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改性水性聚氨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保护膜是一种用于保护商品表面的材料,使各类金属制品、铝材、不锈钢板、玻璃、塑料等商品在制造、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避免受到污染和划伤。保护膜一般使用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作为基材,然后在基材上涂布乳液态或者溶液态的压敏胶粘剂,再加热除去溶剂,收卷而得到保护膜。与溶剂型压敏胶相比,水性压敏胶以水为溶剂,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挥发性的有机溶剂,具有成本低、使用安全方便和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等优点,已经成为逐渐成为保护膜生产的首选。目前水性压敏胶主要采用的是丙烯酸酯类乳液,由于水性聚氨酯具有更好的粘结性和耐温性能,其在压敏胶领域的应用已经受到关注。虽然聚氨酯具有优良的力学与耐温性能,但是作为压敏胶使用的水性聚氨酯由于在合成制备时加入亲水性基体,直接导致了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能比较差。另外,其涂布到薄膜后的力学性能与耐候性均不理想。纳米粒子(粒径在I IOOnm)具有与宏观颗粒不同的特殊效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护膜用纳米改性水性聚氨酯压敏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多异氰酸酯:3.7~4.9%;多元醇:20.9~21.2%;第一催化剂:0.02~0.04%;扩链剂:0.18~0.23%;纳米改性TiO2:0.42~0.64%;分散剂:0.13~0.17%;蒸馏水:73.2~74.2%;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膜用纳米改性水性聚氨酯压敏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多异氰酸酯3. 7 4. 9% ; 多元醇20. 9 21. 2% ; 第一催化剂:0. 02 0. 04% ; 扩链剂:0. 18 0. 23% ; 纳米改性TiO2 :0. 42 0. 64% ; 分散剂:0. 13 0. 17% ; 蒸馏水73. 2 74. 2% ;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用纳米改性水性聚氨酯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1,4_环己烷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用纳米改性水性聚氨酯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醇、聚环氧丙烷三醇、聚氧化丙烯三醇、聚四氢呋喃二醇、聚氧化乙烯二醇、聚碳酸酯二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用纳米改性水性聚氨酯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催化剂为二甲基环己胺、三亚乙基二胺、二甲基丁胺、二甲基十六胺、三乙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醋酸二丁基锡、三乙胺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用纳米改性水性聚氨酯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链剂为1,4_ 丁二醇、一缩二乙二醇、1,6_己二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二羟甲基丙酸、己二胺、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用纳米改性水性聚氨酯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卓民,许钟武,张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达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