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的检漏及处置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59752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的检漏与处置方法,通过软水系统的膨胀罐液位差变化,膨胀罐或脱气罐中检测出煤气压力走向,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冷却壁的翻板流量计中的水流有气泡或白浊现象,pH值持续缓慢降低的过程,高炉炉皮眼睛板有水迹、芒硝的渗出物的判定,表明冷却壁或管路内壁的破损;再利用翻板流量计,确定冷却壁水管的破损点位,实施纵向处置;利用安装压力表打压检漏方法,确定冷却水管的破损点位,实施横向处置。本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及时查出漏点与处置漏点,为高炉的安全、顺产、稳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的检漏测试及处置,该方法既简便又快捷、精准,具有重要的实用推广价值。
技术介绍
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壁、大、中套)出现破损后,通常使用压力表打压检漏方法或点煤气火检漏,确定该冷却水管路中的冷却壁是否有破损现象,但是由于冷却壁、大、中套数量多,即有约700块冷却壁,共分16层,大、中套共有60个,冷却壁水管共有180根,大、中套冷却水管共有60根,10、11层冷却壁背部管冷却水管共有43根,总共有283根需打压的冷却水管;正常生产情况下,使用压力表打压检漏方法或点煤气火法检漏,最少需要4名看水工同时进行此项打压检漏作业,每根冷却水管打压检漏一次需要约10分钟,每次对炉体软水系统冷却壁进行打压(纵向)检漏,都需要对所有的冷却水管逐个进行打压检漏2遍,以此确认,排查出所有漏水的冷却水管,因此最少需要共约5660分钟才能完成;上述两种方法查漏,耗费人力多,劳动强度大,耽搁时间长,如不能及时查出漏点,导致炉内进水炉缸冻结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另外高炉炉体煤气浓度大约500ppm左右,人员检漏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大量软水外排,造成浪费,原检漏技术需要566次排水,大量软水外排,影响了企业的节能降耗的指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的优势1)约需要5分钟即可准确地判断出三座2500m3大型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冷却壁破损内漏,然而利用压力表打压检漏法或者测煤气、点火法,工作时间最 少需要约5660分钟,缩短了近5650分钟以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2)杜绝了看水工长时间煤气区域作业,确保安全生产;高炉冷却壁查漏地点在炉体36. 5米平台,人员检漏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3)及时查出冷却壁泄漏点,避免炉内进水过多,导致炉凉、炉缸冻结等恶性事故。4)杜绝大量软水外排,原检漏技术需要566次排水,造成浪费,采用该方法降低炼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的检漏及处置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及时查出漏点与处置漏点,为高炉的安全、顺产、稳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的检漏与处置方法,分为检漏与补漏的处置措施 步骤I检漏判定 1)软水系统的膨胀罐液位,正常范围在3.1-3. 4米,低于3.1米时,即需频繁补水,表明冷却壁内的水漏入炉内,高炉冷却壁存在破损; 2)软水系统的膨胀罐或脱气罐中检测出煤气,表明炉身上部的软水压力低于炉身上部炉内的煤气压力,炉内煤气倒窜,即煤气通过破损的冷却壁倒窜进入软水系统内,冷却壁有破损;此时炉身上部冷却壁内的循环压力在O. 20-0. 22mPa,而炉内炉身上部煤气压力在O. 23-0. 24mPa ; 3)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冷却壁纵向16层,横向每层设45块冷却壁,每块冷却壁内设4根冷却水管,共计有180根冷却水管;采用180翻板流量计实时监测,当翻板流量计中的水流有气泡或白浊,表明冷却壁纵向包含此冷却水管路的冷却壁有破损; 4)软水水质检验pH正常值在8-10,当pH值由9.2 \ 8. 9 \ 8.1 \ 7. 5持续缓慢降低,即确定炉内煤气窜入软水系统中,煤气中的二氧化碳溶入水中,形成碳酸呈弱酸性,导致PH值的降低,表明冷却壁有破损; 5)观察高炉炉皮眼睛板有水迹、芒硝的渗出物,即确定进入炉内的水被煤气带出,夹带着炉皮内的灌浆料,即在炉皮泄露煤气点渗出水迹、芒硝,表明冷却壁有破损; 步骤I检漏处置 纵向处置观察第16层冷却壁每根冷却壁出水冷却水管上的翻板流量计,确定冷却壁水管的位置破损,即实施处置; 横向处置其I使用安装压力表打压检漏方法,即逐层关闭三通阀,哪一层冷却壁有泻压现象,则说明哪一层冷却壁冷却水管有破损现象;其2关闭此根冷却水管进出水阀门,观察此根冷却水管内的水位泄露至第几层停止下降,则说明第几层冷却壁冷却水管有破损现象;即实施处置。所述方法适宜软水回水管路上有翻板流量计的大型高炉中的检漏。本专利技术通过观察软水系统膨胀罐液位变化与检测软水系统脱气罐中的煤气浓度和观察软水回水管路上的翻板流量计中的水流状态,并结合分析水质PH值的变化趋势,观察高炉炉皮眼睛板是否有水迹、芒硝等渗出物,以此判断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冷却壁是否破损;再利用翻板流量`计检漏法,利用安装检漏阀逐层排查的方法,最终确定此根冷却水管在第几层冷却壁出现漏水(横向),从而确定具体第几层(横向)第几根(纵向)冷却壁漏水,以便迅速处理,避免影响高炉正常生产,彰显技术进步。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检漏步骤 I)正常生产时,软水系统的膨胀罐液位维持在3.1米,比较稳定,除非水泵房清理软水自清器时,软水系统的膨胀罐液位才会出现上下波动,如果发现软水系统膨胀罐液位稳不住,持续下降,如液位从3.4米\ 3. 2米\ 3. 1米\ 3. O米……,说明软水系统冷却壁内的水漏入炉内,高炉冷却壁存在破损现象。2)当炉身上部冷却壁内的水压(O. 22MPa左右)低于炉内煤气压力(O. 24MPa左右),表明炉内煤气倒窜入软水系统内,即煤气将汇集在软水系统的膨胀罐或脱气罐中,通过检测软水系统脱气罐中的煤气浓度来判断如果脱气罐中没有煤气,则说明软水系统冷却壁正常,不存在破损现象,如果脱气罐中存在煤气,则说明软水系统中冷却壁有破损现象,存在内漏。3)通过观察软水回水管路上的翻板流量计(高炉在第16层冷却壁软水回水管路上,共计有180翻板流量计)中的水流状态来判断如果流水透明,则此冷却管路正常,如果翻板流量计中的水流有气泡或白浊现象,则包含此冷却水管路的冷却壁有破损现象; 4)分析软水水质化验结果,正常情况下软水水质报表中,pH值稳定在9. 2左右(规定标准值8-10之间),出现pH值持续缓慢降低,排除软水系统大量换水或大量补水(异常原因,大量软水外泄)的因素外,则说明软水系统中冷却壁有破损现象,存在内漏,因为炉内煤气窜入软水系统中,煤气中的二氧化碳溶入水中,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碳酸呈弱酸性,从而导致软水的PH值降低。以此来确定冷却管路中的冷却壁有破损现象。5)观察高炉炉皮眼睛板是否有水迹、芒硝等渗出物。漏水区域的高炉炉皮如果有泄露煤气点(例如冷却壁波纹管、冷却壁螺丝封罩等),则进入炉内的水会被煤气带出,在炉皮泄露煤气点出现水迹、芒硝等渗出物。排漏步骤 通过以上方法确定了软水系统冷却壁有破损现象,存在内漏,利用观察第16层冷却壁每根冷却壁出水冷却水管上的翻板流量计检漏法(共计有180翻板流量计),可以确定是哪一根冷却壁水管破损(共计有180根冷却水管),即纵向; 利用安装检漏阀逐层排查的方法。确定此根冷却水管在第几层冷却壁出现漏水,即横向; I)采用压力表打压检漏方法关闭第I层冷却壁此根冷却水管进水阀门,在第I层冷却壁此根冷却壁进水冷却水管上的检漏阀上安装压力表,从第16层冷却壁开始,逐层关闭三通阀,哪一层冷却壁有泻压现象,则说明哪一层冷却壁冷却水管有破损现象。2)关闭此根冷却水管进出水阀门,观察此根冷却水管内的水位泄露至第几层停止下降,则说明第几层冷却壁冷却水管有破损现象,但是为了防止冷却壁因断水而被烧损,此检漏方法只适合高炉休风时采用。通过上述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的检漏与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分为检漏与补漏的处置措施:步骤1检漏判定:1)软水系统的膨胀罐液位,正常范围在3.1?3.4米,低于3.1米时,即需频繁补水,表明冷却壁内的水漏入炉内,高炉冷却壁存在破损;2)软水系统的膨胀罐或脱气罐中检测出煤气,表明炉身上部的软水压力低于炉身上部炉内的煤气压力,炉内煤气倒窜,即煤气通过破损的冷却壁倒窜进入软水系统内,冷却壁有破损;此时炉身上部冷却壁内的循环压力在0.20?0.22mPa,而炉内炉身上部煤气压力在0.23?0.24mPa;3)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冷却壁纵向16层,横向每层设45块冷却壁,每块冷却壁内设4根冷却水管,共计有180根冷却水管;采用180翻板流量计实时监测,当翻板流量计中的水流有气泡或白浊,表明冷却壁纵向包含此冷却水管路的冷却壁有破损;4)软水水质检验pH正常值在8?10,当pH值由9.2↘8.9↘8.1↘7.5持续缓慢降低,即确定炉内煤气窜入软水系统中,煤气中的二氧化碳溶入水中,形成碳酸呈弱酸性,导致pH值的降低,表明冷却壁有破损;5)观察高炉炉皮眼睛板有水迹、芒硝的渗出物,即确定进入炉内的水被煤气带出,夹带着炉皮内的灌浆料,即在炉皮泄露煤气点渗出水迹、芒硝,表明冷却壁有破损;步骤1检漏处置:纵向处置:观察第16层冷却壁每根冷却壁出水冷却水管上的翻板流量计,确定冷却壁水管的位置破损,即实施处置;横向处置:其1使用安装压力表打压检漏方法,即逐层关闭三通阀,哪一层冷却壁有泻压现象,则说明哪一层冷却壁冷却水管有破损现象;其2关闭此根冷却水管进出水阀门,观察此根冷却水管内的水位泄露至第几层停止下降,则说明第几层冷却壁冷却水管有破损现象;即实施处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的检漏与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分为检漏与补漏的处置措施步骤I检漏判定1)软水系统的膨胀罐液位,正常范围在3.1-3. 4米,低于3.1米时,即需频繁补水,表明冷却壁内的水漏入炉内,高炉冷却壁存在破损;2)软水系统的膨胀罐或脱气罐中检测出煤气,表明炉身上部的软水压力低于炉身上部炉内的煤气压力,炉内煤气倒窜,即煤气通过破损的冷却壁倒窜进入软水系统内,冷却壁有破损;此时炉身上部冷却壁内的循环压力在O. 20-0. 22mPa,而炉内炉身上部煤气压力在O.23-0. 24mPa ;3)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冷却壁纵向16层,横向每层设45块冷却壁,每块冷却壁内设4根冷却水管,共计有180根冷却水管;采用180翻板流量计实时监测,当翻板流量计中的水流有气泡或白浊,表明冷却壁纵向包含此冷却水管路的冷却壁有破损;4)软水水质检验pH正常值在8-10,当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贵河安志庆许晓兵陈佰军李胜强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