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肩部夹揉按摩器,包括一壳体、一动力单元、一枢设在壳体的转轴、一传动机构和两摇臂机构,该传动机构连接动力单元和转轴,动力单元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该转轴固接两偏心块,偏心块具有一外回转面,外回转面的轴线和转轴的轴线相交;该摇臂机构包括摇臂,摇臂设安装孔和定位部,安装孔适配套设在偏心块的外回转面外;该壳体设有两个分别配合两摇臂的定位部以限制摇臂转动的定位结构。它具有如下优点:动力单元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通过偏心块和定位结构带动摇臂活动,使摇臂实现夹揉功能,使一个按摩器既能实现颈部与肩部的夹揉按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颈肩部夹揉按摩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按摩器走进普通人家,如按摩椅、按摩背靠等。使用按摩器能够起到放松肌肉,舒缓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可缓解疲劳、减轻肌肉酸痛,放松身体,减轻压力等作用。按摩器内的按摩机构的性能很大程度决定了按摩器的功能和按摩效果。传统的按摩产品中,肩部按摩与颈部按摩分为两个机构独立运作,肩部按摩机构负责肩部按摩,颈部按摩机构负责颈部按摩。要实现颈部与肩部的同步按摩,需要2个不同的机构同时运作才能实现,造成按摩器体积大,操作不方便,还带来成本的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颈肩部夹揉按摩器,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按摩器所存在的不足。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颈肩部夹揉按摩器,包括一壳体、一动力单元、一枢设在壳体的转轴、一传动机构和两摇臂机构,该传动机构连接动力单元和转轴,动力单元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该转轴固接两偏心块,偏心块具有一外回转面,外回转面的轴线和转轴的轴线相交;该摇臂机构包括摇臂,摇臂设安装孔和定位部,安装孔适配套设在偏心块的外回转面外;该壳体设有两个分别配合两摇臂的定位部以限制摇臂转动的定位结构。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壳体的定位结构为一适配定位部且平行转轴轴线的滑槽。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两偏心块轴线对称设置,该两摇臂机构轴线对称设置。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摇臂包括一基座和两个固设在基座的伸出部,该安装孔开设在基座,该定位部凸设在基座;该摇臂机构还包括车轮软胶按摩头,该车轮软胶按摩头连接在伸出部。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摇臂的安装孔和偏心块的外回转面间设轴承。—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动力单兀和传动机构装设在壳体内,且,该摇臂伸出壳体外。—较佳实施例之中该传动机构包括一蜗杆润轮机构和至少一齿轮传动机构。—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动力单元具有动力轴,该涡轮蜗杆机构包括一设在动力轴的蜗杆和一枢接壳体的涡轮,涡轮啮合蜗杆;该齿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涡轮和转轴。—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该下盖包括一底壁和一由底壁外周缘向上延伸的下围壁,该底壁上设两固座,该固座顶面凹设下半圆槽;该上盖包括一顶壁和一由顶壁向下延伸的上围壁,该上围壁设两上半圆槽;该上盖和下盖固接,该上盖的上围壁配合下围壁部分和两固座,该上半圆槽和下半圆槽配合成枢孔;该转轴连接在两枢孔且末端伸出两固座外成伸出端部,该偏心块固接在伸出端部,该两摇臂位于两固座之外。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动力单元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通过偏心块和定位结构带动摇臂活动,使摇臂实现夹揉功能,使一个按摩器既能实现颈部与肩部的夹揉按摩,以克服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不足且产生如下技术效果a、单机实现颈部按摩与肩部按摩,结构紧凑,大大减小按摩器具体积,能运用在较小的按摩器具上,携带方便,操作方便;b、结构简单,在得到更多按摩效果的同时,成本大大降低;c、采用偏心块结构,加工方便,如可用注塑成型工艺生产,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2、伸出部连接有车轮软胶按摩头,成功模仿真人按摩效果,就像手指一样有弹性,且可实现同时揉捏颈部和肩部的功能。3、传动机构包括涡轮蜗杆机构和齿轮传动机构,结构紧凑。4、上盖的上围壁配合下围壁部分和两固座,上半圆槽和下半圆槽配合成枢孔,偏心块固接在伸出端部,两摇臂位于两固座之外,布局合理,结构紧凑。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按摩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按摩器之去除上盖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查阅图1和图2,一种颈肩部夹揉按摩器,包括一壳体10、一动力单元20、一枢设在壳体10的转轴30、一传动机构和两摇臂机构40。该壳体10包括上盖11和下盖12。该下盖12包括一底壁和一由底壁外周缘向上延伸的下围壁,该底壁上设两固座13,该固座13顶面凹设下半圆槽14。该上盖11包括一顶壁和一由顶壁向下延伸的上围壁,该上围壁设两上半圆槽15 ;该上盖11和下盖12固接,该上盖11的上围壁配合下围壁部分和两固座13,该上半圆槽14和下半圆槽15配合成枢孔。该转轴30连接在两枢孔且末端伸出两固座13外成伸出端部。本实施例之中,另设两轴套31固接在转轴30,该两轴套31适配靠在两固座13之相面向的侧面,以使转轴30能转动连接在壳体10,以限制转轴30轴线移动。该转轴30还固接两偏心块32,偏心块32具有一外回转面,外回转面的轴线和转轴30的轴线相交。本实施例之中,偏心块32套在转轴30外,该套接截面为非圆形,以限制相对转动;再通过限位块33和转轴30凸肩结构配合实现轴向定位,以此将偏心块固接在转轴。该动力单元20和传动机构装设在壳体10内,该传动机构连接动力单元20和转轴30,以使得动力单元20能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轴30转动。本实施例之中,该传动机构包括一蜗杆涡轮机构和两齿轮传动机构。该动力单元20为电机且具有动力轴,该涡轮蜗杆机构包括一设在动力轴的蜗杆51和一枢接壳体10的涡轮52,涡轮52啮合蜗杆51 ;该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一同轴固接润轮52的第一齿轮53和一枢接壳体的第二齿轮54,该第一齿轮53和第二齿轮54卩齿合;该第二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一同轴固接第二齿轮54的第三齿轮55和一同轴固接转轴的第四齿轮56,该第三齿轮55和第四齿轮56卩齿合。本是实施例之中,该第二齿轮传动机构采用锥齿轮传动机构。本实施例之中,设两个齿轮传动机构,但并不以此为限,根据需要,也可只设有一个齿轮传动机构,该齿轮传动机构采用直齿轮传动机构。该摇臂机构40包括摇臂41和按摩头,摇臂设安装孔42和定位部43,安装孔42适配套设在偏心块32的外回转面外。本实施例之中,该摇臂41包括一基座411和两个固设在基座的伸出部412,该安装孔42开设在基座,该定位部43凸设在基座,该伸出部连接有车轮软胶按摩头44。本实施例之中,该偏心块32固接在转轴30的伸出端部,该两摇臂41位于两固座13之外,以使摇臂41伸出壳体10外。为了减小摩擦力,该摇臂41的安装孔42和偏心块32的外回转面间设轴承46,另设轴承挡圈45以定位轴承46轴向位置。该壳体10设有两个分别配合两摇臂41的定位部以限制摇臂转动的定位结构,该壳体的定位结构为一设在下盖底壁的适配定位部43且平行转轴轴线的滑槽16。本实施例之中,该两偏心块32轴线对称设置,该两摇臂机构40轴线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之中,本按摩器的大部分结构能采用塑胶成型,加工方便。电机20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轴30转动,偏心块32与转轴30同速转动,左右摇臂41套在偏心块32上,并通过滑槽16和定位部43配合限制摇臂41轴向转动,让摇臂41的定位部在滑槽16中摆动,使摇臂41左右摇摆。摇臂41上的一对按摩软胶按摩头43,在摇臂41左右摇摆时,I个按摩软胶按摩头43对人体颈部按摩,另一个按摩软胶按摩头43对人体肩部的按摩,来达到对颈部与肩部同时的按摩效果,限位块33固定在转轴30的最外端,限制左右摇臂在受到径向力时能很好的与偏心块配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颈肩部夹揉按摩器,包括一壳体、一动力单元、一枢设在壳体的转轴、一传动机构和两摇臂机构,该传动机构连接动力单元和转轴,动力单元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其特征在于:该转轴固接两偏心块,偏心块具有一外回转面,外回转面的轴线和转轴的轴线相交;该摇臂机构包括摇臂,摇臂设安装孔和定位部,安装孔适配套设在偏心块的外回转面外;该壳体设有两个分别配合两摇臂的定位部以限制摇臂转动的定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肩部夹揉按摩器,包括一壳体、一动力单元、一枢设在壳体的转轴、一传动机构和两摇臂机构,该传动机构连接动力单元和转轴,动力单元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其特征在于该转轴固接两偏心块,偏心块具有一外回转面,外回转面的轴线和转轴的轴线相交;该摇臂机构包括摇臂,摇臂设安装孔和定位部,安装孔适配套设在偏心块的外回转面外;该壳体设有两个分别配合两摇臂的定位部以限制摇臂转动的定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肩部夹揉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定位结构为一适配定位部且平行转轴轴线的滑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肩部夹揉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该两偏心块轴线对称设置,该两摇臂机构轴线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肩部夹揉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该摇臂包括一基座和两个固设在基座的伸出部,该安装孔开设在基座,该定位部凸设在基座;该摇臂机构还包括车轮软胶按摩头,该车轮软胶按摩头连接在伸出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肩部夹揉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该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剑寒,茅煦凡,庄敏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