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林专利>正文

直插式光跳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224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电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直插式光跳线。其包括线体和连接头,连接头有两只,分别位于线体的两端,连接头的前端为直套,末端为尾座,尾座与线体连接,直套与尾座连接,直套外圈直径与尾座内圈直径一致,尾座上设有卡圈和卡槽。线体和连接头通过尾座上的卡圈和卡槽啮合连接,内缩型的倒钩可防止直套脱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连接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通讯设备
,尤其是一种直插式光跳线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信息的大量需求,光纤到户已经成为现阶段的最好 解决方案,它可以满足人们对带宽日益增长的要求,实现带宽的宽带、高速化。现有的光纤 跳线线体与连接头之间采用的是螺纹连接,要具备一定的壁厚,加工精度要求很高,需要用 专业的设备,成本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光纤跳线连接头连接效率低,设备成本高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一种直插式光跳线。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插式光跳线,包括线体和连 接头,连接头有两只,分别位于线体的两端,连接头的前端为直套,末端为尾座,尾座与线体 连接,直套与尾座连接,直套外圈直径与尾座内圈直径一致,尾座上设有卡圈和卡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卡槽位于尾座的内壁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卡圈嵌在尾座的进口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卡圈前端较后端宽,后端设有弹性倒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倒钩通过直套与卡槽啮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线体和连接头通过尾座上的卡圈和卡槽啮合连接,内缩型 的倒钩可防止直套脱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连接效率大大提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线体,2.连接头,3.直套,4.尾座,5.卡圈,6.卡槽,7.弹性倒钩。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直插式光跳线,包括线体I和连接头2,连接 头2有两只,分别位于线体I的两端,连接头2的前端为直套3,末端为尾座4,尾座4与线 体I连接,直套3与尾座4连接,直套3外圈直径与尾座4内圈直径一致,尾座4上设有卡 圈5和卡槽6。卡槽6位于尾座4的内壁上。卡圈5嵌在尾座4的进口处。卡圈5前端较 后端宽,后端设有弹性倒钩7。倒钩7通过直套3与卡槽6啮合。连接装配时,只需将直套3穿过卡圈5,插入到尾座4内,卡圈5前端较后端宽,后 端的弹性倒钩7向内收拢,当直套3向尾座4内插入挤压时,弹性倒钩7被撑开,嵌入到尾 座4内壁上的卡槽6内,位置得到固定,直套3也难以拔出,从而与尾座4紧密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大大提高了连接效率。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插式光跳线,包括线体(1)和连接头(2),连接头(2)有两只,分别位于线体(1)的两端,连接头(2)的前端为直套(3),末端为尾座(4),尾座(4)与线体(1)连接,直套(3)与尾座(4)连接,其特征是,直套(3)外圈直径与尾座(4)内圈直径一致,尾座(4)上设有卡圈(5)和卡槽(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插式光跳线,包括线体(I)和连接头(2),连接头(2)有两只,分别位于线体⑴的两端,连接头⑵的前端为直套(3),末端为尾座(4),尾座(4)与线体⑴连接,直套(3)与尾座(4)连接,其特征是,直套(3)外圈直径与尾座(4)内圈直径一致,尾座(4)上设有卡圈(5)和卡槽(6) 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插式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林
申请(专利权)人:汤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