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驱动链带托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7477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驱动链带托链装置,包括前驱动机构、前传动架、链条、后传动架、返回架一、后驱动机构和返回架二,所述链条为封闭式链条,所述链条依次经过所述前驱动机构、前传动架、后传动架、后驱动机构、返回架一和返回架二,所述前传动架与所述链条间设有前耐热承重轨道,所述后传动架与所述链条间设有后耐热承重轨道,所述链条连接有工件托板;该种双驱动链带托链装置的链条可长期在温度320~600℃下使用,不变形、不氧化、无需考虑热膨胀带来的影响,同时还可承受加热较大工件的重力,能够保证同时多组链条在受热、受压的情况下分别通过前驱动机构和后驱动机构带动链条很好的实现正转、反转、停止等工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托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驱动链带托链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大型复杂的铝质或铝合金材质锻压件的坯料,在32(T600°C的工况下,通过链带传动进行加热并输送,然后进行机械加工及表面处理,工件毛坯加热后锻压的材质致密度、机械强度等各方面性能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对机械加工精度及工件的使用性能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链带通常是长期在一定温度32(T600°C下使用,容易使链条受热膨胀伸长,同时链条上的托板还要承受加热工件的重力,使链条和链轮之间的咬合容易出现问题,同时考虑到该装置的使用工况,即应当满足于一定温度下的情况使用,在设计该装置时充分考虑到链带受热膨胀,链带的承载情况、托辊支撑,自动胀紧的问题,同时考虑到在受热膨胀时链带与链轮的充分咬合,应当充分满足在一定温度下使用的工艺要求,以此,上述问题是在生产过程中应当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驱动链带托链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长期在一定温度下使用,容易使链条受热膨胀伸长,同时链条上的托板还要承受加热工件的重力,使链条和链轮之间的咬合容易出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驱动链带托链装置,包括前驱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驱动链带托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驱动机构(1)、前传动架(2)、链条(3)、后传动架(4)、返回架一(5)、后驱动机构(6)和返回架二(7),所述链条(3)为封闭式链条(3),所述链条(3)的一端设有前驱动机构(1)、前传动架(2)和返回架二(7),所述链条(3)的另一端设有后传动架(4)、后驱动机构(6)和返回架一(5),所述链条(3)依次经过所述前驱动机构(1)、前传动架(2)、后传动架(4)、后驱动机构(6)、返回架一(5)和返回架二(7),所述前传动架(2)与所述链条(3)间设有前耐热承重轨道(9),所述后传动架(4)与所述链条(3)间设有后耐热承重轨道(10),所述链条(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驱动链带托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驱动机构(I)、前传动架(2)、链条(3)、后传动架(4)、返回架一(5)、后驱动机构(6)和返回架二(7),所述链条(3)为封闭式链条(3),所述链条(3)的一端设有前驱动机构(I)、前传动架(2)和返回架二(7),所述链条(3)的另一端设有后传动架(4)、后驱动机构(6)和返回架一(5),所述链条(3)依次经过所述前驱动机构(I)、前传动架(2)、后传动架(4)、后驱动机构(6)、返回架一(5)和返回架二(7),所述前传动架(2)与所述链条(3)间设有前耐热承重轨道(9),所述后传动架(4)与所述链条(3)间设有后耐热承重轨道(10),所述链条(3)连接有工件托板(8),所述返回架一(5)与所述链条(3)间设有托辊一(11),所述返回架二(7)与所述链条(3)间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国张志平沈立新刘树民朱仁方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江南工业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