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6245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显影部件,其在旋转的同时向图像承载体供给液体显影剂并且利用所述液体显影剂将形成在所述图像承载体上的潜像显影;层形成装置,其在所述显影部件上形成显影剂层,所述显影剂层是由所述液体显影剂形成的层;充电装置,其对由所述层形成装置在所述显影部件上形成的所述显影剂层充电,所述充电装置沿所述显影部件的旋转方向位于所述图像承载体的上游;以及加热装置,其对由所述层形成装置在所述显影部件上形成的所述显影剂层加热。所述加热装置沿所述显影部件的旋转方向位于所述充电装置的上游且位于所述层形成装置的下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2-287512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涂布装置和温度调节装置,该涂布装置均匀地形成液体显影剂的薄层。该涂布装置包括:涂布辊,其具有雕刻成规则图案的表面;以及刮刀,其与涂布辊的表面接触以调节待被涂布的液体显影剂的量。温度调节装置调节涂布辊的表面的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显影操作期间在将显影剂层的粘度保持得低的同时通过充电操作来使显影剂层中的色调剂容易地移动并且聚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显影部件,其在旋转的同时向图像承载体供给液体显影剂,并且利用所述液体显影剂将形成在所述图像承载体上的潜像显影;层形成装置,其在所述显影部件上形成显影剂层,所述显影剂层是由所述液体显影剂形成的层;充电装置,其对由所述层形成装置在所述显影部件上形成的所述显影剂层充电,所述充电装置沿所述显影部件的旋转方向位于所述图像承载体的上游;以及加热装置,其对由所述层形成装置在所述显影部件上形成的所述显影剂层加热。所述加热装置沿所述显影部件的旋转方向位于所述充电装置的上游且位于所述层形成装置的下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冷却装置,其将所述显影部件上的所述显影剂层冷却。所述冷却装置将所述显影剂层的沿所述显影部件的旋转方向位于所述图像承载体的上游且位于所述充电装置的下游的部分冷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所述显影部件是在多个辊子之间伸展的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所述冷却装置接触所述显影剂层并且对所述冷却装置施加电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所述显影部件是中空的显影辊,并且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显影辊的内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与不包括局部加热显影剂层位于充电装置上游的部分的加热装置的构造相比,可以在显影操作期间将显影剂层的粘度保持得低的同时通过充电操作来更加容易地移动并且聚集显影剂层中的色调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与当采用不存在冷却装置的构造时的显影剂层相比,已经过加热装置加热的显影剂层可以在显影操作期间具有高的粘度,其中所述冷却装置对显影剂层的位于充电装置下游且位于图像承载体上游的部分进行冷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与显影部件是显影辊的构造相比,允许更加自由地布置诸如充电装置或冷却装置等显影部件周围的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与不包括冷却装置的构造相比,已经过加热装置加热的显影剂层在显影操作期间进一步可靠地具有高粘度,其中所述冷却装置对显影剂层的位于充电装置下游且位于图像承载体上游的部分进行冷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与不包括冷却装置的构造相比,已经过加热装置加热的显影剂层在显影操作期间进一步可靠地具有高粘度,其中所述冷却装置对显影剂层的位于充电装置下游且位于图像承载体上游的部分进行冷却。附图说明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变型例的显影装置的示意图;图5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变型例的显影装置的示意图;图5B是沿着显影辊的轴线方向截取的冷却剂循环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以及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首先,将描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作为图像承载体实例的鼓形感光体12。在感光体12周围布置有充电器20、曝光装置22、显影装置100、转印装置30、感光体清洁器70等。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格栅电晕管充电器作为充电器20,其通过电晕放电对感光体12的表面充电。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LED曝光装置作为曝光装置22。曝光装置22根据图像信息对已经过充电器20充电的感光体12曝光,以在感光体12的表面上形成潜像。注意到曝光装置22可以是除了LED曝光装置之外的其他曝光装置,诸如为用激光束对感光体12曝光的曝光装置。显影装置100利用液体显影剂G(参见图2)将已形成在感光体12上的潜像显影(可视化)从而在感光体12的表面上形成色调剂图像,其中液体显影剂G包含载体液体和分布在载体液体中的色调剂颗粒。下面将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显影装置100和液体显影剂G。转印装置30是包括鼓形中间转印体32、中间转印体清洁器40以及转印辊34的中间转印型的装置。将已形成在感光体12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32上。转印辊34将已被转印在中间转印体32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转印装置30利用转印辊34经由中间转印体32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转印装置30可具有除了上述构造之外的其他构造。例如,转印装置30可具有包括带状中间转印体(例如参见图6)的构造,或者可具有直接转印型的构造,该构造既不包括中间转印体也不包括中间转印体清洁器并且利用转印辊34将色调剂图像从感光体12直接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感光体清洁器70包括第一废色调剂罐78、接触感光体12的清洁辊72以及由聚氨酯橡胶制成的清洁刮板74和76。清洁刮板74和76分别接触清洁辊72和感光体12以便去除液体显影剂G。所去除的液体显影剂G被回收在第一废色调剂罐78中。中间转印体清洁器40包括第二废色调剂罐48、接触中间转印体32的清洁辊42以及由聚氨酯橡胶制成的清洁刮板44和46。清洁刮板44和46分别接触清洁辊42和中间转印体32以便去除液体显影剂G。将所去除的液体显影剂G回收在第二废色调剂罐48中。通过管道14将回收在第二废色调剂罐48中的液体显影剂G运送到第一废色调剂罐78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中间转印体清洁辊42和感光体清洁辊72各自为这样的辊部件:其包括表面覆盖有诸如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或表氯醇橡胶(ECO)等耐油橡胶的诸如不锈钢芯轴等芯轴。橡胶层的厚度例如处在5至20mm的范围内。图像形成装置10还包括收容诸如纸张等记录介质P的容器90。沿着传送路径K传送记录介质P。图像形成装置10还包括定影装置92,该定影装置92将已转印在记录介质P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P上。这里,定影装置92可利用定影辊或定影带进行接触定影,或利用烘炉、闪光灯等进行非接触定影。图像形成处理现在,将描述图像形成处理。通过未示出的驱动装置或通过经驱动装置旋转而旋转的其他辊子而使各辊子沿着图中箭头所指示的方向旋转。充电器20对感光体12的表面充电,并且通过曝光装置22形成基于图像信息的潜像。显影装置100将潜像显影,从而在感光体12的表面上形成色调剂图像。当对中间转印体32的芯轴施加偏置电压时,将形成在感光体12上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32的表面上。在对转印辊34施加偏置电压的情况下,将一次转印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将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P传送到定影装置92,并且随后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P上。将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P输出到未示出的输出部分上。通过感光体清洁器70去除未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32上而残留在感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显影部件,其在旋转的同时向图像承载体供给液体显影剂,并且利用所述液体显影剂将形成在所述图像承载体上的潜像显影;层形成装置,其在所述显影部件上形成显影剂层,所述显影剂层是由所述液体显影剂形成的层;充电装置,其对由所述层形成装置在所述显影部件上形成的所述显影剂层充电,所述充电装置沿所述显影部件的旋转方向位于所述图像承载体的上游;以及加热装置,其对由所述层形成装置在所述显影部件上形成的所述显影剂层加热,其中,所述加热装置沿所述显影部件的旋转方向位于所述充电装置的上游且位于所述层形成装置的下游。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07 JP 2011-222955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显影部件,其在旋转的同时向图像承载体供给液体显影剂,并且利用所述液体显影剂将形成在所述图像承载体上的潜像显影;层形成装置,其在所述显影部件上形成显影剂层,所述显影剂层是由所述液体显影剂形成的层;充电装置,其对由所述层形成装置在所述显影部件上形成的所述显影剂层充电,所述充电装置沿所述显影部件的旋转方向位于所述图像承载体的上游;以及加热装置,其对由所述层形成装置在所述显影部件上形成的所述显影剂层局部加热,其中,所述加热装置沿所述显影部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辰浦智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