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与其贴合方法。触控面板包括感应基板、保护盖板、挡墙及一黏合胶。挡墙形成于感应基板与保护盖板之间,挡墙具有数个开孔且围绕一容置空间。黏合胶形成于容置空间内并黏合感应基板与保护盖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减少溢胶量的。
技术介绍
传统触控面板包括感应基板及保护盖板(cover glass)。感应基板与保护盖板通过液态光学胶膜进行贴合。在贴合制程中,保护盖板与感应基板之间无支撑物,因此保护盖板与感应基板在贴合后未固化前,基板持续受到重力影响而导致二基板之间之间隙变异而无法达到理想状态。实际上,位于保护盖板与感应基板之间的液态光学胶会因为间隙的变小而导致过多的溢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系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在贴合过程中,可有效防止过多的溢胶。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括一感应基板、一保护盖板、一挡墙及一黏合胶。挡墙形成于感应基板与保护盖板之间,挡墙具有开孔,挡墙围绕一容置空间。黏合胶形成于容置空间内并黏合感应基板与保护盖板。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触控面板及一显不面板。触控面板包括一感应基板、一保护盖板、一挡墙及一黏合胶。挡墙形成于感应基板与保护盖板之间,挡墙具有开孔,挡墙围绕一容置空间。黏合胶形成于容置空间内并黏合感应基板与保护盖板。显示面板对应触控面板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贴合方法。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保护盖板;形成一挡墙于保护盖板上,其中挡墙具有开孔,挡墙围绕一容置空间;形成一呈液态的黏合胶于该容置空间内;对组保护盖板与一感应基板,其中挡墙形成于感应基板与保护盖板之间;以及,固化对组后的保护盖板与感应基板,使挡墙及呈液态的黏合胶固化。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俯视图。图1B绘示图1A中沿方向1B-1B’的剖视图。图1C绘示图1A中沿方向1C-1C’的剖视图。图2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挡墙的剖视图。图3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挡墙的剖视图。图4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图5至8绘示图1的触控面板的贴合方法的过程图。图9A至9C绘示图3的触控面板的贴合方法的过程图。图10绘示图5的触控面板的贴合方法的过程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200,300 :触控面板110 :感应基板120 :保护盖板121 :遮光层130,230,330 :挡墙130a :开孔131 :子挡墙131u、132u :上表面130s、140s :外侧面132 :分离挡墙140 :黏合胶231 :低挡墙232 :高挡墙 331 :粒状挡墙331s :曲面侧壁400 :触控显示面板410 :显示面板420 :外框Hl 闻低差H2、H3 :厚度SP :容置空间T1、T2 :喷嘴W:宽度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A及1B,图1A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俯视图,图1B绘示图1A中沿方向1B-1B’的剖视图。如图1A所示,触控面板100包括感应基板110、保护盖板(Cover Glass) 120、挡墙(Dam) 130及黏合胶140 (黏合胶140绘示于图1B)。如图1A所示,挡墙130围绕容置空间SP。黏合胶140形成于容置空间SP内并黏合感应基板110与保护盖板120。该黏合胶140亦称为光学黏合胶,具有与玻璃(或与该黏合胶相邻的其它介质层)折射率相近的折射率,可降低对穿越该黏合胶的透射光的影响。如图1B所示,挡墙130形成于感应基板110与保护盖板120之间,挡墙130具有至少一开孔130a。本实施例中,各开孔130a连通容置空间SP与挡墙130的外部。较佳但非限定地,该些开孔130a均匀地分布于保护盖板120的边缘。本实施例中,挡墙130系环状挡墙,较佳地系封闭环状(closed shape)挡墙。由于挡墙130呈封闭状,其可产生甚佳阻挡黏合胶140的作用,以减少或避免黏合胶140溢胶。当开孔130a的宽度W愈小,对避免溢胶的效果愈大。一实施例中,宽度W介于约O. 5至1. 2厘米(mm)之间。此外,容置空间SP内的气体可经由开孔130a排放至触控面板100之外,减少或避免气体残留在容置空间SP内,形成具有气泡缺陷的不良品。请参照图1C,其绘示图1A中沿方向1C-1C’的剖视图(方向1C-1C’经过开孔)。黏合胶140的一部分(例如是余胶)形成于开孔130a内,因此可减少或避免黏合胶140的余胶溢出至挡墙130的外部。黏合胶140可不超过挡墙130的外侧面130s ;或者,黏合胶140可实质上对齐挡墙130的外侧面130s,例如,黏合胶140的外侧面140s面与外侧面130s共面。或者,黏合胶140可略突出于挡墙130的外侧面130s。由于黏合胶140受到挡墙130的阻挡,黏合胶140突出挡墙130的外侧面130s的量可控制在可接受或预期范围内。也就是说,即使黏合胶140突出挡墙130的外侧面130s,也不需特别去除(例如以人为擦拭)突出的黏合胶140。挡墙130具有多种结构,以下系举例说明。请回到图1B,挡墙130可包括子挡墙131及数个分离挡墙132。子挡墙131环绕容置空间SP。该些分离挡墙132分离地配置于子挡墙131上,相邻二分离挡墙132与子挡墙131定义对应的开孔130a。 此外,子挡墙131与分离挡墙132的高低差Hl约介于50至200微米(μ m)之间。例如,子挡墙131的上表面131u与分离挡墙132的上表面132u的间距介于50至200微米之间。请参照图2,其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挡墙的剖视图。触控面板200中,其挡墙230包括数个高挡墙232及数个低挡墙231。各低挡墙231连接相邻二高挡墙232。其中,各低挡墙231与相邻二高挡墙232定义对应的开孔130a。—实施例中,开孔130a的宽度W介于约O. 5至1. 2mm之间,而高挡墙232的厚度H2介于约100至500 μ m。请参照图3,其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挡墙的剖视图。触控面板300中,其挡墙330包括数个粒状挡墙331,相邻二粒状挡墙331彼此连接且定义对应的开孔130a。如图3中局部3A’的放大图所示,各粒状挡墙331具有曲面侧壁331s,粒状挡墙331的曲面侧壁331s与相邻的粒状挡墙331的曲面侧壁331s系相对而定义对应的开孔130ao本专利技术的挡墙的结构并不受上述实施例中所限制,只要是呈且具有至少一与外部相通的开孔的挡墙皆属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挡墙。请参照图4,其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触控显示面板400包括显示面板410、外框420及上述触控面板100。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0可以用触控面板200或300取代。显示面板410对应触控面板100配置。外框420围绕显示面板410及触控面板100,以保护显示面板410及触控面板100。请参照图5至8,其绘示第I图的触控面板的贴合方法的过程图。如图5所示,提供保护盖板120。于本步骤之前,可包括形成遮光层121于保护盖板120的步骤,遮光层121形成于保护盖板120的边缘。此外,遮光层121例如是黑色矩阵。如第6A至7B图所示,形成挡墙130 (挡墙130绘示于第7A图)于保护盖板120上。其中,挡墙130具有至少一开孔130a,挡墙130围绕容置空间SP,各开孔130a连通容置空间SP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感应基板;一保护盖板;一挡墙,形成于该感应基板与该保护盖板之间,该挡墙具有一开孔且围绕一容置空间;以及一黏合胶,形成于该容置空间内并黏合该感应基板与该保护盖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一感应基板; 一保护盖板; 一挡墙,形成于该感应基板与该保护盖板之间,该挡墙具有一开孔且围绕一容置空间;以及 一黏合胶,形成于该容置空间内并黏合该感应基板与该保护盖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挡墙包括 一子挡墙,环绕该容置空间;以及 多个分离挡墙,该些分离挡墙分离地配置于该子挡墙上,相邻二该分离挡墙与该子挡墙定义该开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挡墙包括 多个粒状挡墙,相邻二该粒状挡墙彼此连接且定义该开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粒状挡墙具有一曲面侧壁,相邻二该粒状挡墙的该些曲面侧壁相对而定义该开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挡墙包括 多个高挡墙;以及 多个低挡墙,各该低挡墙连接相邻二该高挡墙; 其中,各该低挡墙与相邻二该高挡墙定义该开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黏合胶的一部分形成于该开孔。7.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 一触控面板,包括 一感应基板; 一保护盖板; 一挡墙,形成于该感应基板与该保护盖板之间,该挡墙具有一开孔且围绕一容置空间;及 一黏合胶,形成于该容置空间内并黏合该感应基板与该保护盖板;以及 一显示面板,对应该触控面板配置。8.—种触控面板的贴合方法,包括 提供一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盈玮,李志诚,许竣杰,
申请(专利权)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