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62905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在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第一数据信息和在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第二数据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分层重构;将重构后的第一数据信息与重构后的第二数据信息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对应遍历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解决了在不同设计平台中数据校验较慢、错误较多的问题,提高了在不同设计平台转换过程中数据校验的效率。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工厂中许多设计,如产品工艺、性能测试设计等,最初通常是从平面视图设计开始,即通过绘制工艺过程和测量控制技术方面的流程和系统图进行初步研究论证,上述平面视图设计或系统设计等一般是通过二维设计进行,该过程一般称之为二维设计;通过二维设计阶段,经过反复论证,在平面视图设计上进行建模,形成立体视图模型,利用三维模型建立空间位置等信息,实现布置设计,该过程一般称之为三维设计。由于二维设计和三维设计的理念存在差异,例如,在许多建筑、设施、设备、器件、物品等产品设计中,二维设计管线与三维设计管线的划分边界也不同。二维设计对管线的划分主要按照其完成的功能来划分,三维设计对管线的划分主要按照其安装分区来划分。并且二维设计与三维设计对支管的划分不同,同时二维设计中只涉及到功能管件,三维设计涉及到实体工厂的所有管件。如何确定二维/三维设计中管件连接关系、管件属性等数据与三维/ 二维设计中管件连接关系、管件属性等数据是否对应,通常通过人工比对,耗费时间较长,并且容易产生差错,效果较差。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在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第一数据信息和在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第二数据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分层重构;将重构后的第一数据信息与重构后的第二数据信息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对应遍历比较,若相同,则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图模设计中数据一致性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在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第一数据信息和在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第二数据信息; 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分层重构; 将重构后的第一数据信息与重构后的第二数据信息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对应遍历比较,若相同,则结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分层重构具体为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父子关系重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在第一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和属性标识,所述第二数据信息包括在第二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和属性标识,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分层重构具体为根据头尾连接标识和属性标识,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分层重构,根据头尾连接标识和属性标识,将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按照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分层重构。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在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管线号、头尾连接标识和管件类型标识,所述第二数据信息包括在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管线号、头尾连接标识和管件类型标识,所述将重构后的第一数据信息与重构后的第二数据信息在管线层、支管层、管件层对应遍历比较具体为 若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管线号与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管线号一致,则校验结果为管线层数据一致; 若第一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与第二设计平台中的头尾连接标识一致,则校验结果为支管层数据一致; 若第一设计平台中的管件类型标识与第二设计平台中的管件类型标识一致,则校验结果为管件层数据一致。5.如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