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油墨水冷装置的墨缸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7329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解印版、油墨的温度升高造成的影响印刷精度、降低印版使用寿命以及造成油墨中的有机溶剂挥发污染环境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油墨水冷装置的墨缸,该墨缸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效果好,能够将油墨的温度控制在室温,有效防止印版变形以及有机溶剂的蒸发,提高印刷品的质量,改善印刷车间的工作环境,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置水冷机构,由外侧通体、过水槽,进水管以及出水管组成,外侧通体桶底与内侧桶体底部密封焊接,内侧桶体外沿和外侧通体内沿之间形成空间,设置进水管和出水管,过水槽横跨整个墨缸,其顶端和底端封闭,左右两端与内侧桶体外沿和外侧通体内沿之间形成的空间联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械的供墨装置,更具体涉及到一种具有水冷装置的墨缸。
技术介绍
在印刷品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印刷品上的油墨快速干燥,粘接在承印物上,通常需要采用热风进行干燥,热风的热量会传递给印版以及油墨,同时设备长时间运转后,其自身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这几个因素叠加起来,会使印版、油墨的温度升高,从而造成以下几方面的危害首先,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温度升高后,印版的尺寸会产生一定的增大,是印版上的图案文字发生变形,影响印刷精度;同时,长期的热胀冷缩对于印版材料本身也会造成影响,降低其使用寿命;其次,由于油墨中不可避免的含有有机溶剂,印版和油墨温度升高后,这些有机溶剂会挥发,造成室内空气污浊,影响生产工人的身体健康,通过在室内安装排气扇后,虽然能够排除部分室内废气,仍有部分无法排除,并且即使通过排气扇排出,废气与空气混合后排放,会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还有造成这些有机溶剂的浪费,印刷企业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这些有机溶剂,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再次,油墨温度升高,油墨中的部分物质挥发后会造成油墨黏度升高,由于印刷的时候需要将油墨黏度保持在一定数值,一旦黏度升高就需要不断补充油墨,调整黏度,大大增加了油墨的使用量,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国专利《商务印刷机串墨辊的冷却装置》(200820215897. X),公开了一种印刷机串墨辊的冷却装置,通过在左端轴或/和右端轴内设置用于通冷却水的通道或空心管,所述通道或空心管与串墨辊的内腔连通,解决印刷过程中常见的油墨乳化问题,使印刷机能印刷出最佳印品,但串墨辊主要是为墨辊转动提供动力、提高更好的转匀油墨以及调节供墨量,其工作原理和工作环境不同,其冷却装置用于印刷机的串墨辊,但无法用于墨缸中。传统的墨缸为单一结构,油墨的供应及回流都是在一个空间,油墨的流动缓慢,散热较慢,一般油墨的温度能够达到40°C以上,热胀冷缩以及空气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如果加快油墨的流动速度又不利于印刷质量的控制,甚至造成油墨的氧化变色。油墨挥发,黏度加大,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油墨水冷装置的墨缸,该墨缸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效果好,能够将油墨的温度控制在室温,有效防止印版变形以及有机溶剂的蒸发,提高印刷品的质量,改善印刷车间的工作环境。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油墨水冷装置的墨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桶体1、搅拌器2、进墨管3、回墨管4以及水冷机构,搅拌器2安装在顶盖上,并深入内侧桶体I中,顶盖上设置两个孔,安装进墨管3和回墨管4,水冷机构由外侧通体5、过水槽6,进水管7以及出水管8组成,所述外侧通体5桶底与内侧桶体I底部密封焊接,其中空部分的直径大于内侧桶体I外沿的直径,在内侧桶体I外沿和外侧通体5内沿之间形成宽度为10_50mm的空间,进水管7安装在外侧通体5的上端接近桶沿的位置,出水管8则安装在下端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过水槽6横跨整个墨缸,其顶端和底端封闭,左右两端与内侧桶体I外沿和外侧通体5内沿之间形成的空间联通,冷水流经过水槽6与油墨间接接触。工作时,通过进水管7将冷却水注入内侧桶体I外沿和外侧通体5内沿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冷却水围绕内侧桶体I和过水槽6流动,将油墨的热量带走,达到降低印版好油墨温度的效果。为了提高冷却水的使用效率,可在出水管8上设置阀门9,待冷却水温度升至合适程度再将其放走进行冷却。为了提高冷却效果,可设置交错的2个以上过水槽6。该技术方案产生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油墨的温度,防止有机溶剂的挥发,改善操作环境,印版浸泡在温度较低的油墨中,对印版也起到冷却作用,改善印版的热胀冷缩现象,防止印版上的图案文字发生变形,影响印刷精度;同时,降低油墨温度可以防止油墨中的部分物质挥发造成的油墨黏度升高,不需要经常补充油墨调整黏度,减少了油墨的使用量,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且,降低温度对于印版材料本身的影响,延长其使用寿命;该墨缸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效果好,能够将油墨温度控制在20°C左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具有油墨水冷装置的墨缸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具有油墨水冷装置的墨缸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所述墨缸的外部结构示意图。1-内侧桶体、2-搅拌器、3-进墨管、4-回墨管、5-外侧通体、6-过水槽,7-进水管、8-出水管、9_阀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具有油墨水冷装置的墨缸,包括内侧桶体1、搅拌器2、进墨管3、回墨管4以及水冷机构,搅拌器2安装在顶盖上,并深入内侧桶体I中,顶桶盖上设置两个孔,安装进墨管3和回墨管4,水冷机构由外侧通体5、过水槽6,进水管7以及出水管8组成,所述外侧通体5桶底与内侧桶体I底部密封焊接,其中空部分的直径大于内侧桶体I外沿的直径,在内侧桶体I外沿和外侧通体5内沿之间形成宽度为IOmm的空间,进水管7安装在外侧通体5的上端接近桶沿的位置,出水管8则安装在下端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过水槽6横跨整个墨缸,其顶端和底端封闭,左右两端与内侧桶体I外沿和外侧通体5内沿之间形成的空间联通,冷水流经过水槽6与油墨间接接触。工作时,通过进水管7将冷却水注入内侧桶体I外沿和外侧通体5内沿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冷却水围绕内侧桶体I和过水槽6流动,将油墨的热量带走,达到降低印版好油墨温度的效果。实施例2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具有油墨水冷装置的墨缸,包括内侧桶体1、搅拌器2、进墨管3、回墨管4以及水冷机构,搅拌器2安装在顶盖上,并深入内侧桶体I中,顶桶盖上设置两个孔,安装进墨管3和回墨管4,水冷机构由外侧通体5、过水槽6,进水管7以及出水管8组成,所述外侧通体5桶底与内侧桶体I底部密封焊接,其中空部分的直径大于内侧桶体I外沿的直径,在内侧桶体I外沿和外侧通体5内沿之间形成宽度为50mm的空间,进水管7安装在外侧通体5的上端接近桶沿的位置,出水管8则安装在下端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过水槽6横跨整个墨缸,其顶端和底端封闭,左右两端与内侧桶体I外沿和外侧通体5内沿之间形成的空间联通,冷水流经过水槽6与油墨间接接触。通过进水管7将冷却水注入内侧桶体I外沿和外侧通体5内沿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冷却水围绕内侧桶体I和过水槽6流动,将油墨的热量带走,达到降低印版好油墨温度的效果,在出水管8上设置阀门9,待冷却水温度升至合适程度再将其放走进行冷却。实施例3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具有油墨水冷装置的墨缸,包括内侧桶体1、搅拌器2、进墨管3、回墨管4以及水冷机构,搅拌器2安装在顶盖上,并深入内侧桶体I中,顶桶盖上设置两个孔,安装进墨管3和回墨管4,水冷机构由外侧通体5、过水槽6,进水管7以及出水管8组成,所述外侧通体5桶底与内侧桶体I底部密封焊接,其中空部分的直径大于内侧桶体I外沿的直径,在内侧桶体I外沿和外侧通体5内沿之间形成宽度为50mm的空间,进水管7安装在外侧通体5的上端接近桶沿的位置,出水管8则安装在下端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交错的2个过水槽6,其顶端和底端封闭,左右两端与内侧桶体I外沿和外侧通体5内沿之间形成的空间联通,冷水流经过水槽6与油墨间接接触。通过进水管7将冷却水注入内侧桶体I外沿和外侧通体5内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油墨水冷装置的墨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桶体(1)、搅拌器(2)、进墨管(3)、回墨管(4)以及水冷机构,搅拌器(2)安装在顶盖上,并深入内侧桶体(1)中,顶盖上设置两个孔,安装进墨管(3)和回墨管(4),水冷机构由外侧通体(5)、过水槽(6),进水管(7)以及出水管(8)组成,所述外侧通体(5)桶底与内侧桶体(1)底部密封焊接,其中空部分的直径大于内侧桶体(1)外沿的直径,在内侧桶体(1)外沿和外侧通体(5)内沿之间形成宽度为10?50mm的空间,进水管(7)安装在外侧通体(5)的上端接近桶沿的位置,出水管(8)则安装在下端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过水槽(6)横跨整个墨缸,其顶端和底端封闭,左右两端与内侧桶体(1)外沿和外侧通体(5)内沿之间形成的空间联通,冷水流经过水槽(6)与油墨间接接触;工作时,通过进水管(7)将冷却水注入内侧桶体(1)外沿和外侧通体(5)内沿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冷却水围绕内侧桶体(1)和过水槽(6)流动,将油墨的热量带走,达到降低印版好油墨温度的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油墨水冷装置的墨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桶体(I)、搅拌器(2)、进墨管(3)、回墨管(4)以及水冷机构,搅拌器(2)安装在顶盖上,并深入内侧桶体(I)中,顶盖上设置两个孔,安装进墨管(3)和回墨管(4),水冷机构由外侧通体(5)、过水槽(6),进水管(7)以及出水管(8)组成,所述外侧通体(5)桶底与内侧桶体(I)底部密封焊接,其中空部分的直径大于内侧桶体(I)外沿的直径,在内侧桶体(I)外沿和外侧通体(5)内沿之间形成宽度为10-50mm的空间,进水管(7)安装在外侧通体(5)的上端接近桶沿的位置,出水管(8)则安装在下端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过水槽(6)横跨整个墨缸,其顶端和底端封闭,左右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忠王军柴云知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玉溪市科技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