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滴灌系统中的滴头,尤其涉及铜祛根环形涡轮紊流压力补偿滴头。
技术介绍
地下滴灌核心焦点问题是易堵塞。近年来,世界各地通过大规模的田间试验发现,地下滴灌普遍存在负压吸泥、作物根系入侵灌水器、容易堵塞等严重问题;而且,造成堵塞的主要原因都大致相同一是与地上滴灌灌水器一样,地下滴灌同样存在内部水中微小固体颗粒、细小毛状物及化学微粒等物质,附着在流道壁及死角处形成栓柱核,发育成泥团造成流道堵塞。二是地下灌水器埋设于地下,出水口被土壤包围,当灌溉管道停水时刻,瞬间毛管中产生的负压能够将土壤中自由微小颗粒吸入灌水器的微孔,发生负压吸泥现象而堵塞滴头。三是由于地下灌水器埋设于作物的根部,植物根的向水性生长,会使作物的毛根进入地下灌水器的滴水孔,造成堵塞。科学研究表明,多种重金属对作物尤其是根系有毒害作用,在重金属含量超出一定临界值时,对植物生长和环境造成危害性影响和污染破坏。其中重金属铜不仅是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元素,又可与植物分泌的有机酸相互作用产生二价铜离子,当铜离子积累浓度达到或介于一定范围区间时,就会对作物尤其是根部生长产生胁迫性抑制作用;当超过一定临 ...
【技术保护点】
铜祛根环形涡轮紊流压力补偿滴头,包括上盖片(29)、弹性膜片(31)、下壳体(3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片(29)为含有铜祛根剂的混合注塑件,其正面呈平弧形,其长边侧壁设有上盖卡条(21),其短边侧壁设有卡扣件(26);所述下壳体(30)为设有腔体且呈长方形的注塑件,其长边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上盖卡条(21)相匹配的向内凸出卡槽(9);所述腔体内短边两侧分别设有膜片格挡Ⅰ(8)、膜片格挡Ⅱ(11),该膜片格挡Ⅰ(8)与膜片格挡Ⅱ(11)之间镶嵌有所述弹性膜片(31);其中:所述上盖片(29)正面设有环形涡流流道(18),该环形涡流流道(18)的一端设有流道进水口(17),其 ...
【技术特征摘要】
1.铜祛根环形涡轮紊流压力补偿滴头,包括上盖片(29)、弹性膜片(31)、下壳体(3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片(29)为含有铜祛根剂的混合注塑件,其正面呈平弧形,其长边侧壁设有上盖卡条(21),其短边侧壁设有卡扣件(26);所述下壳体(30)为设有腔体且呈长方形的注塑件,其长边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上盖卡条(21)相匹配的向内凸出卡槽(9);所述腔体内短边两侧分别设有膜片格挡I (8)、膜片格挡II (11),该膜片格挡I (8)与膜片格挡II(11)之间镶嵌有所述弹性膜片(31); 其中所述上盖片(29)正面设有环形涡流流道(18),该环形涡流流道(18)的一端设有流道进水口(17),其另一端设有回环水孔I (16);所述环形涡流流道(18)外侧设有舌台(20),该舌台(20)上设有出水孔I (19); 所述上盖片(29)背面设有流线型流道(23),该流线型流道(23)的一端设有回环水孔II (22),其另一端设有出水孔II (24);沿所述流线型流道(23)外侧依次设有第三道阻水圈(27)、第二道阻水圈(28)、第一道阻水圈(25);所述回环水孔II (22)与所述回环水孔I(16)相通;所述出水孔II (24)与所述出水孔I (19)相通; 所述下壳体(30)底面设有梳形流水槽(29),该梳形流水槽(29)的居中位置呈字形设置7组进水口,其中在居中设置一组7条进水口 I (I);所述进水口 I (I)的两端分别设有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薛瑞清,战国隆,谢永生,王冲,李文多,王飞,田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