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减小的板式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7023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22:09
提供了一种过滤器组件(30)、板式过滤单元(38)和用于供应过滤器组件(30)方法。过滤器组件(30)包括具有进口(34)和出口(36)的外壳(32)和用于过滤从进口(34)到出口(36)的流体的板式过滤单元(38),板式过滤单元(38)在外壳(32)中包括过滤介质(40)。板式过滤单元(38)被配置以减小从外壳进口(34)到进口容腔(42)内的进流的阻力和减小从出口容腔(44)到外壳出口(36)的出流的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式过滤器。
技术介绍
板式过滤器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典型地,待过滤的流体从入口流入继而横向 流过板式过滤单元继而流到出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在板式过滤器技术的持续的开发工作中出现的。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过滤器组件的等距视图。图2与图1类似,但其部分地被剖除。图3是图1的过滤器组件的截面图。图4是安装在图1的过滤器外壳内的板式过滤单元组件的等距视图。图5是图4的板式过滤单元组件的侧视图。图6与图1类似,其显示了另一个实施例。图7是图6的过滤器组件的剖视图。图8是图6的过滤器组件的截面图。图9与图8类似,其显示了另一个实施例。图10是图9的实施例的等距视图。图11与图4类似,其显示了另一个实施例。图12是显示了图11的板式过滤单元组件的侧视图。图13是显示了安装在外壳内的图11的板式过滤单元组件的截面图。图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板式过滤单元的等距视图。图15与图11类似,其显示了另一个实施例。图16是图15的板式过滤单元组件的侧视图。图17是图15的板式过滤单元组件的截面图。图18是安装在外壳内的板式过滤单元组件的一个替代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19与图18类似,其显示了另一个实施例。图20与图18类似,其显示了另一个实施例。图21与图18类似,其显示了另一个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图1-5显示了过滤器组件30,其包括具有进口 34和出口 36的外壳32以及外壳内 的板式过滤单元38,板式过滤单元38包括过滤介质40用于过滤从进口 34流到出口 36的流体。板式过滤单元38将外壳分成进口容腔42和出口容腔44。板式过滤单元38被配置 以a)减小从进口 34进入进口容腔42的进流的阻力和b)减少从出口容腔44到出口 36的 出流的阻力。如图3中可见的,板式过滤单元38被放置以便既不阻碍也不堵塞从进口 34 流入进口容腔42的进流,并且被放置以便既不阻碍也不堵塞从出口容腔44到出口 36的出 流。板式过滤单元被进一步配置和放置以增加进口容腔42内的空隙空间及增加出口容腔 44内的空隙空间。在空气过滤器的实施中,需要优化或最大化进口容腔42内的上游进口容积用于 改进灰尘在板式空气过滤单元38上的分布。在一些汽车空气过滤器的应用中,需要优 化及最大化出口容腔44内的下游容积用于改进空气过滤器下游的MAFS(mass air flow sensor,质量型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性能。当板式空气过滤单元随着时间而载荷,即从干净 到肮脏,在MAFS之前的空隙空间和开口容积在保证稳定的MAFS性能上是重要的。在各种 汽车封装的环境中,外壳内的空隙空间小,或仅在不可使用的位置可得到空隙空间。本公开 的组件在一个汽车的应用中如期地降低了穿过进气系统的阻力,其既包括进入进口容腔的 进口又包括离开出口容腔的出口。在图2中,流体沿着直线形的进流流径46穿过外壳进口 34流入进口容腔42而不 拦截板式过滤单元38,然后如箭头48所示其从直线形的进流流径46转弯以流过板式过滤 单元38,然后转弯并沿着直线形的出流流径50从出口容腔44流过外壳出口 36而不拦截板 式过滤单元38。在替代的或额外的流体的流动描述中,流体沿着第一轴向流向46穿过进口 34轴向地流入外壳,然后如箭头48所示横向地穿过板式过滤单元38,然后沿着第二轴向流 向50穿过出口 36轴向地流出外壳。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流体在容腔42和44的每一个中 沿着轴向流向流动,而其通过其他的流向也是可能的。如箭头48所示,流体从进口容腔42 横向地流过板式过滤单元38到出口容腔44。进口容腔42和出口容腔44横向地隔开在板 式过滤单元38的相对的两侧上,板式过滤单元38横向地放置在其间。板式过滤单元38相 对于所提到的轴向流向倾斜地延伸。随着流体离开进口 34前进,即在图2和3中从那里向 左流动,进口容腔42的容积增加,并且,随着流体朝向出口 36前进,即在图2和3中向左流 动,出口容腔44的容积减少。图6-10显示了另一个实施例,在适合之处使用了与上述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便于 理解。在此实施例中,随着流体离开进口 34前进,即在图7和8中向左流动,进口容腔42 的容积减少,并且随着流体朝向出口 36前进,即在图7和8中向左流动,出口容腔44的容 积增加。板式过滤单元38具有边框52,图4、5,其具有远端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端壁54和 56,图2。第一端壁54接近进口 34。第二端壁56接近出口 36。每个端壁具有沿如箭头48 所示的流体流过板式过滤单元38的方向延伸的高度。第一端壁的高度与第二端壁的高度 不同。在图2和7的实施例中,第一端壁54的高度大于第二端壁65的高度。板式过滤单 元38具有沿流体流过其中的,即如箭头48所示的,方向的高度。第一端壁54的高度大于 板式过滤单元的高度,第二端壁56的高度小于板式过滤单元的高度。外壳32包括底58和盖60,两者在接口拼合线62处连接,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 板式过滤单元38的边框52具有安装垫圈或法兰64,图4,其将板式过滤单元在拼合线62 处安装到外壳,例如通过被夹在外壳的底和盖上的互补的法兰之间,以及使出口容腔44对进口容腔42封闭。在图1-3中,接口拼合线62和板式过滤单元38相对于所提到的轴向方向46和/或50倾斜地延伸。在图6-8中,接口拼合线62平行于所提到的轴向方向46和 /或50延伸,板式过滤单元38相对于所提到的轴向方向倾斜地延伸。在图1-3中,拼合线和板式过滤单元可以相对于彼此平行地或非平行地延伸。在图6-8中,拼合线和板式过滤单元相对于彼此非平行地延伸。在图6-10中,每个底58和盖60具有各自的一组搁架66和68,以在其间被安装和被封闭的关系接合并套嵌板式过滤单元的边框52。搁架中的至少一个,例如搁架68,图 7-10,横向地隔开于所提到的拼合线62a。在一个实施例中,搁架包括横向地延伸的肋状部, 例如形成在底58内的肋状部70,其接合并支撑边框52。一组给定的肩状部,如盖60上的肩状部68,平行于板式过滤单元延伸并以封闭的关系,例如在垫圈72处,接合边框52。另一组给出的搁架,如底58的74,相对于板式过滤单元倾斜地延伸并以封闭的关系在其较低的边缘处接合边框52。在图1-10中,板式过滤单元38是直平面的,S卩,其处于单一的二维平面中,其在该二维中的每一个中皆为直线形的。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板式过滤单元是非直平面的,例如图11-21所示的,其中在适合之处使用了与上述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便于理解。在图11-13 中,板式过滤单元80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82,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其具有至少两个弯曲部 82、84,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其是S形的并具有在两个弯曲部82和84之间的过渡部86,过渡部86具有横贯进口容腔42朝向进口 34的上游面88和横贯出口容腔44朝向出口 36的下游面90。板式过滤单元包括过滤介质92,其可以采用各种已知的形式,包括图14中所示的褶皱状过滤介质。板式过滤单元,38,图1-10,80,图11-14,80a,图15-17,包括过滤介质40、92、92a, 其具有边框52、94、94a,边框52、94、94a被配置以一种定向安装板式过滤单元38、80、80a, 该定向减小了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过滤器组件,包括具有进口和出口的外壳、在所述外壳内用于过滤从所述进口流到所述出口的流体的板式过滤单元,所述板式过滤单元将所述外壳分为进口容腔和出口容腔,所述板式过滤单元被配置以a)减小从所述进口到所述进口容腔的进流的阻力;和b)减小从所述出口容腔到所述出口的出流的阻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流体沿直线形的进流流径流过所述进口进入所述进口容腔并从所述直线形的进流流径转弯以流过所述板式过滤单元,以及其中流体沿直线形的出流流径从所述出口容腔流过所述出口而不拦截所述板式过滤单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流体在所述进口和出口容腔中的至少一个内沿轴向方向流动,并且从所述进口容腔横向地流过所述板式过滤单元到所述出口容腔,所述进口容腔和所述出口容腔被横向地隔开在其间的所述板式过滤单元的相对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板式过滤单元相对于所述轴向方向倾斜地延伸。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随着流体从所述进口前进所述进口容腔的容积增加,且随着流体向所述出口前进所述出口容腔的容积减少。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随着流体从所述进口前进所述进口容腔的容积减少,且随着流体向所述出口前进所述出口容腔的容积增加。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板式过滤单元具有边框,所述边框具有远端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端壁,所述第一端壁接近所述进口,所述第二端壁接近所述出口,每个所述端壁具有沿流过所述板式过滤单元的流体的方向延伸的高度。所述第一端壁的高度 与所述第二端壁的高度不同。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端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端壁的高度。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板式过滤单元具有沿流过其中的流体的方向的高度,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端壁中的一个的高度大于所述板式过滤单元的高度,并且所述第一及第二端壁中的另一个的高度小于所述板式过滤单元的高度。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外壳包含在接口拼合线处相接的底和盖,所述板式过滤单元具有带有安装法兰的边框,所述边框将所述板式过滤单元在所述拼合线处安装到所述外壳并使所述出口容腔对于所述进口容腔封闭。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流体在所述进口和出口容腔中的至少一个内沿轴向方向流动,并且从所述进口容腔横向地流过所述板式过滤单元到所述出口容腔,所述进口容腔和所述出口容腔被横向地隔开在其间的所述板式过滤单元的相对侧,以及其中所述外壳包含在接口拼合线处相接的底和盖,以及其中所述拼合线和所述板式过滤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所述轴向方向倾斜地延伸。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拼合线平行于所述轴向方向延伸,所述板式过滤单元相对于所述轴向方向倾斜地延伸。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拼合线和所述板式过滤单元都相对于所述轴向方向倾斜地延伸。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拼合线和所述板式过滤单元以相对于彼此非平行的关系延伸。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流体从所述进口容腔横向地流过所述板式过滤单元到所述出口容腔,所述外壳包含在接口拼合线处相接的底和盖,所述板式过滤单元具有用于在所述外壳内安装及封闭所述板式过滤单元的边框,每个所述底和所述盖具有各自的一组搁架,所述搁架以在其间被安装及被封闭的关系接合并套嵌所述边框,所述搁架中的至少一个被横向地隔开于所述拼合线。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搁架包括横向延伸的肋状部,所述肋状部接合并支撑所述边框。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过滤器组件,给定的一组所述搁架平行于所述板式过滤单元延伸并以封闭的关系接合所述边框。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第一给定组的所述搁架平行于所述板式过滤单元延伸并以封闭的关系接合所述边框,第二给定组的所述搁架相对于所述板式过滤单元倾斜地延伸并以封闭的关系接合所述边框。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过滤器组件,第一给定组的所述搁架平行于所述板式过滤单元延伸并以封闭的关系接合所述边框,第二给定组的所述搁架相对于所述板式过滤单元倾斜地延伸并以封闭的关系接合所述边框,第三给定组的所述搁架包含横向延伸的肋状部,所述肋状部接合并支撑所述边框。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板式过滤单元是直平面的。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板式过滤单元是非直平面的。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板式过滤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23.如权利要求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静王建华卡迪克·文卡塔拉曼卡拉·R·卡兹达约翰·C·卢卡萨维兹罗伯特·A·班尼斯特奥文·D·肯德尔司各特·W·施瓦兹
申请(专利权)人:康明斯过滤IP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