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红外隐身电子毯,它包括第一层高导热薄片,第一层高导热薄片的上表面设置有由若干半导体制冷片构成的半导体制冷片阵列,半导体制冷片阵列的工作由控制系统控制;位于第一层高导热薄片的上表面上部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上开设有若干与各半导体制冷片对应的孔洞,隔热层的上部还依次设置有第二层高导热薄片、辅助覆盖毯;第一层高导热薄片处,还设置有排气管和排气风扇;位于第一层高导热非金属片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组温度传感器,第一组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狙击手覆盖体表面温度传输至控制系统内;第二组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恒温隐身毯外部环境温度传输至控制系统内,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两组温度值来控制半导体制冷片阵列的工作状态;控制系统采用蓄电池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隐身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在狙击手潜伏时使用的防红外隐身电子毯。
技术介绍
狙击手执行任务的条件较为恶劣,尤其在野外,经常是一动不动的伏击几小时乃至几天时间,而狙击手的隐蔽措施通常较为简单,容易暴露目标,尤其是随着各种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如红外前视成像仪等红外感应设备,通过人体肉眼看不见的红外光线,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狙击手等目标。目前,常规的做法是在人体上覆盖低热辐射毛毯等辅助遮掩体,但由于人体不断散发热量,随着时间的增加,遮掩体表面仍然会出现高于周边环境的情况,从而很容易被红外监视仪器检测到而暴露目标,使狙击手或军事装备立即陷入极度危险境地,这样不仅任务不能完成,连狙击手的生命都受到了威胁。现实条件下,通常采用迷彩织物降低红外发射率,提升热红外防护水平。上述方法,通常受限于材料本身,实际可达到的性能有限,很难实现长时间的红外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长时间进行红外防护的防红外隐身电子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红外隐身电子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层高导热薄片、半导体制冷片阵列、控制系统、隔热层、孔洞、第二层高导热非金属片、辅助覆盖毪、排气管、排气风扇、第一组温度传感器、第二组温度传感器和蓄电池;所述第一层高导热薄片、半导体制冷片阵列、隔热层、第二层高导热非金属片和辅助覆盖毯构成恒温隐身毯;所述第一层高导热薄片的上表面设置有由若干半导体制冷片构成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阵列,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阵列的工作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位于所述第一层高导热非金属片的上表面上部设置有所述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上开设有若干与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对应的孔洞,所述隔热层的上部还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二层高导热薄片、辅助覆盖毯;所述第一层高导热薄片处,还设置有所述排气管和排气风扇;位于所述第一层高导热薄片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组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组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狙击手覆盖体表面温度传输至所述控制系统内;所述第二组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所述恒温隐身毯外部环境温度传输至所述控制系统内,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两组温度值来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阵列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系统采用所述蓄电池供电。所述第一组温度传感器由一个以上的红外传感器组成,所述第一组温度传感器工作于正温度系数或负温度系数;所述第二组温度传感器由一个以上的红外传感器或PTC温度器组成,所述第二组温度传感器工作于正温度系数或负温度系数。所述恒温隐身毯周缘处设置有固定钉子。位于所述恒温隐身毯的前部还开设有前端窗口,在所述恒温隐身毯前部底端还设置有两个用于向恒温隐身毯内通风的预留风道。所述防红外隐身电子毯外部还设置有包装袋。所述第一层高导热薄片和第二层高导热薄片都采用高导热非金属薄片制成,或采用高导热金属薄片制成。所述辅助覆盖毯采用低红外辐射材料制成。 所述辅助覆盖毯采用迷彩织物制成。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恒温隐身毯由第一层高导热薄片、半导体制冷片阵列、隔热层、第二层高导热非金属片和辅助覆盖毯构成,半导体制冷片阵列由控制系统根据两组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控制其工作状态来改变覆盖体表面温度,使得覆盖体表面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接近或一致,以减小被红外设备监测到的概率,实现了长时间对狙击手进行红外防护的功能。2、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半导体制冷片阵列工作时,隔热层能有效起到隔热作用,进而避免恒温隐身毯发生冷热短路,保证了其能正常工作。3、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第一组温度传感器和第二组温度传感器分别对狙击手覆盖体表面和恒温隐身毯外部环境进行温度的动态检测,控制系统根据两组温度值对半导体制冷片阵列进行控制,有效的保证了狙击手或装备能在一个比较适合的温场中正常工作。4、本专利技术由于在第一层高导热薄片处设置有排气管和排气风扇,将恒温隐身毯覆盖在其内部的人体或军事装备发出的一部分热量经排气风扇通过排气管将内部热量排到恒温隐身毯外部,进而避免恒温隐身毯内部过热。5、本专利技术由于辅助覆盖毯采用低辐射材料制成,这样可以尽量降低辅助覆盖毯本身的红外辐射,同时起到一定的蓄能载体作用,防止表面温度波动过大及半导体工作过于频繁。本专利技术可以广泛在野外狙击中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剖视图;图4是图1中B-B处的伪装系统侧视图;图5是图1中C-C处的前段底部风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D-D处的射击及监视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红外隐身电子毯,其采用电子制冷方式调节毯子表面温度,主要是通过主动调整物体表面温度,实现了覆盖体表面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的接近或一致,以减小被红外设备监测到的概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 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第一层高导热薄片1、半导体制冷片阵列2、控制系统3、隔热层4、孔洞5、第二层高导热薄片6、辅助覆盖毯7、排气管8、排气风扇9、第一组温度传感器10、第二组温度传感器11和蓄电池12 ;其中,第一层高导热薄片1、半导体制冷片阵列2、隔热层4、第二层高导热薄片6和辅助覆盖毯7构成恒温隐身毯13。第一层高导热薄片I的上表面设置有由若干半导体制冷片构成的半导体制冷片阵列2,半导体制冷片阵列2的工作由控制系统3控制。位于第一层高导热薄片I的上表面上部设置有隔热层4,隔热层4上开设有若干与各个半导体制冷片对应的孔洞5,半导体制冷片阵列2在工作时,隔热层4起到隔热作用,进而避免恒温隐身毯13发生冷热短路,保证了其能正常工作。隔热层4的上部还依次设置有第二层高导热薄片6、辅助覆盖毯7。在第一层高导热薄片I处,还设置有排气管8和排气风扇9,将恒温隐身毯13覆盖在内部人体发出的一部分热量经排气风扇9通过排气管8将内部热量排到恒温隐身毯13外部,避免恒温隐身毯13内部过热,使得狙击手或装备能在一个比较适合的温场中正常工作。位于第二层高导热薄片6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组温度传感器10,第一组温度传感器10将检测到的狙击手覆盖体表面温度传输至控制系统3内;第二组温度传感器11将检测到的恒温隐身毯13外部环境温度传输至控制系统3内,控制系统3根据接收到的两组温度值来控制恒温隐身毯13中的半导体制冷片阵列2的工作状态。根据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原理,当一个表面工作于制冷状态时,另一个表面即工作于制热状态,因此,当第二组温度传感器11检测到的环境温度较低时,第二层高导热薄片6上表面为制冷状态,相应的,与人体接触面的下表面工作于制热状态,直到第一组温度传感器10检测到恒温隐身毯13上表面温度接近或等于周边环境温度时,控制系统3才控制半导体制冷片阵列2停止工作。其中,控制系统3可以采用蓄电池12供电。上述实施例中,半导体制冷片工作时,其上、下面若一边制冷,则另一边就会加热,半导体制冷片分别通过第一层高导热薄片I和第二层高导热薄片6有效的进行热量传递。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层高导热薄片I和第二层高导热薄片6都可以采用高导热非金属薄片制成,或者采用高导热金属薄片制成。上述各实施例中,在恒温隐身毯13周缘处设置有固定钉子14,便于固定恒温隐身毯13,并在使用时形成进风风道。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组温度传感器10由一个以上的红外传感器组成,第一组温度传感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红外隐身电子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层高导热薄片、半导体制冷片阵列、控制系统、隔热层、孔洞、第二层高导热非金属片、辅助覆盖毯、排气管、排气风扇、第一组温度传感器、第二组温度传感器和蓄电池;所述第一层高导热薄片、半导体制冷片阵列、隔热层、第二层高导热非金属片和辅助覆盖毯构成恒温隐身毯;所述第一层高导热薄片的上表面设置有由若干半导体制冷片构成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阵列,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阵列的工作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位于所述第一层高导热非金属片的上表面上部设置有所述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上开设有若干与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对应的孔洞,所述隔热层的上部还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二层高导热薄片、辅助覆盖毯;所述第一层高导热薄片处,还设置有所述排气管和排气风扇;位于所述第一层高导热薄片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组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组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狙击手覆盖体表面温度传输至所述控制系统内;所述第二组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所述恒温隐身毯外部环境温度传输至所述控制系统内,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两组温度值来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阵列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系统采用所述蓄电池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红外隐身电子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层高导热薄片、半导体制冷片阵列、控制系统、隔热层、孔洞、第二层高导热非金属片、辅助覆盖毯、排气管、排气风扇、第一组温度传感器、第二组温度传感器和蓄电池;所述第一层高导热薄片、半导体制冷片阵列、隔热层、第二层高导热非金属片和辅助覆盖毯构成恒温隐身毯;所述第一层高导热薄片的上表面设置有由若干半导体制冷片构成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阵列,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阵列的工作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位于所述第一层高导热非金属片的上表面上部设置有所述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上开设有若干与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对应的孔洞,所述隔热层的上部还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二层高导热薄片、辅助覆盖毯;所述第一层高导热薄片处,还设置有所述排气管和排气风扇;位于所述第一层高导热薄片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组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组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狙击手覆盖体表面温度传输至所述控制系统内;所述第二组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所述恒温隐身毯外部环境温度传输至所述控制系统内,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两组温度值来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阵列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系统采用所述蓄电池供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红外隐身电子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温度传感器由一个以上的红外传感器组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潘颂山,冯新星,王洪霞,张华,何也,蒋毅,祖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