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器自主导航
,涉及一种利用脉冲星辐射的X射线信号为导航卫星进行高精度时间同步的方法。
技术介绍
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天基的无线电导航定位与时间传递系统,是实时获取高精度测量信息的空间基础设施,能够为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间的广大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位置、速度和时间等导航信息服务。完整的卫星导航系统包括三大组成部分,即空间星座部分(导航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终端部分。其中,地面控制部分由分布在全球的多个监测站和注入站,以及I个主控制中心站组成,负责对导航卫星进行跟踪观测,精密确定卫星轨道和星载钟参数,编制导航电文和控制指令,并经由上行数据链路注入到导航卫星。导航卫星提取上行注入信息,将导航电文播发至用户终端接收机使用。也就是说,目前导航星座的运行、管理和维持都是由地面控制系统负责完成的,每日需要做一次上行信息注入(如GPS系统)。若导航卫星能够实现较长时间的自主导航和运行管理,将有效地减少地面测控站的布设数量,减轻地面控制系统工作负担,降低导航星座运行管理和长期维持费用;能够实时监测导航信息完好性,大大缩短故障报警时间,提高导航信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综合孔径观测的导航卫星自主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根据各颗导航卫星的星历和毫秒脉冲星的位置参数,选定一组可同时观测到同一颗毫秒脉冲星的导航卫星,并从中任选一颗作为基准卫星,其余的导航卫星作为协同观测卫星,协同观测卫星的观测数据要归算至基准卫星处;步骤二,所有的协同观测卫星与基准卫星同时对同一颗毫秒脉冲星开展计时观测,并将各自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保存;同时协同观测卫星与基准卫星根据各自的的位置与速度参数完成原始观测信号的多普勒效应、狭义相对论效应与Shapiro延迟改正;步骤三,在每次计时观测完成后,各协同观测卫星将各自的观测数据传送至基准卫星;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综合孔径观测的导航卫星自主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根据各颗导航卫星的星历和毫秒脉冲星的位置参数,选定一组可同时观测到同一颗毫秒脉冲星的导航卫星,并从中任选一颗作为基准卫星,其余的导航卫星作为协同观测卫星,协同观测卫星的观测数据要归算至基准卫星处;步骤二,所有的协同观测卫星与基准卫星同时对同一颗毫秒脉冲星开展计时观测,并将各自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保存;同时协同观测卫星与基准卫星根据各自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东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