面分别紧贴两个轴承座(4)的外侧端面;两个轴承(3)的外侧各安装有一组轴向迷宫密封结构;每组轴向迷宫密封结构包括一个内层密封圈(6)和一个外层密封圈(7);两个内层密封圈(6)分别内套于两个外层密封圈(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防水托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轴(I)、以及外套于辊轴(I)上的辊皮(2);辊轴(I)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轴承(3);两个轴承(3)的内圈分别外套于辊轴(I)的两端;两个轴承(3 )的外圈各安装有一个轴承座(4 );两个轴承座(4 )分别内套于辊皮(2 )的两端;两个轴承(3)的内侧各安装有一个内密封圈(5);两个内密封圈(5)的外侧端面分别紧贴两个轴承(3)的内侧端面;两个内密封圈(5)的内侧端面分别紧贴两个轴承座(4)的外侧端面;两个轴承(3)的外侧各安装有一组轴向迷宫密封结构;每组轴向迷宫密封结构包括一个内层密封圈(6)和一个外层密封圈(7);两个内层密封圈(6)分别内套于两个外层密封圈(7)上;两个内层密封圈(6)的内侧端面分别紧贴两个轴承(3)的外侧端面;两个外层密封圈(7)的内侧端面分别紧贴两个轴承(3)的外侧端面;两个内层密封圈(6)的外侧面上各设有一组环形密封外齿;两个外层密封圈(7)的内侧面上各设有一组环形密封内齿;两组环形密封外齿分别与两组环形密封内齿相互啮合;两组环形密封外齿的齿顶与两组环形密封内齿的齿槽之间、两组环形密封外齿的齿槽与两组环形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原平市兴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