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法乙炔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1029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3:18
一种干法乙炔发生器,包括壳体(5)、搅拌轴(32)和物料反应平台,所述物料反应平台由第一层布料盘(7)、第二层布料盘(9)、第三层布料盘(11)、第四层布料盘(13)、第五层布料盘(15)和第六层布料盘(17)组成。所述第一层布料盘固定在搅拌轴上,第二、三、四、五、六层布料盘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的六层布料盘和壳体底部的上方还分别对应设置有一层耙臂,所述耙臂上设有耙齿或耙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干法乙炔发生器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耗水量小,乙炔收率高,实现了对乙炔气体很好的密封、乙炔泄漏量大大减少、安全性能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干法乙炔发生器,属于化工装备

技术介绍
乙炔是化工生产的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工程塑料、树脂、合成橡胶、医药方面,而国内目前的乙炔主要是由电石法生产,其中大部分是电石湿法乙炔生产。其湿法乙炔工艺是将电石(粒径50-80mm)加入乙炔发生器中,利用水温升的显热带走化学反应热,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工业水(一吨电石需要8. 5吨工业水),同时产生大量的电石渣浆。据2011年底初步统计,国内每年由于湿法乙炔产生的电石渣浆约7000万吨,且损失大量的溶解乙炔。若需要将这些电石渣浆达到能够综合利用,则必须建设压滤装置和烘干装置,而这两类装置都是高耗能的装置,需要大量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所以国内许多厂家都将其堆放处理,致使占去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长时间释放出电石渣臭味、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而随着我国环保要求的不断加强及土地资源的紧缺,一些乙炔生产厂家开始使用干法乙炔工艺生产。相对湿法乙炔工艺,干法乙炔工艺的用水量大大减少(一吨电石只需要2吨左右的工业水),同时生成的电石废渣是干燥粉末状,可以直接广泛应用于生产水泥、烟气脱硫等领域。但现有的干法乙炔工艺尚未完全达到成熟,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法乙炔发生器,包括壳体(5)、搅拌轴(32)和物料反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反应平台由偶数层布料盘和耙臂组成;所述第奇数层布料盘与壳体(5)之间具有间隙,第偶数层布料盘上分别设有中心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法乙炔发生器,包括壳体(5)、搅拌轴(32)和物料反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反应平台由偶数层布料盘和耙臂组成;所述第奇数层布料盘与壳体(5)之间具有间隙,第偶数层布料盘上分别设有中心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乙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反应平台由第一层布料盘(7 )、第二层布料盘(9 )、第三层布料盘(11)、第四层布料盘(13)、第五层布料盘(15 )和第六层布料盘(17)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法乙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布料盘(7)、第三层布料盘(11)、第五层布料盘(15)与壳体(5)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层布料盘(9)、第四层布料盘(13)、第六层布料盘(17)上分别设中心孔;第六层布料盘(17)上在搅拌轴(5)与壳体(6)内壁之间的中间部位均布设置有落料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法乙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六层布料盘和壳体(5)底部分别对应设置一层耙臂,所述耙臂上设有耙齿或耙钉,第一层耙臂(6)固定在壳体(5)内壁上,第二层耙臂(8)、第三层耙臂(10)、第四层耙臂(12)、第五层耙臂(14)、第六层耙臂(16)和壳体(5)底部上方的第七层耙臂(18)固定在搅拌轴(32)上。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干法乙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盘采用水平结构的布料盘。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法乙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耙臂(8)与所述第七层耙臂(18)上分别设置有清壁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乙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法乙炔发生器底部还设有一个或两个清理孔。8.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勇甘立峰郭世碧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鹏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